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支持力度大 两地交流往来多

——访广州国际中华文化学术交流协会理事长许翼心

http://www.cflac.org.cn  2007-7-3  作者:金 涛  来源:中国文联网
 

  上世纪80年代初期,学术界对于香港文学的研究刚刚起步。在1984年厦门大学举行的第二届台港文学研讨会上,与会者提交了7篇关于香港文学的论文。其中许翼心教授提交的《香港文学的历史考察》一文,以“史”的眼光考察香港文学,从宏观的角度论述了“香港文学是中国文学的特殊组成部分”,对20世纪香港新文学发生以来的香港文学历程进行了勾勒。这篇论文,成为内地下一阶段香港文学研究从个别走向整体的一个开端。香港回归前夕,许翼心又出版了《香港文学观察》一书。该书在世界华文文学的总体格局和中国现代文学的历史进程中阐述了香港文学的特殊地位和作用,为研究者认识香港文学提供了较为全面的基本概念。

  在香港回归祖国10周年之际,许翼心教授在广州的寓所和记者谈起了最近十年来香港文学的发展状况。

  记者(以下简称记):香港文学作为中国文学的一部分,同内地的文学创作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与地理位置,香港文学也形成了自己非常鲜明的特色。

  许翼心(以下简称许):香港文学由于香港特殊的政治、经济地位和文化环境而形成了地区性、开放性、都市性等几方面的特点。在上世纪50年代以前香港文学的地区特色并不明显。到50年代末以后,随着当地作家队伍的成长,他们着力描绘香港社会生活图景,而从内地来港的作家也转为面向香港现实,香港文学才日益确立自己的特色;随后出现的反映下层社会人情风貌的“乡土小说”,揭示商业城市种种矛盾的“都市小说”和表现现代资本主义制度下各种形态的现代派作品,进一步使香港文学的地方色彩更加丰富而独特。

  与此相对照,香港作为一个国际性的贸易港口,多年来一直是东西方各国经济交流的一个中心。随着自由贸易的发展,东西方各种文化思潮和文艺形态也纷纷流入,香港文学也因为中西交融、新旧并蓄,而显得五光十色、流派纷纭。香港是一个高度发展的资本主义商品城市,在这里,一切都成了商品,文化也不例外。不少专业从事文学创作的人为了谋生,不得不服从市场经济的规律,大量制造具有竞争能力的“文化商品”。这也使香港文学带上了浓郁的商业色彩。

  香港既是现代的,同时又是传统的,中国的古典文学和“五四”以来的新文学传统在香港也有深厚的根基。香港人作为中国人的一部分,他们很珍视中国的传统文化,非常看重他们的中国人身份。很多传统的信仰或仪式,如拜神、宗教、民俗等在香港社会中保留得都很充分,香港通俗文化里蕴涵了很多传统的特色。“五四”以后,一些优秀的中华文化在内地连同那些封建糟粕被一起遗弃;“文革”期间,内地又把很多30年代的文艺作品当作“毒草”给否定了,但这些作品却在香港被大量翻印了。中国的文学传统对香港文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记:香港回归对香港文学创作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许:香港回归前后,一些人担心香港将会丧失创作自由,有人甚至说,香港文化要萧条僵化了。所以当时就有一些人出国到了美国、澳洲等地,但现在这些人很多都回来了。事实证明,我国政府充分贯彻了“一国两制”的政策。十年来,特区政府一直保持了香港的高度自由,这其中也包括文学创作上的自由。各种艺术流派、思潮可以在香港充分地自由发展。香港文化是城市文化、消费文化和商业文化结合的产物,回归以后这些特点都保留了。

  另外,特区政府还改变了过去英国政府对文化发展不支持的态度。英国政府统治的时期,他们在经济上采取的是积极不干预政策,即不干预经济的发展,但提供一些条件;在文学艺术方面,英国政府则采取消极不干预的策略,在不反对英国统治的大前提下,各种艺术创作充分自由,但政府不为文艺发展提供支持。

  现在特区政府对文化艺术还是不干预,却加大了对文艺事业的资助力度。过去香港艺术发展归市政局管理,缺少一个专门的管理机构。回归前,香港成立了艺术发展局,该机构的主要任务是筹划、推广文学艺术的全面发展、欣赏与参与,借以提升整个社会的文艺水准。由于香港艺术发展局的资助,香港文学出版物数量不断增加。创办新的刊物也可以向艺术发展局申请资助。但资助的前提是这些文艺事业是非赢利的。香港政府对于赢利性的艺术活动要征税。特别是在香港经济受亚洲金融风暴冲击而陷入低潮的情况下,香港艺术发展局对文学事业的援助资金有增无减。回归后的香港艺术发展局规定,资助作家出书凡中篇以上作品均须由文评员评审考核才能交艺术发展局文委会委员定夺,这就避免了资助出版书刊时的随意性,提高了资助出版物的质量。现在每年都有上百本图书申请艺术发展局资助出版。

  艺术发展局还经常举办活动,包括一些国际研讨会。1997年香港举办了首届香港文学节。这项活动最初由市政局主办,它以“香港文学50年面面观”为主题,内容包括研讨会、香港文学50年展览、读者与作家见面、写作研习班、香港文学电影欣赏及座谈等等。从2002年开始,香港艺术发展局开始与康乐及文化事务署合作筹办香港文学节,到2006年第六届香港文学节,双方已三度合作。香港文学节充分发挥艺术发展局与康乐及文化事务署独有的资源及专长,为市民提供多元化及富有趣味性的文学活动,务求让市民全面认识香港本地文学发展的状况。为了让艺术教育走进香港每一个家庭,艺术发展局每年都组织香港书展、香港电影节等大型文化艺术展览,向市民普及、推广文化艺术。

  艺术发展局还通过设立“艺术发展奖”及一系列宣传、介绍活动,有效提高了艺术家的社会地位。同时,利用政府拨款,艺术发展局还推出“资助计划”,以帮助艺术团体及新人的成长。

  记:这些活动对香港文学的发展繁荣起到了怎样的促进作用?

  许:首先是香港和内地作家的交流合作更加紧密了。回归前香港和内地作家虽然有一些交往,但是少量的,而且是以左派的、爱国的作家为主。回归后,两地文学工作者、作家之间的互访日益频繁,两地出版界的合作逐渐增多。现在有很多香港作家都把书交给大陆出版社出版。比如中国戏剧出版社就出版了梁凤仪的财经小说系列。另外,香港提供了充分自由的出版条件,大陆的图书也可以在香港出版。

  其次,香港对外的联系也更加密切。香港是中西文学交汇的中心,也是中国文化经贸通向国际的桥梁,凭借着香港的国际都市的优势条件,香港在推动世界华文文学及汉语研究交流方面具有特殊的地域影响。2006年底,筹备多年的世界华文文学联会在香港成立,王蒙、白先勇、金庸、黄春明、陈若曦、陈建功、邓友梅、聂华苓等担任了世界华文文学联会的顾问。联会今年启动了一系列工作,这对于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开展世界范围的华文文学学术研究、加强中国两岸三地文学界与海外华文文学界的联系和交流、增强了华文文学研究的力量都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记:在具体的创作上,香港文学这十年有哪些变化?

  陈:回归10年,香港的文学活动多了很多。但从创作上来说,没有出现大的作家。这主要是因为在世界范围内,文学受商业文化、电子传媒的冲击非常大。文学走向低谷、被边缘化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内地是这样,香港也不例外。尤其是在言情、武侠小说创作方面,在香港曾经出现过一些大家,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也有一些有影响的作家。如90年代李碧华的《青蛇》、《霸王别姬》、《潘金莲的前世今生》等作品,作者将中国传统的元素经现代的手法变成通俗的文学,传统、现代、通俗一锅煮,很受欢迎。梁凤仪的财经小说由言情小说演变而来,把背景变成现代商业都市,也很受欢迎。不过最近十年各个流派都没有出现有广泛影响的作家了。

  目前香港作家主要有三股力量:一股是香港本土作家。这些作家并不多,他们一直在香港生活,创作个性鲜明,商业操作能力强。一批是海归派作家,现代派对他们的影响比较大。但现在力量最大的是新移民作家,多是文革期间和文革后从大陆到香港去的。他们是现在香港文化艺术界的中坚,这些人70年代前后接受大陆艺术院校教育,后来移居香港,成为香港文学艺术的骨干力量。这些作家,现实主义的严肃文学作品多一些。在香港,特殊的地理位置造成了传统、现代、商业通俗的文学创作三种力量的合流,并且在过去都涌现出了一些有影响的作家。

  过去报纸副刊的小说连载是发表小说的重要阵地。金庸刚开始办《明报》就是靠连载小说吸引读者。但现在连载小说在报纸上很少有人看,人们进入了所谓的读图时代。现在报纸专栏文字也越来越短,文学的成分越来越少,内容多是替老百姓发发牢骚,或者迎合读者的口味。现在已没有像金庸那样写五大卷、十大卷的大部头的了。亦舒最典型,一部小说10万字左右,一晚上可以看完。连载小说很少长篇,现在出来几个名家的连载还有人看,因为有固定的读者和市场。一般作家的作品就没人看了,报纸靠这个吸引不了读者。

  现在很多作家逐渐向影视剧创作靠拢。金庸、梁羽生的小说最初都是在报纸上连载,然后由编剧改编成电影或电视剧。而现在则转为先写电影和电视连续剧剧本,然后再根据剧本创作小说。李碧华的一些作品本身就是先写电影剧本,在拍电影的同时写小说在报纸上连载,报纸连载的过程也为电影拍摄做广告,等电影出来了,小说也连载完了,书也畅销了。又比如梁凤仪,她现在有些作品也是先写电视剧本,在拍摄的过程中再写小说。

  记:80后作家的出现是本世纪以来内地文学创作的一个突出特点,香港这十年是否也有类似的情况出现?

  许:香港80后年轻一代受网络文化、网络小说、手机短信文化的影响比较大。但香港没有像内地形成了这么大的潮流。

  香港青年人的文学创作受全球化影响非常大。经济全球化必然带来文化与价值的多元。回归后,香港政府也提倡华文教育,现在中文是第一语言。但因为全球化与网络文化的冲击,通过网络用英语更方便,中文始终得不到更好的支持和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香港年轻一代的文学创作。在香港青年人中更流行的是动漫。在地铁、巴士上都可以看到不少年轻人在看漫画。香港动漫文化流行,但多是照搬外国的,原创性不足。

  记:您怎样看待香港文学的明天?

  许:香港曾经被视为“文化沙漠”,但这种偏颇的看法多年前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作为一个中西文化荟萃的国际大都市,香港有文学发展的肥沃土壤。香港回归祖国以后,实行“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方针,香港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一派生机,求稳定、求和谐、求发展正成为社会的普遍共识,这为繁荣文学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虽然香港的繁华浮躁对一些作家的创作带来了不好的影响,但香港仍有一批作家坚守着严肃的文学创作,在为社会提供丰富多彩的高品位的文学精品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