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自然带进城市——访挪威馆设计师夫妇
http://www.cflac.org.cn    2010-04-29    作者:    来源:世博网

挪威馆设计师夫妇Reinhard Kropf和Siv Helene Stangeland交流挪威馆设计思路

Reinhard Kropf展示挪威馆模型

    如果你没有到过北极,也没有踏上过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土地,却依然向往绚烂而变幻的北极光、旖丽而壮美的挪威风光,那一定不要错过上海世博会上来自挪威的那片“森林”——由15棵从挪威不远万里而来的大松树组成的挪威国家馆,悬挑式的屋面,如海岸徐徐延绵,又似山峦逶迤前行。日前,挪威馆的两位设计师——来自挪威海滨城市斯塔万格的设计师夫妇Reinhard Kropf和Siv Helene Stangeland接受了世博官方网站记者的专访,表达了希望通过挪威馆的建筑和展示“将自然带进城市”的美好心愿。

    以“挪威·大自然的赋予”为主题的挪威馆,将浓缩海岸、森林、峡湾、北极等自然景观,讲述自然与发展的故事。走进挪威馆,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海岸沙滩,这里将展示挪威怎样通过利用太阳能、风能和波浪能等可再生能源,来提高生活品质、改善城市气候。之后就将步入森林。这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森林,而是由一棵“知识树”来替代,其内涵是通过挪中两国之间的知识互补和共享,找到新的可持续解决方案。馆内的最后一道自然景观是北极,这片辽阔无际却又充满神奇色彩的景区,则以食品安全、营养和气候作为主要展示内容。

    走进Kropf和Stangeland位于美丽古城斯塔万格的Helen & Hard 建筑师事务所时,墙上的一行小字“dancing willow”(跳舞的柳树)吸引住了记者的目光。“我们喜欢使用木材,因为木材可以被回收,是无污染的建材,”Kropf和Stangeland笑着表示。用木材作为建筑材料并不是这对设计师夫妇的首创,挪威有用木材建造房子的传统,斯塔万格市中就有着数量众多的木制建筑,而他们自己的家也是木头造的。

    谈起挪威馆的设计思路,设计师夫妇介绍说,挪威馆的15棵大树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从5米到15米高低不一,每棵树均有固定在地下的树根和空中的四条树枝。以树枝的外端为附着点所支起的篷布,形成了高低起伏的展馆屋面。“很多人觉得挪威馆的外观类似中国的龙,这一点可是我们没有想过的。”这样的结构在展馆内部营造出错落有致的空间,会给参观者带来迥然不同的感受。

    Kropf和Stangeland认为,最好的生活模式是城市和自然间的平衡,挪威馆的创意来自将自然带进城市。Stangeland形容说,“挪威馆是一个没有外墙的开放式的公园,而非一个封闭式的建筑,在这里,大家可以自由地进出,看看绿色的风景;当夜幕降临时,抬头能看到屋顶上通过投影展示的北极光,边听音乐边享受一场光的盛宴,就如同听一场音乐会般休闲放松。”

    在他们看来,建筑设计的难度和挑战在于如何将自然和科技元素融合,“你必须合理地运用资源,而我们认为好的建筑是简单环保的,不需要过多的修饰。”

    有意思的是,挪威馆的创意灵感并非来自于森林,而是这对设计师夫妇在一次海边散步时的奇思妙想。Kropf和Stangeland笑着告诉记者,“我们在一次海边散步时想到了这个创意,回到工作室后就用小木片搭建了展馆的雏形。”如今,这个展馆的“胚胎”被完好地收藏了起来,作为Kropf和Stangeland设计生涯中的一个重要作品的见证。

    在挪威馆中,树木被赋予了一种文化上的象征意义。挪威馆将由来自挪威的15棵大树和中国的竹子共同构建,“我们选择木料作为建材,不仅是基于环保性的考虑,还因为树在挪中两国的文化中都具有强烈的象征意义,你还能在树上找到来自中国古诗词中的字句,”Kropf告诉记者。

    同时,每一棵大树都能自由拆卸组装,把大树的各个部件组装起来只需6小时,挪威方面希望在上海世博会后将这15棵大树分散送到中国的不同城市。Stangeland说,他们曾到广州邀请学生就如何利用这些树木发挥想象,而选择也是多样的,这些大树可能被改造成电影院、图书馆、会议中心,甚至是游乐园,目前已经有不少企业表现出对挪威馆后期利用的强烈兴趣。

(编辑:晓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