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推进社会发展的无形力量——访贾磊磊
http://www.cflac.org.cn    2009-09-16    作者:李春利    来源:光明日报

    记者: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文化事业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历史成就,您觉得其中最大的改变是什么?前进的驱动力来自哪里?

    贾磊磊: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的文化事业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历史成就。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文化事业从“十年动乱”废墟中重新站立起来,开始了历史性的进军。其中最重要的是我们改变了过去那种把文化只是作为一种宣传工具来对待的做法,而是把文化放在了推进整个社会发展进程的重要位置来看待,特别强调了文化在国家总体发展格局的战略地位。进入新世纪后,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提出要积极进行文化创新,努力繁荣先进文化。2006年9月颁布《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把文化创新作为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的方针和原则之一,并且把文化发展区分为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两个不尽相同的领域,强调对其发展所采取的不同策略,中国的文化在这两个巨轮共同驱动下正积极健康地向前发展。

    记者:如您所说,新世纪以来,国家非常重视文化发展,党的十七大又提出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您认为意义在哪里?

    贾磊磊:我们今天所强调的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不是强调一般意义上的文化影响,而是把文化作为一种推进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来看待。特别是我们在文化软实力前面加上了国家这个前置词,使文化软实力成为我们国家利益的一种文化呈现方式。所以,中国寻求的不是一种抽象意义上的软力量,而是一种体现国家利益与国家意识形态的国家文化软实力。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中国经过了三十年的改革开放,十年的文化产业实践和理论探索,国际金融危机带来巨大挑战和机遇,中国的文化产业站到了一个历史的转折点上。

    记者: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目前,随着我国文化软实力不断增强,获得了怎样的国际影响力?

    贾磊磊:我国文化软实力增强的最重要的标志是我们开始在一个产业化的平台上来建构我们的国家文化软实力,来传播我们的文化价值观。中国2008年电影产量412部,位居世界第三;票房收入达到42.15亿人民币,首次进入全球前十名;作为一种文化产业,电影传播、“推销”的不是物化的商品,而是一种生活方式和在这种生活方式中蕴含的文化价值观。包括以少林寺为代表的中国武术依然在对中国的艺术创作产生积极的影响,在舞台剧《风中少林》、在动漫游戏《中华小子》中得到不断的延展与传播,在俄罗斯中国文化年中,除了中国的京剧、歌舞演出之外还有少林武僧团的精彩表演。包括好莱坞影片《功夫之王》和《功夫熊猫》都受到了中国武侠文化程度不同的影响。可见,文化产业在增强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方面确实是一种可以进行利用和开发的重要文化资源。

    记者:近年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渗透在了文化领域的各个方面,您认为这对民族精神的塑造,民族传统的光大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贾磊磊:并不是所有的文化都能够逐一地成为推进历史前进的积极因素,文化,只有形成为一种普遍认同的群体力量才能够成为撬动世界历史的杠杆,才能影响社会前进的步伐。对于没有普遍吸引力的文化只能会成为一种文化现象,但却不能成为推动社会前进的文化力量。我们的许多文化产品和艺术作品,现在越来越注重对于国家形象的塑造、对民族精神的弘扬,比如说有数亿人观看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对于塑造中国的国家形象、传播中国传统文化都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令世人瞩目的是我们的残疾人艺术团,他们不仅仅是在创造艺术之美,而且通过他们自己创造的独特艺术形式,在传播着一种文化的力量,正如他们在舞台演出《我的梦》的尾声中用手语诗《生命永恒》所表述的那样:“一切生命都有尊严,一切生命都有价值。”这种价值观超越了种族、国家、年龄、性别,得到世界人民的普遍认同和积极响应。

  贾磊磊: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助理、文化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国家广播电视电影总局电影审查委员会委员,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进口音像制品审查委员会委员,国家扶持动漫产业发展部际联席会议专家委员会委员。

    (编辑:晓婧) 

图片报道
《建国大业》创中国电影拷贝发行数量之最
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彩排
产业(行业)系统职工登上戏曲舞台“向祖国汇报”
看中国电视艺术60年:从《渴望》到《解放》
电影《天安门》全国上映
大型说唱剧《解放》在京上演
中国电影:色彩斑斓一甲子
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电影系列活动启动
首都各界“爱国歌曲大家唱”大型演唱会
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著名艺术家演唱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