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苏文:情注民族文化 致力创新发展
http://www.cflac.org.cn   2007-11-05   作者:韦苏文   来源:中国文联网
 

  韦苏文 男,1963年4月出生,壮族,研究生,中共党员。现任广西壮族自治区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民协主席,中国民协副主席,研究员。

  我的家乡在充满壮族民歌元素的地方:空气充满歌的因子,花朵充满歌的细胞,云是歌的跃动,村庄是歌的宝库,山山水水汇成歌的海洋;我的故乡有一条智慧的剑江,喝着剑江水长大的壮家儿女,老老少少都会讲许许多多神话、传说、故事,会编辑精美的壮锦、绣球……我从小就在壮歌的海洋中成长,在壮家故事的天地里生活。到中原上完大学后,我又回到了生我养我的故乡。而且,我来到省一级专事民族民间文艺的广西民间文艺家协会工作,就此与民间文艺结下了不解之缘。而今,二十余年过去,回顾一步步走过来的历程,真是感触很多,其中,有苦累,有欢乐,更有欣喜的收获。

  和同辈人一样,我赶上了改革开放的大好日子,也赶上了发展民族文化的大好日子。新中国成立以后,广西分别在1954年、1958年由政府部门组织了两次民族文化的调查采录活动,收集了数千万字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料。我来到广西民间文艺家协会的那一年,中宣部会同文化部和中国文联有关协会组织实施国家艺术科学重点研究项目:编纂出版十部民族民间文艺集成志书,构筑一道由1300多省市卷组成的民族民间文化长城。由于民间文艺曾经是个不起眼的工作,平时别人问在哪个部门工作都不敢理直气壮地回答,有时一听到人家说民间文艺家协会就躲得远远的,总觉得那是低人一等。但工作要进行,于是我便在心不甘情不愿的情况下和广西的广大民间文艺工作者一起跋山涉水,走村串寨,寻访民间歌手、民间故事讲述家和民间工艺艺术师,采寻民间文艺。在两年多的时间里,看到许许多多人的艰辛努力和众多白发苍苍老人们殷切期盼的目光,我受到了极大的震撼,工作也由原来的被动参与逐渐转为积极参与。当看到我们采录、收集的五千多万字的民间文艺作品编成了二百册各县市的资料本时,我突然觉得自己当初的想法是多么的幼稚可笑,看着这些自己参与的劳动成果,我情不自禁地爱上了这一行。

  在工作中,我逐渐意识到,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充实自己,才能做到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从而指导自己从事民间文艺工作,也只有把科学理论和业务知识相结合,才能在工作和学习中做到得心应手。于是在整理资料、编纂集成过程中,结合自己的采风、普查和学习所得,对民间文艺的文化现象进行理论探讨。从1993年至今已陆续出版了《壮族女性与文化》、《壮族悲文化》、《广西民间文学》、《民间故事心理学》、《红水河文化与移民》等学术论著。由于工作的努力,1998年被评为广西文艺界德艺双馨文艺家;1999年3月被评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德艺双馨会员;1999年5月被评为“优秀青年文艺家”并出席中国文联百名优秀青年文艺家创作经验交流会;2004年7月作为代表参加由人事部、中国文联举行的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表彰会;2004年12月获文化部“十部文艺集成志书”特殊贡献个人奖;2006年4月获全区文联系统个人二等奖。

  民间文艺作品是一种固定或相对稳定的形态,但作为与人民大众生活息息相关的作品,它亦在发展之中。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不断转型,全球多元文化的相互碰撞、交流、交融不断增加,民间文艺这一具有特殊个性的艺术门类呈现出了新的特点。面对这种情况,我们需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需要创新,需要开拓。这一深切的体会和认识,源于1997年前后。在此之前,我和我的同事们更多的是注重民间文学的收集、整理、编纂、出版、研究,到后来,甚至出现“民间文艺将往何处去”的自问。正在迷惘之际,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为我们做出了示范。1997年至1999年间,中国民协先后在扬州、杭州、北京、无锡等地举办了一系列包括广场舞蹈、龙狮大赛、民间工艺艺术表演等在内的民间艺术展示和比赛活动。十分感谢中国民协的策划组织与邀请。在参与这一系列活动的同时,我们不仅看到了祖国大家庭56个民族光辉灿烂的民族民间文化,而且认识到民间文艺虽然古老却极富生命力,一旦发展它,开发它,给它以足够的养分,它就会青枝绿叶,繁花似锦,鲜艳夺目。从那以后我们开始转变观念,开拓创新,寻求新的发展。

  我在1999年12月担任广西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后,在会里相继设立了山歌学会、楹联学会、民俗学会、学术学会、民间工艺艺术学会、影视学会、民族摄影学会、民族建筑与园林艺术学会、文化旅游学会、民间文艺人才培训中心等,积极组织研讨会、采风和群众性活动,先后组织广西民间文艺跨世纪发展战略研讨会、中越诗联文化研讨会、全国名家书法展、白裤瑶民族风情研讨会。举办采风活动,把采风活动的内容扩伸到民间风俗、民间楹联、民间说唱;把采风的范围扩展到包括香港、澳门、台湾在内的多个省市、地区,国外则扩展到越南、新加坡、柬埔寨、老挝。在桂林创立现代诗词馆,筹建翰苑碑林。这些活动,多方位多角度地宣传、研究、挖掘广西民间文化,促进了广西民间文艺的发展。其中由贺州民族艺术团表演的《板鞋抢亲》获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

  开拓创新,致力发展,使我们协会走出了一度埋头于文字资料的沉闷,迎来了新的活力,新的生机,新的景象。作为文艺工作者,我们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增强挖掘和保护民族文化的意识,求真务实,开拓创新,迎接中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新时期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