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述卓:当代文艺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http://www.cflac.org.cn   2007-12-11   作者:   来源:中国文联网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这一重要目标的提出,对于继承与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振奋民族精神、团结与凝聚全体社会成员的向心力,实现全社会在物质、思想、道德上的全面进步,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并将产生深刻而重大的历史影响。

  我国当代文艺学发端于五四运动之后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从总体上看是以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它的基础和主体也是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但值得注意的是,当前文艺学的发展在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方面并不能说是完全自觉的,有时候甚至是相对模糊的。这有两方面的外在影响因素。一是近30年来我国文艺学在引进西方各种文艺思潮和理论时,进行认真鉴别和扬弃的工夫还做得不够,有的文艺工作者和文艺理论工作者对怎么才是坚持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产生了动摇,对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去分析、解释、引导当代文艺现象也产生了犹疑和彷徨。二是在急功近利的欲望诱惑和消费主义面前,淡忘了为谁服务的根本方向。因此,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问题,就是要解决当代文艺学发展的灵魂问题。有了这个灵魂,文艺的发展才不至于走上歧路、迷失方向。

  优秀的文艺作品总是激励、鼓舞民众的,它的理想观、价值观引导并影响着民众的理想追求和价值取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将打造全民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作为重要内容,这是非常务实的一个策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综合国力和国家竞争力,实现人民的共同富裕。因此我们的文艺作品就要讴歌为这个共同理想而努力奋斗的社会实践和典型人物。有社会责任感的文艺工作者,应将共同理想时刻挂在心上,严肃认真地检查自己的作品是否有与共同理想相悖的地方,作为文学评论工作者更应该有勇气对那些动摇共同理想的作品大声说“不”。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这是中华民族文化自觉的体现。中华民族历来就有爱国主义的文化传统,国家统一与分裂的历史更迭当中,爱国主义对民族的影响力根深蒂固不可改变。爱国主义精神经过文学艺术这一载体的传播而使其更为深入人心,对人的精神与心灵发生着潜移默化的熏陶与改造作用,缺乏它,人类的心灵会干涸,它如果被扭曲,民族的精神也会受损害。当代文艺学在弘扬爱国主义方面应不遗余力,并且大有发挥作用的空间。

  对时代精神的把握与塑造是当代文艺学面临的新课题。随着改革的深入,改革的事情变得越来越复杂,随着高科技和知识经济的发展,对如何是创新也越来越难以把握,文艺工作者在这方面的生活体验也越来越少,文艺作品如何准确地把握并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成为了新考验。面对此种情况,文艺工作者要以创新的精神鼓励自己,迎难而上,做探索与钻研的有心人,立于时代的潮流之上,写出改革的艰难与成果、创造与创新的艰辛与欣喜,为创新型国家的实现和时代精神的弘扬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中国社会历来就是一个最讲伦理道德的社会,以“八荣八耻”为核心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是在继承与弘扬传统伦理道德的基础上,根据与时俱进的原则,结合当前社会的发展进一步丰富与完善的新的伦理观和道德价值标准,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当代文艺学要自觉地维护和宣传以“八荣八耻”为核心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让读者从作品中找到辨别是非善恶、判断行为得失的镜子,正人正己,从而为全社会形成新的良好的道德氛围和伦理标杆尽到责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文艺工作者在为创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服务的过程中来不得半点浮躁和急功近利的想法与做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说到底,也是一个培养公民的现代人格、培育与时代节拍相符合的新人文精神的过程。(蒋述卓为暨南大学党委书记、广东省文艺批评家协会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