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开儒:唱着春天的故事走进新时代
http://www.cflac.org.cn    2008-12-18   作者:燕子   来源:中国文联网

    在深圳市文联的一次联欢晚会上,一位精神矍铄的老人在台上引吭高歌一曲《走进新时代》,明亮的灯影下,分明可见他的双眸荡漾着激动的泪光。我不由得想起他获得“中国金唱片奖”之后给我寄来的那张照片及附言:“寄上小照,向您报喜。”——他是这次评奖唯一 一个获得音乐创作特别奖的词作家。

    他,就是创作出蜚声乐坛,化作共和国“红色经典”的歌曲《春天的故事》、《走进新时代》、《金光一缕》、《中国好运》、《高天厚土》等的词作家、诗人蒋开儒。

    春天,他来到深圳,只为了看一眼这奇迹

    1992年的春天,一篇《东方风来满眼春》的报道长着翅膀一样飞遍祖国的大江南北。在中国最北端的黑龙江省木林县,刚刚退居二线的蒋开儒拿着报纸,被上面饱含激情的叙述震动了。深圳,那个他在1979年去香港探亲时路过的边境小乡,真的一眨眼就成了现代化的新都市了?一个念头再也挥之不去——我要去看看,我一定要去看看是不是真的。他果真揣着家里仅有的2000元南下了。

    走出深圳火车站的蒋开儒,一下子糊涂起来,这不是香港吗?回头一看,火车站大楼上分明写着“深圳”两个大字,还是小平的题字。噢,真是深圳!与13年前他路过的乡野一样的深圳比,真是恍若隔世。

    假如不曾见过严冬的万物凋零,又怎会有看到春天蓓蕾绽放时的惊喜?蒋开儒在小平同志刚刚走过的深圳大街上追踪着伟人的脚步,真真切切地感受着春天的声音。他的脑子里盈荡着一个场面——就在他去香港探亲的1979年,小平同志也在广东,听了省委一个领导同志的汇报之后,说:先在你们广东找一个地方,办一个经济特区,杀出条血路来……

    蒋开儒的脑子里同时浮出一个画面:小平同志站在中国的大地图前指点江山,寻找着中国经济腾飞的突破点和创办经济特区的理想之地,他在中国的南海边找到了深圳,就在这个地方画了一个圈……这个感觉一出来,一首混着春天的馨香,唤醒了心灵深处热烈的共鸣和憧憬的歌词就如清泉一样流淌出来: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

    一直蕴藏在心里的情感、情绪、情愫,就这样用平实的词汇叙述出来。蒋开儒试着把这首歌词投给《深圳特区报》,很快就发表了。其后,被谱上曲子。容易被人所接受的哲理意味和熟悉又温和的亲和意境,使人们自然地亲近这样的歌词和吟唱由这样的歌词谱写成的歌曲。1996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王邵玫一曲《春天的故事》,深深打动了全国人民的心。《春天的故事》旋即在祖国大地上传唱开来。

    蒋开儒感到,他所有的才思、所有的情绪感受,在深圳这片热土上都化作了汹涌的灵感和澎湃的激情,他不愿再离去,他留在了深圳,希望用自己的歌,为这个城市添上一分春色。

    讲述着春天的故事,他眼前又亮出一个新时代

    1997年,小平同志去世了,蒋开儒心里特别悲痛。那也是一个春天,有个朋友对蒋开儒说,小平都走了,《春天的故事》还能唱多久?蒋开儒的心一下就碎了,他担心的不是一首歌的命运,而是这首歌所蕴含的象征。是啊,小平都走了,《春天的故事》还能唱多久呀?

    那段日子,蒋开儒总想哭。他留意着每一个关于小平的消息,只要人民不忘记他,中国就有希望。他的担忧很快就像遇到暖流的冰雪,融化了。1997年5月30日,媒体发表了江泽民同志的“5.29”讲话,蒋开儒只字不漏地读了又读,他的心激跳如鼓,从江泽民反复强调的“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这句话中感到总书记想老百姓所想,党心民心,心心相印,人民有幸,国家有幸。他真想放声诉说他的心情。

    那天晚上,蒋开儒摊开日记本,龙飞凤舞地记下了心头涌动着的诗潮: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

    一首《走进新时代》,就在这种灵感的推动下诞生了。伴随着张也高亢的歌声,《走进新时代》也走进了亿万中国人的心。

    他的心情好爽,只因他赶上了好时光

    2001年,那是一个令中国人沉浸在狂欢之中的年头。7月1日,江泽民总书记发表“七·一”讲话,蒋开儒以他政治敏感捕捉到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意义。激动之中,他给深圳的作曲家赵连第打电话,一迭声地说:“连第,请你关注中国情绪,中国情绪!”他一连说了几次“中国情绪”,嘱咐赵连第,“我的歌词还没有出来,可是请你一定要先用旋律把中国情绪记下来……”

    接下来的日子,充满“中国情绪”的事件一个接一个:北京申奥成功,举国欢腾;中国足球出线,家家喜庆;中国加入世贸,一片欢呼;上海召开APEC会议,满天星辉……蒋开儒的“中国情绪”也达到了极致,一串串文字珍珠般从心底蹦出来:新世纪/新思想/让春天更美/让时代更靓/所有的心都插上翅膀……

    歌词传给了赵连第,艺术家的心总是相通的,赵连第运用大西北的民歌音素,以高亢、激越、欢腾、喜庆的曲调一气呵成,紧拉慢唱地表达了人们心中的“中国情绪”。他们共同完成了又一曲新歌:《中国好运》。

    在2007年10月深圳市庆祝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原创歌曲主题晚会上,一曲由蒋开儒填词的《万紫千红》唱出人们的心声:“我想有个和谐的家,和气生财快乐当家……”与以往创作的作品不同,蒋开儒将写作的触角伸向了社会最基层的“细胞”——家庭。他阐释道,和谐社会建设离不开一个个幸福的家庭,人们的幸福感往往从家门之内开始。他从自己的切身体验出发,把家庭里发生的“锅碗瓢盆交响曲”写入了歌词。“煎鸡蛋煎出个圆,切白菜切出朵花,锅碗瓢盆交响曲,油盐柴米多彩画”,貌似琐碎的描述,实际上透出一种浓浓的生活味道,将原本“宏大叙事”的主题落实到人人熟悉的生活场景中,充满了亲切感。

    蒋开儒沉醉了,不是沉醉在个人的成功之中,而是沉醉在与大家共享的舒心的日子之中。在党的十六大期间创作的新词《小康的日子》里,他尽情讴歌美好的生活:“人逢喜事带笑容/心里灿烂脸也红……和小康相伴/与幸福相拥/好生活/正年轻/与时俱进/共图中华复兴。”

    采访后记

    在与蒋开儒的交谈中,我仿佛置身一条清澈见底的溪流边,绿水潆潆地流过砾石浅滩,冲刷过滤掉水中的杂质,倒映回荡着的是知己般的山谷,春鸟般的歌声和浪花般的灵感。在他的眼神里,我看到了一个清纯如水的世界。他说他的生活很简单,一日三餐,青菜豆腐,夏天打拳,冬天游泳,所以有一副在寒风嗖嗖中仍一件短袖过冬的体魄。他曾与共和国一道经历过不幸和烦恼,但他仍像孩子般纯真地爱着生活,爱着未来,追求净化的美。当他叙述那一生中难忘的人和事时,数度哽咽,泪光闪闪;当他情不自禁朗诵起一首首歌词时,激情难抑,音调如歌般悠扬。他的歌词流传神州,化作共和国的“红色经典”,见证了小平的丰功伟绩,见证了中国第三代领导人继往开来的历史,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像他这一类型的人,像他这一代人,历史赋予了他们一个天生的使命,就是为祖国为党奉献出赤诚的心。那种历尽劫波而不动摇的信念,那种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的激情,令我深深感动。据说,现在每年有六万首歌出品,视听的流行与服装的流行一样争奇斗艳。多样的生活需要多样的歌曲来表现,不断加快的生活节奏与不断加重的生活压力需要多种情绪宣泄的方式。但是,生活不仅仅是个人情绪的组合,生活永远需要体现民族精神的黄钟大吕,永远需要表现开朗昂扬的激奋之声,这就是蒋开儒的歌能够“唱红”、能够流行的原因。

(编辑:李钊)

历史回顾 更多>>
  中国京剧形成迄今,集中继承了中国戏曲悠久的历史传统,成为我国最具代表性的戏曲剧种。30年来,京剧的发展走过了艰难曲折的道路,而京剧人的改革创新一刻也没有停步,京剧的传承与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