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青:军营里的“舒伯特”
http://www.cflac.org.cn   2007-11-05   作者:云 亭   来源:中国文联网
 

  印青 男,1953年5月出生,汉族,研究生,中共党员。现任解放军总政治部歌舞团团长,一级作曲。

  如果你留意观察《不要问为什么》、《潇洒女兵》、《当兵的历史》、《走进新时代》、《西部放歌》这些耳熟能详的歌曲,你会发现它们身上有一个共同的烙印——作曲:印青。恢弘大气又不失委婉细腻是这些歌曲共有的特点,它们不但是从时代最为宏大的主题中,更是从人们心里最细腻的情感中所流淌出的时代之歌。印青就是这样,一面站在时代的最高处,一面体察人性的细微颤动,去寻找属于这个时代最美的旋律。

  1954年,印青出生在南京的一个艺术之家,他的父母都在部队文工团工作。这似乎注定了他一生所要从事的事业。在父母的影响下,印青早早地便接触到了许多中外音乐作品。在音乐声中长大的他,对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70年他考入江苏省军区某部战士业余演出队,成为一名小提琴手并试着学习作曲。一年之后,演出队宣布解散,印青又调入某部当了一名通讯兵。

  在部队,多彩的军旅生涯和丰厚的江南文化,孕育了印青个性独特的艺术风格。他说:音乐有灵魂,这灵魂是什么?就是真情。你要想让战士爱听爱唱你的歌,就要让你的歌抒发出战士心中的豪情。他把一腔热血投入到部队业余文艺创作和演出之中,并成功地组建了“北斗星小乐队”,自己选编配器了一批乐曲,形式轻松活泼,内容贴近观众,每次演出都受到了战士们的热烈欢迎。

  印青入伍后,虽如愿成为一名文艺兵,可不久就被安排下部队,当起了架线兵。尽管理想与现实出现落差,但印青仍坚持刻苦自学。这些日子里,每逢部队组织野营拉练,印青总是背着比别人重得多的东西,这些东西除了背包、枪、线拐以外,还有小提琴和满背包的音乐理论书,走到哪儿背到哪儿。白天他随队野营拉练,晚上他便在煤油灯下看书学习。勤奋刻苦的印青在学习上有了长足的进步,当年就创作出了以自身生活为蓝本的重唱歌曲《我是一个架线兵》,这虽是他的开篇之作,但印青将自己内心的感受和对生活的理解融入到每一个音符当中,从而使这首歌曲别具风味。

  1984年印青又创作出了他的成名作《当兵的历史》,此后相继推出了一批充满浓郁兵味的歌曲《妈妈的小诗》、《阅兵歌》、《班长》等。鉴于他在文艺创作上的突出成绩,1988年印青调到南京军区前线歌舞团任创作员。第二年他的一些作品便参加了庆祝建国40周年全军文艺会演,由于其作品富有新意而且旋律优美,给专家评委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空政歌舞团的作曲家羊鸣对印青特别欣赏,转年便将他鼎力推荐到了歌剧《党的女儿》创作组。

  在这一年里,印青有机会接触到了许多同行高手,开阔了眼界,同时也深受启发。以往他的创作风格偏于南方气质,灵动、优美、委婉,但缺少北方音乐中的那种挺拔、粗犷和大气。他决定汲取南北方音乐之精髓,寻求一种南北方音乐融合一体的创作方法。然而南北方音乐的差异显而易见,它们的旋律走向、风格气质及精神内涵完全不同,要想将它们融合在一起谈何容易。但是印青却执著于此,他要赋予音乐以独有的魅力。于是印青开始系统研究陕西秦腔、京韵大鼓、河南豫剧等北方文化,并尝试着谱写有着南北音乐相交融意味的曲子,并在现实中不停地做试验。就这样,他不停地进行修改和创作,日夜潜行在音乐的海洋中。

  作为一名从部队里成长起来的文艺工作者,印青始终不忘肩负的责任,心系着军营并将自己的艺术之根牢牢地扎在了基层部队。为了写出战士喜爱的歌,他每年都要花很多时间到连队体验生活,力求反映出战士心中的情。20世纪80年代末的一次下部队体验生活中,他发现一些战士很喜欢流行歌曲,尽管那时的部队文艺团体对通俗音乐还比较排斥,但他却能静下心来对流行歌曲进行剖析和研究。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他认为不应该不加分析地一概排斥流行歌曲,流行歌曲也有它的可取之处,即:易诵、抒情……于是他把这些特点融入到了自己的创作中,创作出了一大批节奏明快、旋律清丽的歌曲,由他创作的《边关军魂》、《不要问为什么》、《军歌声声》、《潇洒女兵》等一系列军歌里,既有金戈铁马的阳刚之气,也有杏花春雨的阴柔之美,为军旅音乐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独有的贡献。2000年印青调入了总政歌舞团,前不久又担任了该团团长,尽管平日里他还要做一些行政管理和事务性的工作,比原先繁忙许多,但他一直没有放松自己在艺术上的追求,依然是佳品力作迭出。由于其作品大多清丽流畅、委婉多情,印青也被歌迷称为“中国舒伯特”。

  身为总政歌舞团团长,印青深知肩上担子的分量。他所追求的超越,不仅仅是内容上的突破,更重要的是理念的更新;不仅仅是形式上的变化,更重要的是精神的提升;不仅仅是方法上的创新,更重要的是境界的追求。在漫长的艺术道路上,他那样坚韧执著,正是为了追寻一种至高至纯的精神归宿,这个归宿,不仅属于个人,而且属于军队,属于整个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