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变与不变”之间——访香港《文汇报》社长张国良

http://www.cflac.org.cn  2007-7-3  作者:康 伟  来源:中国文联网
 

  香港《文汇报》社长张国良是我们心仪已久的采访对象。他长期任职于新华社,在老挝和越南当过战地记者、首席记者,历任《参考消息》总编辑、新华社秘书长、新华社香港分社总编辑、新华社亚太总分社社长兼新华社香港特别行政区分社社长。香港新闻联会主席、世界中文报协副主席的职务,让他对香港传媒文化与世界华文媒体的状况了然于胸。在新媒体领域,他创办中华网,并成功策划中华网在美国上市。2000年12月,他担任香港《文汇报》社长。作为全国政协委员,他积极为弘扬传统文化等建言献策。这样丰富的历程,深深吸引着记者这样年轻的新闻工作者。作为在香港工作多年的新闻人,他对香港的观察与思考肯定也会与众不同。机缘巧合,本报此次赴香港采访,香港《文汇报》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因此,记者得以走进香港《文汇报》,与张国良面对面。

  终身难忘,回归报道拿下诸多第一

  记者:香港回归祖国的时候,您是新华社香港分社社长、新华社报道团团长。十年过去了,您觉得这次报道给您留下了什么?

  张国良:印象太深刻了。回归那一夜,我作为嘉宾要参加回归大典,作为新华社回归报道负责人又要指挥报道。我穿上最好的西装,系上红色的领带,因为红色最能表达喜庆。在回归大典现场,看到英国国旗慢慢落下,中国的五星红旗高高飘扬,我觉得十分自豪,那是最激动人心的时刻。嘉宾们都互相帮忙在现场拍照留念,跟邓朴方合影时,我情不自禁地想起了邓小平,没有他的伟大构想,香港回归就不会这么顺利。我也跟很多香港和海外的朋友合影,大家都很激动。

  记者:您在现场怎么指挥报道?

  张国良:新华社的报道团有110多人,规模很大。整个报道计划已经经过了周密的策划和部署,但去回归大典现场之前我要统筹协调指挥,包括联络方式等具体的细节。现场也有我们的记者,我也给他们出主意。我是嘉宾,比较自由,他们拍不到的我拍得到。回去之后又参与报道。那一夜忙到天亮。这是我参与指挥、终生难忘的报道,因为见证了中华民族历史上十分重大的历史时刻。

  记者:这次报道的亮点在哪里?

  张国良:香港回归不仅是重大历史事件,也是一次世界各大媒体之间的新闻大战,我最满足的就是我们的报道在这场大战中取得了第一。回归报道分好几条线,主线是国家领导人的重要活动,核心就是交接大典。这是中华民族的盛事,新华社作为中国的国家通讯社自然要争第一。五星红旗升起来的消息,我们要第一个向全世界发出去,要是被外国通讯社抢先,岂不是很说不过去?解放军进驻香港,是我们国家主权的象征,也要争第一。我们要求关键活动第一个发稿的必须是新华社。为此我们做了充分的准备,把最先进的设备拿来,现场发稿。最终,该拿的第一都拿下了。

  变与不变,回眸香港回归十年辉煌

  记者:请您介绍一下香港《文汇报》在报道香港回归十周年方面的情况。

  张国良:香港《文汇报》在香港回归祖国的过渡期,大力宣传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全面报道香港回归祖国的历程;在香港回归祖国之后,竭力反映民意,既发挥媒体的舆论监督功能,又支持特区政府依法施政,为保持香港的繁荣稳定做出贡献。我们对庆祝香港回归祖国十周年的报道十分重视,一年前就做了计划。今年春节后就进入实战阶段,编辑部每个星期的总编辑会议必须报一个进度表。我们差不多有上百个题目,总题目“变与不变”。

  记者:如何理解“变与不变”呢?

  张国良:不变的是一国两制。回归以前你说不变很多人都不相信。回归十年了,真的没有变,真的是一国两制、港人治港。不能变的没变,但该变的都变了。如果香港什么都不变,那就是停步不前,十年来香港也在与时俱进。我觉得最大的变化,就是香港人对祖国的认同感不断加深。一国两制就在这“变与不变”之间取得成功。

  记者:香港《文汇报》还举办了那些活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十周年?

  张国良:一个十分重要的活动就是与中国文联、中华海外联谊会合作举办的“中华情——全球华人书画世纪大联展”。香港回归不仅是内地和香港的喜事,更是全球华人的喜事。香港《文汇报》通过国外的合作伙伴征集作品,引起了十分强烈的反响。中国文联的领导和内地的很多著名书画家也非常重视。另一个活动就是联合香港多家媒体共同举办回归十年十件大事的评选,十几万人参加投票,这在香港是破天荒的。在十件大事中,香港回归以84507票高居榜首。这充分说明了广大香港市民对祖国的认同。

  记者:在您眼中,香港的未来是什么样的?

   张国良:有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和成功实践,有祖国作为坚强后盾,有香港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香港的未来一定会更加美好。

  搭建平台,促进香港内地新闻交流

  记者:您是香港新闻联会主席。请您给内地读者介绍一下香港的传媒文化。

  张国良:香港的传媒文化与内地有很大的不同。香港传媒可能是全世界最开放的,香港可能是全世界新闻自由度最大的地方。这有好的一面。之所以大家都关注香港,经济方面的自由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信息传播的自由,这样可以充分掌握信息,使人对问题的判断比较准确。这对香港保持金融中心、商贸中心、航运中心等方面的地位都有好处。香港媒体从业人员很勤奋、很专业、很进取、很执著。但香港的传媒文化也有不够的地方。香港的传媒文化跟香港高度商业化的社会环境息息相关,有快餐文化的东西,有不够严谨的地方,有时候存在信息的误导。香港的报纸分为两类。一类是大众化的、俗文化的报纸,适合一般的市民,不是严肃性的,娱乐性的、八卦的内容较多,这样的报纸是大量的,占到香港报纸发行量的85%。另一类是精英报纸,针对专业人士,占到香港报纸发行量的15%。香港报纸的影响力和发行量并不是一回事。香港本地机构评报纸的公信力,名列前茅的都不是发行量最大的报纸,发行量大的报纸都在后面。香港报纸的影响力还体现在社评,各报每天都有社评,体现报纸的立场,社评的好坏也与报纸的影响力相关。有影响力的人士不可能翻阅全部报纸,主要是看报摘,报摘中最重要的就是社评。

  记者:随着香港回归祖国,香港媒体的国家观念是不是也在强化?

  张国良:回归十年来,香港媒体对国家的认同越来越强,与内地的关系越来越紧密,对内地的报道数量越来越大、报道面越来越广。回归以前,香港媒体只报道国家层面的重大新闻,现在对各个省、各个地方都有大量报道;以前时政类、经济类报道多,现在历史、文化、社会新闻也大量报道。香港与国家的关系越来越密切,香港人与国家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现在有个统计,香港70%以上的专业人士经常到内地工作,因为绝大部分的企业在内地有投资项目,到内地旅游、探亲访友的很多,他们自然需要更多来自内地的信息。媒体的读者关注国家大事、关注内地,媒体自然要去满足他们的需求。在这个过程中,香港的媒体也越来越了解我们的国家,也希望能跟内地同行进行更多的交流。

  记者:香港新闻联会在推动香港媒体和内地同行的交流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张国良:香港新闻联会经常组团到内地访问,进行重要的采访活动。我们跟中国记协和各地记协也有很好的合作。今年年底我们将在上海举办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记协与港澳新闻界高层的“三加二”论坛。我们还组织各种培训班,在提高香港新闻工作者专业水平的同时,加深他们对内地的了解。比如与北京大学新闻学院合作开办国情班,帮助香港新闻工作者深入了解中国的国情;与清华大学法学院合作开办法学班,帮助香港新闻工作者了解内地的法律,因为香港记者经常到内地采访,需要在内地的法律框架下活动。一句话,香港新闻联会最切实的工作就是加强与内地的交流。

  立足香港,助推民族文化走向世界

  记者:作为来自香港的全国政协委员,近年来您专注于通过传统节日来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在海内外引起很大反响,也引发了内地关于传统节日文化的大讨论。是什么原因让您对传统文化情有独钟?

  张国良:弘扬传统文化是近年来的一个热点话题。但这个题目很大,也很虚,我就想能不能找一个比较好的切入点来讨论。我和其他几位香港的全国政协委员就在一起研究,开始有人提议从宗教角度入手,但这个点普遍性不够。我建议一定要找一个具体的、很好操作的切入点,那就是传统节日,因为传统节日就是传统文化最好、最实在的载体,民俗文化、服饰文化、饮食文化、礼仪文化等都在里面。通过传统节日,年纪大的人可以去重温民族记忆,去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年纪轻的人可以从小传承,在他们的心中植入民族文化的符号和印记。这样一代一代传下去,对弘扬民族文化来说就是最实在的途径,空喊是没有用的。

  记者:传统节日很多,您最后为什么选中了清明节和端午节?

  张国良:我觉得清明节和端午节比较集中地反映了民族文化,在民众中间有广泛的参与度,能够引起大家的共鸣。清明节的主题是祭祖,表示不忘祖宗。祭祖有多重含义。对家庭来说是孝道,放大了是家乡,再大是祖国。中秋节的主题是团圆、敬老,讲究和谐的氛围,这就不仅是弘扬民族文化,对于构建和谐社会也很有好处。

  记者:您认为您的相关提案引起广泛关注的原因是什么?

  张国良:2003年我第一次提出关于弘扬传统节日文化的提案,有100多个香港的全国政协委员联署,100多家媒体报道,社会各界反响强烈。强烈的反响背后,有一个宏大的背景,那就是国家的强大。国家不强大,哪里谈得上什么文化?饭都吃不上,谈什么文化?现在从国家到民间都很重视传统文化,社会各界都积极响应,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强大了,在国际上的地位提高了,公民的素质也在不断地提高,整个社会在不断进步。另一个背景就是国际社会发展的潮流,全球化发展使得地球村越来越小,文化趋同化明显。有人说全球化其实就是美国化,美国的价值观通过文化形式渗透到各个民族当中。怎样维持民族文化的多样性,留住民族文化的根?一个民族的独立、生存、发展靠什么?说到底是靠民族的文化。没有民族文化,民族就没有灵魂。中华民族文化是东方文化杰出的代表,在全球化时代,弘扬中华文化,对亚太文化是贡献,对全球文化也是贡献。

  记者:但现在我们的民族文化竞争力似乎不容乐观。

  张国良:中国的民族文化积淀很深,非常宝贵,它不仅是中华民族的财富,也是全世界的财富。中华民族文化本身是非常有竞争力的。现在大家觉得它的竞争力不够,这与它的表现形式有关。我们的文化没有能够跟现代需求紧密地结合。因此竞争力不够不是中华民族文化本身出了问题,而是我们的文化在表现形式上有很大缺陷,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我们应该深入思考怎么赋予传统文化更新的、更有现代特点的表现形式。就拿中药来说,没有哪个国家能跟我们比,但我们却一直打不出去。海外很多中药在香港包装,再返销到海外,很受欢迎。这里就有包装的问题。文化的对外传播也是这样,需要市场接受,受众接受,尤其是年轻人。

  记者:这里是不是有一个如何有效传播民族文化的问题?

  张国良:中华民族文化是开放的文化,它之所以博大精深,不断吸收外来的东西是重要因素。我们需要更多的国际交流,走出去、请进来,跟国际接轨。经济的对外开放不仅是经济本身,也有文化问题。不开放,我们的电影走不出去,书籍走不出去。我们的外贸是巨大的顺差,但在文化方面是巨大的逆差,就是因为我们走出去不够。

  记者:香港《文汇报》以“传承中华文化,再铸民族辉煌”为愿景,以“与九州炎黄子孙共荣共进,延续千年民族精神”为宗旨。在这方面香港《文汇报》有什么特别的经验可以与大家分享?

  张国良:这里我先向内地的读者简单介绍一下香港《文汇报》的情况。香港《文汇报》创刊于1948年,立足香港,背靠祖国,面向世界,是香港《文汇报》的办报思路。香港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平台。我们靠着内地,有最重要的新闻资源,在香港和海外,我们的品牌就是中国新闻。香港《文汇报》在每个省都有办事处,在内地有300多名工作人员,每天采集到从中央到地方的大量的新闻。这是我们的新闻资源优势。同时香港也有国际化的包装。这些资源从内地出去,可能受众不一定能接受,因为包装角度、话语方式不一定适合香港和海外读者的习惯。我们则根据香港和海外受众的阅读习惯来包装。香港《文汇报》有9个海外版,通过与当地主流华文媒体合作,辐射东南亚和美国、加拿大。

  我们还与海外合作伙伴一起举办了香港《文汇报》国际合作论坛,至今已经在中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召开了三次会议。其实很多事情都是合作伙伴在做,我们建议说不再以香港《文汇报》冠名,但他们认为应该,因为香港《文汇报》为各国华文媒体搭建了交流的平台。海外华文报纸的股东都是当时有实力的华商,他们联系的都是华人社会的精英。

  我们在海外不是一般地发一张报纸,而是注重与当地华人的文化交流和精神沟通,因此受到各国华人社团非常热烈的欢迎。虽然当地华人加入了当地国籍,但他们都有共同的祖籍国——中国。在与他们的交流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同根同种同声同气隔不断,中华文化的纽带把我们紧紧连接在一起。通过在海外华人社区,以及与华人社区联系的主流社区,我真切地感受到他们对中华文化的热爱,以及传承中华文化的执著,这份热爱和执著可能国内的人都赶不上,这让我十分敬佩。

  记者:有什么具体的例子吗?

  张国良:去年在马来西亚的毋洞,有一件事给我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那里是森林地带,很偏僻,当地大部分是华人。我们参观了一个有几千学生的华文学校。让我吃惊的是,学校的围墙竟然是长城,门口的标语一边是“弘扬中华文化”,一边是“振奋民族精神”。在遥远的异国,在那么偏僻的地方看到这样的场景,你能不感动?我在那一刻感受到中华民族的伟大,感受到炎黄子孙对传播中华民族文化的执著。但他们的传承已经与当地融合、跟现代接轨,这应该我们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