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理论研究:与舞台实践同行的30年
http://www.cflac.org.cn    2008-12-16   作者:张薇   来源:中国艺术报

    改革开放30年来,尽管在外界眼中,中国戏曲理论研究的发展远没有舞台实践看上去那么高潮迭起、精彩纷呈,但绝非沉寂。对于中国戏曲理论界来说,开放欢腾的30年,恰恰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多的忍耐与坚守,因为只有看似寂寞的伏案,才能换来真正沉实的收获。理论研究播撒的是种子,收获的仍是种子,因为最终的果实总是结于舞台的。近日,第四届中国“海宁杯”王国维戏曲论文奖颁奖会暨“改革开放30年与当代中国戏曲理论发展”论坛在清华大学举行。专家学者们就30年来中国戏曲的理论成果进行了认真梳理和讨论。

    扩宽眼界 纵深开掘

    理论研究是一个渐进收获的过程,任何成果非通过不断的沉淀与叠加而不可得。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建国初期,《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的编撰、大批戏曲传统剧目的整理,以及对演员表演艺术的总结,不仅为今天的戏曲保护作了准备,而且为后来30年从戏曲文本研究到表演体系研究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果说改革开放30年戏曲理论研究取得了一定切实的成果,那么这些成果正是奠定在此前30年准备基础之上的扩宽与加深。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王安葵认为,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研究基础上,近30年来,理论界完成了很多集大成性的系统著作,比如中国戏曲志、中国京剧史等地方志书和地方剧种史等;同时,还有很多分层次系统性研究也得以延续并有所突破,各门类史获得发展,其中剧种史尤其是音乐声腔研究超过了以往,比如上个世纪80年代兴起傩戏、目连戏的研究,这样种类的存在与发展本身就具有戏曲本体、戏曲史和跨文化研究等多方面意义,在海内外都产生了巨大影响,为今后戏曲本体性研究打下了非常重要的基础。可以说,改革开放30年来戏曲理论研究整体从广度到深度相比过去都有很大进展。

    武汉大学艺术系教授郑传寅表示,改革开放30年戏曲理论研究的发展,主要体现在研究领域拓展,这是对20世纪戏曲学的深化和细化,尤其是戏曲史学、文献学和美学研究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戏曲史学除文学史外,演剧史(剧场史、戏班史、家乐家班的研究)、剧种史等研究都各有斩获,过去元杂剧是研究热点,对明清戏曲关注比较少,现在则受到重视。《中国戏曲编年史》出版的同时,剧人研究也取得很大发展。在戏曲文献学方面,校勘、整理都有重大成就,如《全元戏曲》含版本校勘;集中海峡两岸众多学者参与的《全清戏曲》,也是戏曲研究非常重要的基础工程;《中国古典戏曲序跋汇编》、《六十种曲》、《元曲选》、《古本戏曲剧目提要》等严肃著作,都是改革开放后重要的研究成果。

    方法刷新 力量壮大

    除了原有研究领域的宽度与深度拓展,改革开放30年来,戏曲理论研究也出现了令人欣喜的更新气象,主要体现在研究方法刷新与学术力量增强两个方面。

    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研究员何玉人认为,中国戏曲理论的研究方法近30年来发生了重要变化。首先,借鉴了考古学、民俗学、宗教学、人类文化学、生态学等理论研究方法,更新了观念。其次,从思想批判转入文本的审美研究,对作家作品风格的判断研究,从价值判断转入了文化、历史的阐释。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周华斌则表示,新时期戏剧观念的变化,已走向社会价值、人性开掘、心理表现、审美追求的全方位开拓。理论研究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对几个现实问题的重新审视与关注:戏剧艺术有没有“观众中心说”?“戏非戏剧”的复归现象日益受到重视;剧团究竟是要加强扶植还是抛入市场任其自生自灭?中国戏剧除了“客观反映社会生活”的现实主义风格以外,“主观抒发”是否可以成为戏剧家追求的风格?“淡化情节”、“无冲突论”是否可以成为一种戏剧时尚?这些与中国戏曲历史命运息息相关的探讨,都与研究方法刷新所带来的视野更新密不可分。

    对应周华斌的观点,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所长刘祯认为,戏曲研究方法的变迁直接影响的恰恰是研究领域的扩展,研究观念和研究方法相辅相成,相互影响。从田野考察到现在对影像活态史的重视,都使戏曲研究更加立体。近年来戏曲研究队伍有了明显壮大,很多高校都设立了戏剧戏曲学方向,招收了大批博士和硕士研究生。从改革开放之初,戏曲理论的研究力量就是一方面来自机构对文学、历史、文献方面的研究,另一方面来自高校例如中国戏曲研究院,关注现状、重视舞台艺术的研究。随着两股力量逐渐看到了各自的不足和长处,从而使理论研究整体出现了融合趋势。正是这样一个过程,使我们看到了30年来中国戏曲理论的发展。

    心存忧思 寻找不足

    在此次论坛上,对于目前理论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与会专家学者也毫不讳言,大胆提出了意见与建议。理论队伍尽管有所壮大,但与强大的演出市场相比,仍然相对弱小;与实践切实相关的理论储备不足,致使在很多现实问题上出现理论失语;视野开阔度还需开拓,理论评论仍有庸俗社会学成分存在;受浮躁时风影响,理论界存在学术泡沫等,都是目前理论发展中切实存在的弊病。

    浙江省戏剧家协会理论学术委员会主任沈祖安认为,目前理论研究发展的关键在于对现实的思考和对历史的反思。当代能够像昆曲《十五贯》那样取得多方面艺术成就的作品鲜少出现,这与舞台的实践力有关,与理论对现实问题的总结和思考力同样密切相关。

    海宁市文联王国维研究会会长王学海围绕中国戏曲的现状与戏曲程式的创新问题发表了自己看法,他认为,当下中国戏曲在现代化进程中仍处于努力挣扎的状态,许多地方剧种在坚强、倔强的支撑的同时在探索新的唱腔、创新编导模式、加强剧本建设、更新叙事程式、扶持戏曲教育,这些都需要更扎实的理论总结作为基础和实践指导。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秦华生认为戏曲理论界试图构建戏曲理论大厦,30年来经历了从苏联模式到中国模式的回归。到了21世纪,理论研究开始探讨戏曲生存危机,对戏曲本体进行思考,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讨论如何有效保护传承发展戏曲,如何激发古老戏曲的活力等等。在这个过程中,研究者难免偏重概念阐述和文本研究,对戏曲舞台丰富性的研究不足;研究边缘化倾向,使之与观众、演出和市场脱节。同时,仍然与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宗教理论保持游离,这些都致使戏曲理论研究一直存在与创作脱节的现象。

    对于理论研究存在的问题,著名戏曲理论家周育德认为其解决的根本,首先还是要克服浮躁风气,做学问要下真功夫,更要切实扎实,要关注当今戏曲发展的现实问题。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教授郑志良则认为,戏曲研究对文学及艺术综合素质的要求很高,目前的戏曲理论研究者知识结构仍存在缺陷,像王国维那样全面的研究者如今已经少见,这与教育模式存在密切的关系。无论研究小说还是戏曲,基本都是同一种培养模式下走过来,越到研究深入阶段知识结构的问题就会越突出,创新也就更加艰难。

历史回顾 更多>>
  中国京剧形成迄今,集中继承了中国戏曲悠久的历史传统,成为我国最具代表性的戏曲剧种。30年来,京剧的发展走过了艰难曲折的道路,而京剧人的改革创新一刻也没有停步,京剧的传承与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