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回顾
 
姜昆:把欢笑送到百姓身边
http://www.cflac.org.cn    2011-01-28   作者:   来源:中国艺术报
 

    2004年12月24日,我和刘兰芳同志还有一些曲艺演员,到北京一个街头上为农民工慰问演出。第二天早上,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同志看到了媒体报道的消息后做了一条非常重要的批示。他说,希望你们能够组织曲艺家经常到下面为基层的群众做一些演出。次日中国曲协就决定每个月搞一次“送欢笑、下基层”活动,进行义务演出,提倡奉献精神,体现曲艺家队伍的战斗作风。

    从此曲艺家就以乌兰牧骑的方式到老、少、边、穷地区,到工厂、军队、农村生产的第一线义务慰问演出,从第一场开始,一坚持就是6年,今年已经是第7个年头了,一共近100场演出我全参加了。在实践中,我深深地感觉到“满足广大基层观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真不是一句空话,这是我们的社会现实,是党和政府实实在在对老百姓做的实事。

    这样的活动,让我们找到了曲艺的位置,让我们感到自身的价值,让我们看到了民族艺术的传承是从优秀的作风做起。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坚持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我感到,我们的“送欢笑、下基层”活动正是符合了党和时代对我们提出的要求,是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的重要举措。

    时代要求文艺体制要改革,要适合经济规律,研究市场,讲究效益;同时,时代也要求我们文艺工作者要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做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我认为,这一点并不矛盾,在这些公益活动的艺术实践当中,一点也不影响我们不断创作和展现我们的艺术新作,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民族文化。

    在长期的深入生活演出中,结合广大观众的反映,许多曲艺家认识到:传统的、强调概念的“说教式”宣传已很难达到预想的效果,传统文化传播方式改革势在必行,文化不能再板起面孔说教,而应提供寓教于乐且适合不同人群特点的优秀精神文化作品,在潜移默化中塑造民族精神。大家在实践中创作,在实践中修改,在实践中不断打磨作品,这样的演出为曲艺培养新人、出精品,也起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送欢笑、下基层”作为一种文化事业,坚持走曲艺下乡、走贴近群众的路子,将健康有益的、愉悦身心的文化,送到渴望艺术而又难以承受高额文化消费的老百姓当中,这是针对文化艺术市场化的一个有力补充;同时,“送欢笑、下基层”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具体措施,为构建和谐社会起着重要的作用。“送欢笑、下基层”活动讲的是“义务”,突出的是奉献,重要意义在于导向和示范作用。文艺工作者要通过实际行动,向社会、向群众展示文艺家良好的精神风貌。

    刘云山同志在第二届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说:文化的品格、道德的力量,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至关重要。立德、立功、立言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唯有先立德,才可以立功、可以立言。

    “送欢笑、下基层”这样的义务演出必将在中国曲艺史乃至文艺史上立下一块不朽的丰碑。我要向基层的观众们保证,“送欢笑、下基层”义务演出虽已6年,但还是才刚刚开始。我们要在今后的岁月中,再演100场,1000场!永远为大家的和谐生活,送去不尽的欢笑。

    (姜昆 相声表演艺术家、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秘书长)

(编辑:晓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