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与中国人观念的变迁
http://www.cflac.org.cn    2008-10-31   作者:侯玉波    来源:政工研究动态

    “社会变革和技术革新的加速发展,使社会上所有的个人和组织都越来越窘于应付,处理不当,将引起适应力的大崩溃。”这是阿尔温·托夫勒在《未来的震荡》这本书中对社会变革与人的关系的阐述。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的三十年,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个领域所发生的变化,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大得多。而其中最为重要的变化,是人的观念的变化,这种观念的变化所带来影响,一直是心理学家所关注的问题。具体到心理学术语上,就是从传统性向现代性的转变,这样的转变不仅是思想启蒙的结果,而且也代表了人的社会适应性的增强。

    ◎从“遵从权威”向“平权开放”

    几千年的封建文化把中国人塑造成了遵从权威的典型。杨国枢先生在谈到中国人的权威取向时,对这一点做了生动的描述。他指出,中国人崇拜权威采取绝对化的倾向,这种绝对化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他们常常是无条件地崇拜,而且不加批评。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权威是不会犯错的,或犯错是无所谓的,甚至是应该的,人们常常用“圣人也是人”来为权威的过错开脱。其次,中国人对权威的崇拜范围很广,如果一个人在某一方面是权威,那么在其它方面也会变成权威。这种权威泛化很容易形成“全能权威”的观念。最后,中国人对权威的崇拜在时间上也有绝对化的现象。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权威并无时间上的限制,家长永远是家长,老师永远是老师,“一日权威,一世权威”。改革开放前,人们对毛主席的态度就是遵从权威的典范。30年过去了,看看现在的人,平等的思想已经成为每个人处理问题的基本原则。小平同志带头执行的废除领导干部终身制就是这种平权思想的体现。看看现在的报纸和电视,老百姓对政府批评,学生对老师挑战,每个人都觉得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如果放在30年前,是你想都不敢想的。因此,中国人从遵从权威向平权开放的过渡,真正体现了改革开放在思想观念上的成果。

    ◎从“孝亲敬祖”向“独立自主”

    强调对父母的尊重、孝顺、增光、赡养、继承志业、侍奉在侧等一直是中国传统孝道的要求。中国人有“父母在,不远行”之说,尊老、养老、敬老一直是中国人的传统。为了强化这种孝亲敬祖的观念,中国人一直把孝看成是一个人人品好坏的标准之一。一个缺乏孝道的人在传统中国社会里是会被人嘲笑的。中国的家族主义就是以这样的传统组合起来的。作为一种心理与行为倾向,中国人的家族主义体现在对家族的认识、情感和意愿三个方面:从认知上讲,中国人的家族主义强调家族延续、家族和谐、家族团结、家族富足以及家族荣耀;从情感上讲,中国人的家族主义则包含一体感、归属感、荣辱感、责任感及安全感;在对家族的意愿方面,中国人的家族主义则包含繁衍子孙、崇拜祖先、相互依赖、忍耐、顺从、为家奋斗、长幼有序以及内外有别等。正是在此基础上,使得中国人的生活在运作上处处以家族为主,家族的荣辱重于个人的荣辱,家族的团结重于个人的自主,家族的目标重于个人的目标。在这里,家族主义所强调的个人服从团体的原则主要限于自己的家族,因而是一种家族集体主义。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家族式的集体主义逐渐被强调个人独立自主的观念所取代。改革开放所造成的人口大流动,不仅是产业发展的要求,而且也是观念变化的结果。在新一代中国人的眼里,地域、家乡、宗族等观念变得越来越模糊,而靠自己奋斗,不必在乎他人怎么看的观点则越来越清晰,现在的人们知道,只要自己的行为不违背法律的规定,别人就无权指责。从我们所谓的80后、90后以及“非主流”身上,更容易看到这种转变。

    ◎从“安份守成”向“积极进取”

    传统的中国人相信宿命,所以强调自守本分,与人无争、逆来顺受、不求进取和依赖亲友。这种宿命观是几千年来封建统治的基础,只有相信自己的命运是上天决定的,现实中的人才不会有非分之想。从陈胜吴广发出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直到新中国建立前,历代统治者都采用的是愚民政策,让老百姓安分守己以维持自己的统治。因为不能靠自己的努力来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老百姓就想尽千方百计来发展和别人的关系,通过关系来达到自己的目标。为了维持关系的和谐,个人要去做符合他人期望的事情,并且在做人的时候要处处小心,要注意给他人面子,尽可能地避免冲突。中国人的人际关系依亲疏程度不同可以分为三类:家人关系、熟人关系和生人关系,人们往往依据与他人不同的亲疏程度决定利益的分配。中国人的人际关系有着很强的互赖性,与他人发展关系的目的就是要利用互赖性引起的回报。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对个人成就的肯定以及鼓励自主创新,使得人们对关系的依赖大大降低。人们开始意识到,只有通过个人积极努力才能获得更大的成功。从崔健的“一无所有”所表达的青年人追求、迷惘、愤怒和反叛,到超级女声的PK规则,不仅彰显了年轻一代对个人的关注,而且从客观上也推动了社会的革新。

    ◎从“宿命自保”向“尊重情感”

    中国的传统文化强调明哲保身、凡事利己而又靠运气的观念,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一直是中国官场的通行准则。所以中国人一直是“各人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而明哲保身最好的方法就是什么都不做,不做事就不会犯错误,不犯错误就会不断升官。但改革开放真正意义上冲击并且改变了这种观念。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分配制度以及成就体现价值的观念使得新一代的中国人不再宿命自保,而是在发展中找寻自己的位置。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就是这种尊重情感观念的结果,这种观念强调以真实的感情作为交往的依据,而不再看重外在的身份和地位,强调个人的能力和价值观,为有能力的人提供了发挥聪明才智的环境。打破终身制,能上能下以及各种各样的准入制度,都体现了这种现代特征。

    ◎从“男性优势”向“男女平等”

    传统的中国社会一直是一个男权社会,男女有别、女不如男的观念一直制约着女性的自我展示。尽管在中国历史上,也出现过像武则天那样的杰出女性,但封建文化对女性的制约和贬低却一时也没有停止过。直到新中国的建立,我们才从真正意义上开始倡导男女平等。改革开放给中国男女平等提供了一个最为广阔的舞台。一方面,社会给了每个人平等的机会,不论男女,只要有能力就给你机会。比如高考制度的恢复,使得女性上大学的机会大大增加。另一方面,计划生育政策的落实,尤其是独生子女制度的诞生,从社会生物学的角度为女性地位的提高创造了条件。社会生物学家用性别比例来说明男女平等的机制,他们认为一个适当的性别比率是男女平等的基础。现在的独生子女比任何时代的人都明白男女平等的含义,男孩女孩都一样已经被人们普遍所接受。

    以上五个方面的变迁,正是中国人从传统性向现代性的转变历程。这种转变与美国社会学家英克尔斯总结出的个人现代性特征有相似之处。英克尔斯认为,现代性包括乐于接受新的生活经验、新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思路广阔、头脑开放,尊重并愿意考虑不同的意见和看法;对个人的能力充满信心,办事讲效率;重视生活和工作的有计划性;尊重事实和知识;对教育的内容和传统智慧敢于挑战;主张平等相处,追求自由和民主等。尽管不能把两种观点完全对应起来,但一些主要的思路还是很一致的。更为重要的是,我们的观点不是把传统性和现代性对立起来看,而是把二者统一在每一个个体身上。认为在每一个人的身上,既有传统的影子,也有现代的特征,这种所谓的对比只是看传统性和现代性表现的程度。并且,随着人们对文化和传统的认识的不断深入,我们不断地意识到并不是现代性的特征就比传统性的特征好。比如对孝道观念的认识就经历了这样的转变,在特定的时候我们把孝道当作封建糟粕批判,但现在我们慢慢地认识到孝道是中国文化独特的维度,它是中国家庭文化的核心,它对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养老制度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这五个方面的变迁的程度也是不平衡的,平权和平等的观念变迁的程度高,而和人际关系有关的观念的变迁则程度低一些。

    总而言之,改革开放的30年给中国人的观念带来了巨大的转变,这种转变有来自外来文化的影响,但更为关键的是,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为这种观念的转变提供了实践的基地。正如媒体在看待北京大学1993年在小平南巡讲话之后推到南墙,而2001年又重建南墙时的态度那样,推到是创新,重建则是又一次创新。

    (作者:北京大学心理学系教授)

历史回顾 更多>>
  中国美术跟随国家改革开放的步伐,走过了30年不平凡的道路。从上世纪“文革”梦中惊醒的美术界,一直走在当代艺术拨乱反正的前列,大胆突破艺术禁区,在理论研究与创作实践上摸索回归正确道路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