张桐胜:向太空聚焦 为历史留影

http://www.cflac.org.cn  2007-08-03  作者:郭青剑   来源:中国文联网
 

初次听说张桐胜这个名字,是在2005年10月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船成功发射之后,当时报社有人去采访他,并带回一些他的作品,这才知道那一幅幅珍贵的航天摄影图片原是出自他的手中。而初次见面,则是半年后的2006年4月在中国文联组织的“聚焦新农村,文艺为农民”赴山东肥城慰问演出采风活动中,那次作为摄影家的代表,他不仅用手中的相机全程记录了活动过程,还留下了许多反映当地新农村建设的好照片,让同行的艺术家和我们这些记者不得不佩服他敏锐的艺术视角。这以后,在中国文联组织的很多下基层活动里,都能看到他的身影。

送欢乐下基层:一次心灵净化的机会

今年1月参加中国文联组织的赴湖南资兴灾区慰问活动让张桐胜至今印象深刻。那次,他提前两天赶赴灾区为一个四世同堂的大家庭拍摄全家福。这个家庭中年龄最长的爷爷和奶奶受灾时都被泥石流埋没了,是救灾人员硬从土里把他们扒出来的。灾后短短4个月,他们全家不仅一个成员都没少,还住上了政府盖的新房子,两位老人拉着张桐胜的手,激动地痛哭流涕:过去遭灾肯定就得沿街乞讨了,而现在真是不一样啊!这张照片就是党和政府对我们关怀的见证,我们一定要世代保存下去。大灾之后的大团圆很不容易。亲眼目睹并真切记录下这生命的再聚,给我心灵极大的触动,让我更加深切地感受到了作为一名艺术家的光荣与责任。”

2006年春节前,张桐胜参与了中国文联与中国摄协共同举办的“送欢乐下基层——聚焦长征路大型摄影采风活动”,并作为首批17名摄影家中的一员,奔赴云、贵、川等地,为当地的老红军免费拍摄、赠送全家福和肖像照,并向老红军赠送了纪念品和慰问品。在活动中,张桐胜总被老红军的精神风范所感动,他们为国家、为人民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却对自己的得失毫不计较,始终关心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幸福。有一位老红军,每月工资只有3000多元,却已经先后拿出了15万元资助贫困学生,他对张桐胜说:“我现在的生活比不上暴发户,但比起我们牺牲的战友,已经幸福得多了。“在他们身上,充分反映出我军的优良传统。作为一名军人,能够在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后重走长征路,面对面地接触到这些亲历长征的老战士,对我来说是得到了一次心灵净化的机会。”

就在今年6月份,张桐胜又一次跟随中国文联来到了革命老区湖北红安,为两位老红军拍照。其中有一位老红军叫周明,1934年时因为不愿当童养媳而参加了红四方面军,她三过草地,到达陕北,后来又跟着部队打到了大别山,按照当时部队要求分散力量的命令,又暂时回到了红安,结果和部队失去了联系,被迫留了下来。“文革”期间老人被打成了“叛徒”,直到1982年才得以平反。“老人现在已经90多岁了,还住在农村,生活很艰苦,但她一直没有放弃对信仰的追求。她们家一进屋,迎面就是一张毛主席像。老人平时不怎么说话,但拍照那天一直开心地笑着。”张桐胜感慨地说,“我们送去了欢乐,也收获了感动。”

航天摄影: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第八系统”

张桐胜的本职工作是航天摄影。

从1976年开始至今30多年,中国的每次航天发射,张桐胜都会在场拍照,用镜头见证我国国防科技和我军武器装备的发展历史。他拍摄过我国航天发射的许多“第一次”,把这许许多多的瞬间画面串在一起,就会清晰地显露出一条我军航天科技发展的完整脉络。也因此,张桐胜获得了一个美誉:航天摄影家。

然而,美誉的背后蕴藏着不为人知的危险。“越是高科技的东西,风险也就越大。发射火箭是不搞演习的,往往不是大喜,就是大悲。拍照当然是越接近现场越好,但越近也就意味着越危险。”张桐胜亲自经历过几次大的灾难。有一次,夜间给美国发射卫星,点火发射10秒钟后,刚要拐弯,突然卫星爆炸,一个火团掉下来刚好砸在了火箭的发动机上,现场顿时一片漆黑,所有的人都不知道往哪儿跑合适,因为看不见火箭在往哪边倒。最后他们躲在山头的一侧,而火箭就倒在了另一侧的不远处。“生死就这样在一步之间”,张桐胜说。回到北京的第二天,他忽然感觉到脚钻心地疼,原来有一块铁片扎在了脚上,而当时由于太紧张都没有发现。

“神六”成功发射之后,由张桐胜策划的“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大型纪实摄影展览”上展出了中国航天员在太空拍摄的照片,这在世界上都属首次,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实际上这是张桐胜早就计划好的一个项目。“神六”升空前一天,他还给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上了一堂摄影课,并告诉他们即将举办一个图片展,希望他们带回自己的照片,从各方面展现他们的生活状态和航天员眼中的地球。“神六”返航第二天,张桐胜就与尚在封闭期的航天员面对面,阅读他们带回的“写真”。“费俊龙和聂海胜告诉我,太空中拍摄难度很大,胳膊要夹住架子,脚还要勾住,一手DV,一手相机,一个不小心就飞起来了。他们带回几百张照片,还是挺棒的。”

这次展览相当成功。张桐胜说:“我们是站在文化角度,把科研成果通过艺术展示给普通群众。航天摄影就像一个桥梁,把宇宙和大地,把航天员和老百姓联系在了一起。”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有七大系统,包括载人航天员系统、火箭系统、发射场系统、全球测控系统、着落场系统等。而每个系统里都有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摄影,每个系统里都有摄影人参与,为这个系统服务,“所以我说,航天摄影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第八系统’。”张桐胜说。

风光摄影:承担传承人类文明的义务

著名诗人舒婷曾在一篇文章中评价张桐胜的一幅反映黄河壶口景象的风光摄影作品,说它“渗透着悲悯的人文精神”。对此,张桐胜解释说,“黄河在大多数地方都是缓缓流动,至壶口则奔腾而下、无坚不摧。这与中华民族精神不谋而合:我们这个民族平时不觉得有什么,但一到危难时候便显现出无穷力量。这幅作品正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生动写照。”

无独有偶,张桐胜也拍过俄罗斯的伏尔加河。从小就对苏联的文学艺术怀有浓厚兴趣的他曾经应俄罗斯摄影家协会邀请去俄国进行拍摄。他深切地感受到,伏尔加河和黄河有许多相通之处,就像俄罗斯民族和中华民族曾经有过共同的苦难一样,因此,他镜头下的伏尔加河也充满了对俄罗斯民族精神的映照。也因此,他的作品得到了当时俄罗斯驻华大使和文化部长的高度评价。他后来出版的摄影画册《伏尔加河之旅》还被作为国礼于1995年赠送给了来华访问的俄罗斯总统叶利钦。

张桐胜的风光摄影的魅力正在于此,不是景物的简单复制,而是在其中融入了他对景物独特的认知和情感。“我希望人们在我拍摄的风光作品中看到的不是景物本身,而是我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的思考。”他说,“摄影只是一种手段,我在采用这种平面视觉形象,展示我的哲学审美。”

张桐胜并不反对作为一种休闲、娱乐的风光摄影,“风光摄影有不同层次,看图和读图,欣赏和解读,不同的层次有不同的要求。”但他觉得作为一名专业摄影家,应该认识到摄影有传承人类文明的义务。他曾经花十多年的时间拍摄丽江古城,全面反映丽江的历史遗存、现实状况、风光、民俗……他编写的《丽江古城》画册已经再版多次,“很多年以后,也许古城已经完全变了,但这本书所记录的图像并不会因此而改变,它还可以给游客还原一个本来的丽江,让他们感受丽江的古风古韵和人文特质。”他说。

从高端的航天技术到久远的文化遗产,从现代国家到古老民族,以摄影为支点,它们在张桐胜身上神奇地统一了起来,他说,“向太空聚焦,为历史留影,这就是我的摄影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