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卫东:跟着时代的节拍
http://www.cflac.org.cn   2007-11-05   作者:韩成文   来源:中国文联网
 

  孟卫东 男,1955年11月出生,汉族,大专文化,中共党员。现任中国铁路文工团副团长,一级作曲。

  孟卫东出身在干部家庭,与很多人一样,童年时只受过简单的小学音乐教育,上中学时还不识简谱,他的从艺生涯多少有些偶然。1969年,北京铁路一中有一支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因宣传队中的高年级学生即将毕业,需要补充人员,学校从新生中选人,不知为什么选中孟卫东学手风琴。于是,兴趣和爱好驱使这个没有音乐基础的少年,刻苦学习,硬是用了不到一年的练习时间就登台演奏了,6个人组成的小乐队在北京市西城区竟小有名气。凭着这一特长,1970年他参军入伍,成为一名部队业余宣传队的文艺兵。也正是这期间,他开始自学作曲并学习戏剧,一干就是9年。这9年开阔了他的艺术视野,使他积累了一些文艺知识,为以后的音乐创作打下了基础。

  1979年,24岁的孟卫东充满了对当作曲家、剧作家、导演的憧憬,他面临人生道路的又一次选择。他想成为专业艺术家,于是从部队复员考入中国铁路文工团,当了一名手风琴演奏员,开始了他的专业文艺工作生涯。1983年他考取了中国音乐学院作曲干部进修班,师从张筠青、孙云鹰等作曲家,系统学习了作曲、曲式、和声、复调等课程。因为这个班的学制仅一年半,所学科目较少,于是他又萌动了报考中央音乐学院的想法。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番努力他的理想实现了,以优异成绩考取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三年学制的大专班。在徐源、吴试楷、周勤如、王世光等老师的指导下,他潜心学习,研读了作曲的各门课程,并以优异成绩毕业。在毕业音乐会上,他改编并作曲的歌剧《雷雨》(第四幕)在学校上演,受到观众的好评,当时还邀请了本剧原作者曹禺先生来观看,曹老高兴地赞扬并予以教诲,为此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还作了报道。1987年毕业后孟卫东回到中国铁路文工团,从此走上了专业作曲之路。

  孟卫东的名字是与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开始曲紧密相联的。这首短短16秒的乐曲自从1988年3月从孟卫东的手中诞生并被《新闻联播》启用为开始曲之后,便以每天一遍的高播出频率在中央电视台的黄金时间、金牌栏目里播放,至今没有更换过,孟卫东因此被人们誉作“你每天都能听到他的作品”的作曲家。

  后来他在回顾这次创作过程时,是这么坦言当时的创作心态的:“首先应当庄重、大度,以保持‘国家级’形象。另外,旋律要优美,格调要清新,要有激情,还要给人以美感。”短短一段16秒的乐曲,他竟先后写了十几段来反复比较、自我淘汰,他希望乐曲中的每一个音符都要与“国家级”相符。

  如今早已传唱大江南北的《同一首歌》写于1990年,是孟卫东为北京亚运会开幕式的电视直播而创作的,10多年来很难统计有多少演员和多少合唱团演唱过这首歌,在卡拉OK歌厅里它也成了人们聚散离合时的必唱歌曲。孟卫东承认《同一首歌》是他的满意之作,因为这确实是一首超越时空、久经考验的完美佳作,既“美丽”又“壮观”。这首充满博爱意识和人文精神的作品超越了时空和地域,具有极强的感召力和亲和力,唱起它心头便会涌起一股温馨的暖流,打从那年在北京亚运会唱响、唱红之后,它唱遍大江南北、流传世界各地,至今依然久唱不衰。现在,《同一首歌》仍被中央电视台用作大型系列歌会的总题目和主题歌,还在冲击、震撼着广大歌迷的心。

  在金秋十月,党的十七大隆重召开的前夕,洋溢着喜悦心情、汇聚着热烈向往的新歌《期待》在人们的耳畔唱响了。这首由苏文作词、孟卫东作曲、宋祖英演唱的歌曲一经播出,便引发了观众和歌迷的广泛共鸣。《期待》的旋律采用了热情的圆舞曲风格,营造出愉悦、喜庆热烈的氛围,赋予作品以高雅、浪漫的气息。词曲相得益彰,演唱生动传神,使《期待》以情理交融的丰富内涵、“流光溢彩”的“中国气派”,唤起人们强烈的思想共鸣,给人们难忘的审美享受。

  近年来孟卫东担任了中国铁路文工团的领导工作,有人问他每天都在忙什么?他回答就两件事:作曲和上班。他既是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又是称职的领导干部。2004年他由艺术室主任提拔为铁路文工团副总团长,分管全团艺术策划及创作工作,协助做演出及舞台艺术工作,直接指挥歌舞团、话剧团、艺术室、辅导部4个艺术生产部门。职务变了、权力大了,但他仍以普通党员的身份参加支部“三会一课”、参加党委中心组的理论学习,他认真学习贯彻中央的文化建设方针政策,廉洁从政,从不为个人谋私利。

  孟卫东在音乐的海洋里遨游。他说,打造更多更好的音乐作品是我的最高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