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A让香港与内地电影产业合作 从成长走向成熟

http://www.cflac.org.cn  2007-7-3  作者:赵卫防  来源:中国文联网
 

  20世纪由于亚洲金融危机、SARS疫情、好莱坞电影帝国的大肆入侵以及其他问题,香港电影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遭遇了前所未有的低迷状态。然而,广阔的内地市场给香港电影带来了新的生机,尤其是香港回归后,两地合作制片成为了香港电影界救市的主导策略。回归十年,香港和内地电影的互动对两地电影业产生了良好效果,也启发了众多思考。

  两地电影产业的良好互动

  80年代末,台湾资金大量涌入香港,大陆、台湾、香港三地电影界充分利用各自的资源优势,形成了台湾资金、香港制作、内地取景的最佳资源配置,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整合,并拍摄了大量的影片。90年代前期,台湾资金撤离,三地合作的已有模式逐渐结束。香港回归后,香港影人再次大举北上,抢滩内地电影市场,两地电影产业的互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至2000年,港产合拍片大量产生,凭着有市场号召力的明星、丰富的制作经验以及纯娱乐的制片策略,合拍片在内地的市场份额逐步扩大。同时,港产合拍片在政策上也得到了充分的保障,2003年6月,中央政府和香港特区政府签署了旨在重振香港经济的《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简称CEPA)协议。涉及到电影领域,CEPA承诺香港公司拍摄的华语电影经内地主管部门审查通过后可以不受配额限制,作为进口影片在内地发行;香港与内地合拍的影片,可以视为国产影片在内地发行;对香港和内地合拍影片,允许港方人员增加比例至三分之二,故事不限于发生在中国内地等。CEPA后又经过两次谈判,又达成内地电影发行市场大幅度向香港放开的协议,允许香港在内地独资建影院,允许香港在内地设立独资公司发行国产影片,允许内地与香港合拍片在内地通过审查后可在内地以外的地方冲印胶片。CEPA惠及了香港电影在生产、制作到发行的整个产业链,彻底畅通了香港电影在内地市场的渠道。CEPA正式实施日期为2004年1月1日,但在2003年其签订的当年就极大地刺激了香港电影界,“中国星”、“寰亚”、“寰宇”、“星皓”等制片公司大举北上,全年港产合拍片达60部之多。

   CEPA使香港电影业受益匪浅,港产合拍片在内地获得了巨额票房。仅2004年一年,香港电影就在内地轻取2亿多票房收入,《功夫》、《新警察故事》、《千机变Ⅱ花都大战》等影片在内地都取得巨额票房,《功夫》更是创下了1.2亿元人民币的合拍片票房新纪录,《无间道Ⅲ终极无间》、《2046》、《地下铁》等十几部影片的单片票房也超过1000万元人民币。这些影片享受国产片待遇,在内地的票房分账比例为35%,为香港电影回收了大量资金。同时有些港产合拍片在香港票房低迷,而在内地却异常火爆,内地票房能成为其最有效的经济补偿。如香港泽东公司和内地上海电影集团公司合拍的《2046》在香港只有615万港元的票房,但在内地其票房却突破了3000万元人民币。

  全球化制片路线下的大片攻略

  2004年之后,除上述提到的一些大制作影片外,香港电影在内地并未像香港影人所期望的那样一路飙升,大量的港产片及合拍片在内地“卖不动”。港产片和合拍片遭遇内地市场磨合期,许多想在内地市场有所作为的香港导演不得不寻求新路。但与此同时,合作制片的两地产业互动一刻也未停止,并呈现出了一种新趋势。

  早在2000年,台湾导演李安以武侠大片《卧虎藏龙》夺得美国奥斯卡电影金像奖最佳外语片奖并在全球市场取得3亿美元票房,东南亚、日本及欧美电影市场继李小龙电影后第二次掀起东方武侠电影的热潮。该片的成功业绩震撼了以中国内地、香港和台湾为主体的华语影坛,使华语影人又一次领悟到整合资源、走全球化制片路线将会是振兴华语电影工业的路径之一。由此整个华语影坛便开始了全球化制片路线的新尝试,推出大片攻略,以抗衡好莱坞电影的入侵。在资本方面进行国际化融资,在制片方面充分发挥全球华语电影界的人才资源优势,编导演、摄录美、服化道等艺术创作力量也全都攫取亚洲乃至世界影坛的顶尖级高手,在发行方面亦不再盲目地在全球范围拓展发行院线,而是努力攻入境外的主流院线,进占国际院线市场。这样的国际化路线始于2001年的《英雄》、2004年的《功夫》等一些国际化大片,在它们取得巨大票房受益后,这种模式更成为了两地电影互动的主体模式。如香港安乐影视有限公司联合内地的新画面影业公司,充分进行国际化融资,整合华语影坛的顶尖级人才,在推出了《英雄》之后又摄制了《十面埋伏》、《满城尽带黄金甲》等大制作影片。其他影片如《无间道Ⅲ终极无间》、《功夫》、《新警察故事》、《天下无贼》等均为新的全球化制片路线下香港影人与内地影人合作而成的大片。这些影片在海外均取得了票房佳绩,如《英雄》全球票房超过1.8亿美元,《功夫》则以7500万美元紧随其后,《十面埋伏》、《无极》也分别获取了超过4400万美元和3400万美元的全球票房。这些影片还将成千上万的中国观众重新请回了影院。在已经发行的影片中,其内地票房全都超过1亿元人民币,《满城尽带黄金甲》更是创下了2.8亿元人民币的国产片票房纪录;这些影片在香港票房也屡创新高,其中《功夫》创下的6127万港元的票房纪录至今仍未被其他港产片打破。不仅如此,在好莱坞影片大幅度侵占全球市场的今天,这些中国大片能够反过来打入欧美市场并取得较好的票房,在海内外屡创佳绩,表明华语电影的全球化制片路线大有可为。

   大片攻略不仅为华语影坛带来了巨额收益,也以制作精良改变了粗制滥造的华语片格局,对港产合拍片的改良尤为明显,让华语观众重拾了对两地合拍片的信心。2005年之后,大片攻略成为两地摆脱低迷状态的有效手段,香港联合内地连续推出了《如果·爱》、《无极》、《七剑》、《三岔口》、《神话》、《霍元甲》、《夜宴》、《墨攻》、《满城尽带黄金甲》等中国大片,均有不俗的业绩表现。2006年之后,两地电影人在互动中更加坚定了全球化的大片攻略,将推出周星驰的科幻片《长江七号》,陈可辛的古装动作片《刺马》,徐克、杜琪峰、林岭东三人联手的《铁三角》,中韩两国联合投资且由刘德华等人主演的《三国志·见龙卸甲》和吴宇森的古装片《赤壁》等大片,预计这些影片在全球市场也将会有非凡的表现。在香港电影工业还处于爬坡的时期,两地互动中的大片攻略给香港电影提供了强大的推力。

  小制作影片的新突破

  在两地电影新的互动模式中,除了上述的大片攻略,在小制作影片上也有了新的突破,其中最有影响的是香港映艺娱乐有限公司推出的“亚洲新星导”计划。这项计划启动于2004年,其初衷旨在以小成本制作推出亚洲地区的年轻导演,并非仅局限于香港和内地。具体内容为“映艺”分别在中国内地、台湾、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各推出一名年轻导演,在香港推出两名年轻导演,资助他们用数字高清磁带拍摄电影。至今,“新星导”计划的最大受益者是内地和香港,内地青年导演宁浩的《疯狂的石头》(2006)获得了空前成功,这种经验亦为两地之间的电影互动提供了另一种借鉴。

   两地电影产业的互动在今后的发展中可能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复杂问题,但其成长与成熟将是大势所趋。香港影协理事长洪祖星最近表示,现时东南亚地区只有中国内地市场可吸纳港产电影,合拍片是业界的发展路向。目前,近九成的香港电影是合拍片,在内地市场可收到约六成制作成本。两地电影产业的互动能最大限度地帮助香港电影攀越险境、度过难关,迎来新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