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与理解——中国国际民间艺术节的意义
2010-06-13   作者:刘彦君  来源:中国文联网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和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全球化的文化交流进程加快,我国的文化策略也开始了积极的调整,对文化交流的重视程度明显加大。一方面以主动、自主的方式到海外主办或与国外政府合作、与官方机构合办各种文化交流活动,如中法文化年等。另一方面,则在国内主办或参与举办大型的具有国际格局的当代艺术活动,希望利用艺术活动来树立当代中国的文化新形象。

    由中国文联举办的中国国际民间艺术节即是这样的一个活动。它创办于1990年,是中国惟一的大型国际民间艺术节。中国国际民间艺术节每三年举办一届,至今,已成功地举办了六届。

    中国国际民间艺术节自创办以来,曾在中国近30个城市举办过艺术节活动,共邀请来自五大洲45个国家的83个民族民间歌舞团2100余人参加了艺术节的演出。这些艺术团体在体育馆、剧场、广场、公园,并深入工矿企业、学校、农村等多种场所演出,充分展示了世界各国不同民族特色的民间歌舞艺术。

    第七届中国国际民间艺术节已于9月25日在苏州拉开帷幕。从参加演出的国家来看,有来自亚洲的中国、日本、韩国、斯里兰卡、新加坡、黎巴嫩;来自欧洲的俄罗斯、匈牙利、德国、意大利、立陶宛、希腊、瑞士、爱尔兰、奥地利;来自美洲的美国、古巴和秘鲁;来自非洲的南非、坦桑尼亚,以及来自澳洲的澳大利亚、库克群岛等23个国家。这些国家涵盖了世界五大洲。我们似乎可以断定,与历届艺术节相比,第七届中国国际民间艺术节将是规模最大的一次。

    民间艺术团体演出,将是本届艺术节最重要的特色。从即将参演的外国艺术团体名单上,我们不仅看到了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一些专业艺术团体,如澳大利亚“约德尔民歌皇后”玛丽·施奈德、古巴亚琳娜舞蹈团、黎巴嫩法赫德·阿卜杜拉舞蹈团、俄罗斯新西伯利亚国立模范民间合唱团、匈牙利国防军歌舞团等,而且看到了更多来自民间的艺术团体,如来自南太平洋美丽岛国的库克群岛潘林岛文化舞蹈团;来自日本的琉球民族鼓舞团;来自韩国的朴再姬·世馣舞蹈团;来自坦桑尼亚的“我本英雄”艺术团;来自德国的波美拉尼亚民间舞蹈团;来自希腊的克里特民间艺术团;来自奥地利的民间艺术团等。

    这些艺术团体带来的,不仅仅是带有各种民族特色的热带舞、草裙舞等舞蹈,不仅仅是技艺精湛的民间音乐、演唱和鼓乐等。更为重要的,是这些演出所展示的各个民族民间和民俗文化艺术的重要价值。它们的存在状态和表现形式,它们独特的艺术语汇和表达规范,以及蕴涵其中的民间智慧、民间诗情和民间的美学法则,都与正统艺术、精英艺术、官方艺术有着巨大不同。这些民间艺术活泼、清新,充满勃勃生机。它们将为我们带来正在发展、成长着的,富于当代意义与价值的民族传统和艺术传统。这些传统将为我们当代艺术创作提供最为丰厚的养料与源泉,有利于各国文化艺术质量的提升。

    这些艺术团体不仅在正规的剧场、体育馆演出,它们还将走进公园、广场,甚至是厂房、学校,把高质量的艺术导入公众之中,带到人们日常的生活中,带给每一个人。同时,把公众引向艺术“殿堂”,打破壁垒和界限,强化公众在艺术创造过程中的参与力度。由此,中国国际民间艺术节将作为一个比较重大的事件,进入开放的社会公共空间,各国民间艺术,也将藉此走进我们的艺术传播网络,甚至走进我们的生活,进一步促进大众对民间艺术的兴趣与理解,并推动整个世界的和平与和谐。这是各国前来参加演出的文化传播者的目的,也是这一届中国国际民间艺术节的意旨所在。在这样的交流中,演出与观众之间、艺术与人之间、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心和相互影响,都将是不同凡响的。

    第七届中国国际民间艺术节还将是展现我国当代政治、经济、文化形象的一个平台。应该说,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在西方中心主义的视野中,中国的艺术,中国的当代形象是缺席的。而今,古老的中国正在经历着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政治经济网络,以及文化表达和交往形式,一次又一次地发生着根本性的变革。这种变革在我们的社会生活和艺术生活中发挥了无所不及的巨大力量,一个平和、稳健、奋力向前的当代中国正在崛起。这一形象,以及这一形象所代表的对于世界、对于自然、对于人类的东方式认知方式,应当让世界知道。当然,举办中国国际民间艺术节这一行动,本身就是中国文化、中国艺术更加主动、更加自主地与西方对话、与世界对话的一种积极姿态。

    在这种对话中,并置于国际民间艺术节中的中外作品,在共同所处的时间和空间中,以其相似或相悖的题材、观念、语言形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彼此呼应、影响,使距离与共识、谬误与真理、传统与创新、误读与理解在同一领域、同一层面上展开,对双方都有着重要的意义。艺术是没有国界的,人类的情感也是可以沟通的,国际民间艺术节的举办能够有效地在双方之间建立起一种联系,使双方都能更加清醒地意识到今天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条件,以及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并在此基础上,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共同把握住全球化的文化视角。

    祝第七届中国国际民间艺术节圆满成功。

 
 
下载中国国际民间艺术节日程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