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舞蹈重焕青春
http://www.cflac.org.cn     2008-12-30     作者:游惠海     来源:中国文联网

  12月26日,由中国文联离退休干部局和中国艺术报共同主办的亲历中国文联改革开放30年老同志座谈会在京举行。图为原中国舞协副主席、分党组书记游惠海在座谈会上发言。中国文联网 孟祥宁 摄

  改革开放30年,是解放思想的30年,是经济腾飞的30年,也是民族舞蹈艺术思想解放、取得辉煌发展的30年。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使整个舞蹈事业陷入瘫痪。“文革”后的拨乱反正使舞蹈艺术重新焕发青春。改革开放时,各地舞协都已恢复活动,队伍也发展壮大,民族舞蹈随之进入新时期。

  新时期的民族舞蹈不仅作品数量明显上升,而且在创作题材、体裁、风格、样式等方面更加丰富多彩。民族舞蹈在实践中广泛吸收了诸如传统武术、杂技、体操,甚至西方芭蕾艺术、现代舞蹈等元素,进行了科学的融合,形成了规范的具有民族风格的“动作语言”。这种动作语言体系的质变,诞生了创作上的“新文体”,产生了“民族风格”的大概念。

  这一时期,民族舞蹈在民间舞、古典舞以及民族风格的中国舞剧、中国当代舞四个品类上都有了长足发展,是一个精品迭出、精英辈出的时代。

  “文革”中民间舞被否定为封建、落后的艺术,而改革开放后涌现出了一批深刻的、具有民族历史文化内涵的作品。如蒙古族、维吾尔族、壮族等不同民族和地域的民间舞产生了精湛的民族代表性舞蹈精品,此后出现了如《水》、《雀之灵》等富于民族生活情调和特色的作品。张继刚编导的《黄土黄》、《献给俺爹娘》等一批作品,强烈传达了黄土高原的民族激情,把汉族民间舞的创作推向一个新的高峰。新世纪之后,杨丽萍创作的《云南映象》等作品表现了对民族内涵、民族精神、民族历史的深入理解。

  脱胎于戏曲舞蹈的中国古典舞,突破了戏曲常规的局限,从初期仅仅以表现戏曲故事,升华到对人物情感的刻画,如改革开放初期的《金山战鼓》、《木兰归》等,进而涌现出《秦俑魂》、《醉鼓》、《霸王别姬》等题材广泛、风格与技巧水平非常成熟的一批作品。同时,舞蹈家们涉足古代更远的历史遗产,从乐舞、石窟壁画以及各种出土文物的舞蹈形象资料中,整理和创作出许多别具一格的古典舞。而近年以中国古典舞结合敦煌学派创作的《千手观音》,更是显示出古典舞创作实践上新的瑰丽风采。

  具有浓郁民族风格的中国舞剧是讲述民族题材,呈现中国风格的作品。最早的《丝路花雨》和《编钟乐舞》等作品开辟了大型舞剧创作仿古乐舞的形式。20世纪90年代,新的民族风格的中国舞剧创作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具有中国风格,表现当代中国现实生活的当代舞,是运用民族舞蹈语言反映新生活,表现当代人的新的舞蹈品类。20世纪80年代初,《再见吧,妈妈》是中国当代舞的创举。此后的《无声之歌》、《割不断的琴弦》等作品是这一时期极具影响的代表性作品。20世纪90年代以来,反映当代中国题材、中国人精神气质,具有民族风格的中国当代舞大批涌现。

  30年过去了,民族舞蹈取得了辉煌的成绩,民族舞蹈自身也在本体美学理论上不断成熟,有了质的提升。新的历史时期以来,中国舞协响应党中央的号召,通过举办新农村少儿舞蹈美育工程,举办“荷花奖”等活动,将舞蹈艺术深入到了社会各阶层。2008年奥运会上,舞蹈艺术更是显示了它的无穷魅力。30年改革开放走过的道路证明是正确的、成功的,只要思想不断革新,不断以我为本,回归民族,勇于创造,推陈出新,坚定走科学发展的路,民族舞蹈艺术就一定会有更美好的繁荣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