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的主题和性质
以百花回报沃土、艺术服务人民,建设和谐文化,构建和谐社会为主题举办的文艺界社会公益慰问活动。
活动总冠名
中国文联2010年“送欢乐、下基层”慰问活动。
活动原则及方式

1、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把党和政府的关怀、温暖送到基层群众尤其是农民群众中间,营造和美、和乐、和谐的节日氛围,增强文联的亲和力、凝聚力,扩大文联的社会影响。
2、活动由中国文联统筹协调,各团体会员单位可分别举办或联合举办,有关文艺社团、院团参与协办。
3、积极争取地方党委、政府支持,主动向党委宣传部门汇报,调动广大文艺工作者的积极性,始终坚持活动的公益性,努力取得最大社会效益。
4、突出重点、打造亮点。活动力求主题鲜明,形式新颖,多方联动,形成合力。既组织综合性慰问活动,也要组织轻型、流动、快捷的慰问小分队。要选派知名的艺术家、把开展专业特点鲜明的文艺活动与其他艺术形式有机结合起来,形式多样,喜闻乐见。
5、坚持统筹规划、合理布置、节俭办事、注重实效。统一规划、统一协调、统一组织、统一宣传,不给基层增加负担,不做表面文章。
6、中国文联组织的重点活动由中国文联党组主要领导带队,各全国性文艺家协会组织的活动由中国文联党组分管领导和相关协会主要领导带队,各地方文联、产业文联组织的活动由地方文联、产业文联主要负责同志带队。

     
赴云南楚雄“送欢乐、下基层”活动花絮
http://www.cflac.org.cn  2010-01-15 作者:彭宽 邱振刚 来源:中国艺术报
 

    彝族同胞喜迎客 情比青松上千年

    “今天比我们的‘梅葛会’还要热闹。”这是许多彝族乡亲在演出现场发自肺腑的感受。1月9日,在中国文联、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等单位的组织下,参加“送欢乐、下基层”的音乐、舞蹈、杂技、书法、美术、摄影等多个艺术门类的上百名艺术家和演员,分别深入到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的基层乡村开展了多场慰问演出活动,精美的文化大餐将温暖和欢乐送到了彝族乡亲的心窝里。

    热情的彝族姑娘和小伙都穿起民族盛装,弹起多情的三弦,跳起欢快的跳脚舞,用民族特有的方式表达对艺术家到来的喜悦之情。每一个演出现场,地上都铺着厚厚的松针,彝族乡亲告诉记者,松针代表着青松,取“青松上千年”的含义,是彝族儿女对客人表达友谊天长地久、深情直到永远的一种特殊方式。艺术家嗅到青翠的松针散发出来的阵阵清香,感受到彝族同胞的热情,也以自己的精彩演出回报彝族同胞。在紫溪彝村的演出现场,当宋祖英走上田埂间临时搭建的舞台演唱时,围拢在舞台下和周围山坡、梯田上的观众爆发出热烈的掌声。但这时音响系统却出现了故障。宋祖英索性走下舞台,走到观众中间演唱,兴奋的观众将这位早已在电视屏幕上熟悉的女歌唱家团团围住,争先恐后地挥手致意。当宋祖英把话筒伸向观众,邀请他们和自己一起演唱《好日子》时,他们更是齐声高唱起来。在演出间隙短暂的用餐时间,彝族的姑娘小伙热情地上来敬酒,徐沛东忍不住和他们一起唱起了山歌,而宋祖英更和彝族小伙喝起了“交杯酒”。

    “全家福”照片成传家宝

    在楚雄州的演出现场,多位知名摄影家向当地群众赠送了之前为他们拍摄的“全家福”照片。其中一幅摄影作品格外引人关注,照片上,一户村民围在一张照片周围,脸上挂满了幸福的笑容。摄影家张桐胜告诉记者,这户人家的男主人名叫李凤祥,是一户多民族家庭,全家8口人,包括汉族、彝族、回族3个民族。多年来,他们家庭和睦,互敬互爱,家庭成员之间互相尊重民族习俗和宗教信仰。去年,胡锦涛总书记在楚雄考察工作时,曾到李凤祥家中,询问了他家的生产生活情况,对他家中的民族团结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和他们家人合影留念。李凤祥一家格外珍视与胡锦涛总书记的这张“全家福”。但是,当时李凤祥的大儿子没有在场,这成了这个小伙子最大的遗憾。张桐胜说,他为李凤祥全家拍摄“全家福”时,让他们把和胡锦涛总书记的“全家福”捧在中间,弥补了这个小伙子的遗憾。现在,李凤祥一家把前后两张“全家福”都当做了传家宝。

    艺术家答应乡亲“常回家看看”

    作为中国两个彝族自治州之一的云南楚雄州,是一片神奇美丽的土地,这里有170万年前元谋人的足迹,1.8亿年前的禄丰恐龙和800万年前的腊玛古猿都曾在这里生存演化。如今,这里被称为“中国彝族文化大观园”,生活着包括彝族在内的26个民族。由于地处边陲,这里的乡亲平时没有太多机会亲眼看到如此众多的艺术家现场演出。来自彝人古镇的一位姓安的彝族妇女说,听说姜昆、吴雁泽等著名艺术家到这里演出,他们一大早就赶到了演出现场等待,以前只在电视上看到他们,今天能亲眼看一看本人,实在兴奋,这么大规模的演出在楚雄还是第一次,“我们高兴得像过年一样,希望以后艺术家们常来”。面对乡亲们的热情,尽管一路风尘仆仆,但艺术家们情绪都很高。为尽量减轻当地的负担,艺术家们演出结束就匆匆离开,他们都说“演得不过瘾”,面对依依不舍的乡亲们,艺术家们纷纷表示,今后一定“常回家看看”。

(编辑:晓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