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三十年 青海省文化事业发展成就辉煌
http://www.cflac.org.cn    2008-10-21   作者:   来源:青海省统计局综合处

    30年风雨兼程,30年拼搏奋斗,青海省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在经济体制创新的同时,青海省针对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文化主张,采取了一系列新的文化建设措施,文化事业投入逐年递增。迅速发展的文化产业极大地提高了文化公共产品的社会供给能力,文化市场健康繁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臻完善。

    一、艺术创作成果丰硕

    截至2007年末,全省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1家,艺术表演场所2家,从业人员911人。

    艺术创作和生产成效显著,推出了一批优秀剧目,文艺创作演出势头良好。改革开放30年,全省各级专业艺术表演团体以青海特色文化资源为内容,面向群众、面向市场,狠抓艺术创作,推出了一批民族地域特色浓郁、较高艺术水准的剧目。如京剧《天马歌》荣获中国第二届中国京剧节银奖,《藏王的使者》获得1992年度全国精神产品“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奖和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题材戏剧剧本创作银奖、1995年文化部“文华奖”,《金色的黎明》获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题材剧本创作孔雀奖“金奖”,藏戏《纳桑贡玛的悲歌》荣获第十二届孔雀少数民族题材剧本奖银奖,民歌《高天厚土》获第二届少数民族汇演创作金奖、演出奖、组织奖,藏戏《格桑花开的时候》获省“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奖。秦腔《湟水情》、交响乐《雪域彩虹》、花儿风情歌舞《六月六》、《热贡神韵》、《彩虹飞落的地方》、《姜国王子》、《在那遥远的地方》、《唐蕃古道》等优秀剧目深受群众喜爱。平弦戏《朱紫巷儿女传奇》、方言话剧《礼让街18号》、儿童京剧《藏羚羊》完成剧本初创和修改。以“送戏下乡”为重点的各类演出日趋活跃,演出场次不断增加。党的十七大召开后,各级专业艺术表演团体迅速行动起来,组建演出小分队深入基层巡回演出,有力地配合了全省学习宣传贯彻十七大精神的工作。仅2007年,全省专业艺术团体共演出1385场,观众达159万人次,演出收入418万元。《藏传佛教音乐论》、《青海艺术史》等艺术课题研究进展良好。

    二、群众文化水平大幅提升

    30年来,青海省面向基层的各项文化惠民工程扎实推进,群众文化生活十分活跃。特别是农村文化建设得到加强,农民自办文化呈现良好的发展趋势,农村文化为农村经济建设服务的功能增强,农牧民群众“看戏难、看书难、看电影难”的状况得到一定改善。2007年,文化进村入户工程试点工作顺利实施。该项工程向湟中、乐都、贵南三县的16个乡镇文化站、333个村文化室、75个文化中心户、文化大院、128个业余剧团配发了音响(含DVD、电视机)、演出服装、乐器、图书等文娱活动用品,总投入达850多万元。农牧区电影放映工程社会效益显著。“国产新片进农村”、“优秀国产影片金秋展映展播月”、周末广场电影等公益放映活动受到群众好评。公益放映场次补贴得到较好落实,各级各类放映队积极性大大提高。2007年共放映2.3万场次,观众达474.93万人次,发放补贴200万元。流动舞台演出车工程向全省的13个艺术表演团体各配发了1台流动演出舞台车(总价值400多万元),较好地解决了艺术团体下乡难、搭台难、转点难的问题。

    全省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工程在青藏铁路沿线乡镇展开。2007年10个点的资金已到位, 2008年17个点已列入国家计划。送书下乡工程向40多个州、县公共图书馆配发了总价值54万元的4.7万册图书。至此,该项工程自2003年实施以来,已向全省的基层图书馆累计配发图书22.48万册,总价值达261万元。充分发挥图书馆信息传递、社会教育等职能作用,广泛开展以“共享文化资源,构建和谐社会”为主题的图书馆服务宣传周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截至2007年底,全省共有省、州(市)、县三级公共图书馆43家,比1978年增加30个,比2000年增加5个。从业人员382人,图书总藏量1143万册,2007年读者来馆阅览、借阅人次98万人次,1985年以来的22年间,年平均77.57万人次,总流通人次年平均增长1.7万人次。艺术馆、文化馆、文化站262家,从业人员310人。

    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稳步推进。25个基层服务点的设备安装调试任务顺利完成。至此,全省基层分中心和基层服务点的总数达到61 个,已覆盖全省98%以上的县级图书馆,累计总投资1567万元。湟中、乐都、大通三县实施的共享工程试点工作通过省级验收。目前,电子阅览室、中心机房、数据加工室等各类设施运行正常,完成投资162万元。64个基层分中心和服务点的转星调整任务全部完成。

    加快文化产业发展。自2003年全省提出以工艺美术行业为突破口,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路以来,连续举办了五届青海民族工艺品展,为行业企业、单位搭建了产品展销、信息交流和项目洽谈的平台。同时还在省工艺美术厂办公大楼的基础上,改造建设了青海民族工艺美术大厦,为全省民族工艺品的经营生产提供了一个较为规范的集中经营场所,工艺美术产业由此成为青海省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排头兵。

    在连续三届三江源全国奇石展的拉动下,近年来,青海奇石市场日趋活跃,藏石、玩石的人数逐渐增多,民间收藏奇石蔚然成风,逐渐形成了以西宁地区逯家寨、八一路奇石市场为龙头,以平安小峡、贵德、循化、化隆、尖扎、龙羊峡、格尔木等地区为中心的全省奇石市场网络。目前,全省从事奇石采集、经销和收藏人员达5万人,其中有奇石收藏爱好者一万五千多人,奇石销售总额达1亿多元。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全面推进。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建立了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联席会议制度,成立了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专家委员会和评审领导小组,工作机构得到进一步加强。2007年,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申报工作如期完成,69个项目被省政府公布为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56个项目申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黄南热贡文化生态保护区被初步列为国家文化生态保护区项目。 8名民间艺人被文化部确定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全省工艺美术普查工作正在积极推进。古籍保护工作正式起步,成立了青海省古籍保护中心和古籍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古籍保护联席会议制度。《古兰经》等103部古籍已申报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三、文化市场管理更加规范

    全省文化市场管理工作本着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的原则,加大文化市场的规范治理工作力度,保持了全省文化市场健康有序发展的局面。2007年,针对当前文化市场存在的突出问题,在全省组织开展了查处网吧接纳未成年人专项整治、“反盗版天天行动”、集中执法行动、校园周边文化市场专项整治等四次较大规模的专项整治行动,全省共出动稽查人员11619人(次),检查网吧2804家(次),查处违规经营网吧185家;检查音像制品经营单位3995家(次),查缴非法音像品52083张。通过专项整治,文化市场经营秩序明显好转,群众反映的一些热点问题得到解决。

    积极扶持民营文化企业,打造地域品牌。通过搭建平台、政策引导、资金扶持、人才培养等措施,工艺美术行业继续保持了较快的发展势头。结合高原旅游名省建设,研发生产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工艺品、艺术品正在成为全省各级政府和文化部门的普遍共识,新品名品不断推向市场,涌现出贵南藏绣、掐丝唐卡等一批市场前景广阔、特色鲜明的工艺美术产品。2007年,工艺美术行业企业、单位和经营户参加了“西博会”等5项省内外展会活动,各类工艺品销售收入达211万元。据初步统计,2007年,全省工艺美术行业产值近8亿元。民族音像业围绕文化旅游做文章,利用独特的自然人文资源,积极打造特色品牌,推出了一批有影响力的精品。西海民族音像出版社摄制出版的《青海最值得一游的十大自然景观》、《欢乐藏家》等音像制品市场销路看好。市场主体进一步发展壮大。2007年,登记注册的省级文化类民办非企业单位有8家(全省共有53家)。

    四、文物保护取得历史性突破

    截止2007年,全省共有文物保护管理机构24家,博物馆(院)18家,文物藏品81643件,其中一级品200件。举办展览434次,参观人次37.8万人次。

    文物保护工作一贯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推进大遗址保护,并辅之以重点遗址的发掘,开展学术研究。国家先后投资近亿元实施了塔尔寺、瞿昙寺、桑周寺、隆务寺等青海省四大全国重点文保古寺的维修保护工程,都兰土蕃墓葬群和民和喇家遗址被列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柳湾彩陶遗址等7处单位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政府公布的第一、二批102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中,“热贡艺术”等19个项目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启加等4名民间艺人荣获“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

    五、对外文化交流愈加繁荣

    改革开放以来,全省积极参加国际、国内交流。特色文化“走出去”工作继续深入推进,呈现出上下联动、渠道多样、交流活跃的发展态势。2007年,第九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期间举办的“青海文化周展演系列”活动获得圆满成功,通过展览、民族歌舞演出、民族民间文化讲座等多种形式,借助上海国际大都市平台,更好地向国内外宣传推介了青海的特色文化资源。青海的民族歌舞项目还与德国科隆夏季音乐节、摩纳哥提米塔国际艺术节签订了演出意向书。组团参加第三届西部(呼和浩特)文化产业博览会,荣获最佳设计奖和优秀组织奖;组织特色民间艺术参加了“北京民族文化艺术博览园”活动。省民族歌舞剧院应邀参加了“香港各界妇女庆回归十周年暨香港十大和谐家庭评选颁奖晚会”演出及香港各界“共成长、共理想”庆回归10周年大巡游活动。同时,基层“走出去”的意识不断增强,“走出去”的渠道进一步拓展。省博物馆《江河之魂——青海历史文化展》在温州博物馆、江西博物馆等巡回展出,省文化馆在天津举办的民族民间艺术展演活动、黄南州在北京举办的热贡艺术展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六、广播电视事业蒸蒸日上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青海省广播电视事业发展迅速。到2007年底,青海省制作电视节目13套,广播节目8套,电视人口覆盖率达93.5%,广播人口覆盖率达88.0%,有线电视用户达34.50万户。其中:电视人口覆盖率比1978年提高了73.5个百分点;广播人口覆盖率比1978年提高了63个百分点。

    七、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

    “十五”期间,青海省文化设施建设投资完成14010万元,新建了省博物馆、柳湾彩陶博物馆、文化艺术学校综合教学楼、喇家遗址博物苑、都兰土蕃文化研究中心、玉树大藏经保护博物馆、省民族歌舞剧院综合排练楼。新建和改建了36个县级文化馆、图书馆和3个县级宣传文化中心,建成了果洛州尔噶萨尔广场及乌兰、贵德、循化、平安、化隆等县文化广场。同时,新建了73个乡镇文化站(文化中心),基本实现了县县有文化馆、图书馆的目标。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显著成果。

    八、文化体制改革进一步推进

    改革开放30年,青海以理顺“两个关系”为重点,率先对省直专业艺术表演团体进行了改革。省民族歌舞剧团和省杂技团合并,组建了省民族歌舞剧院;省京剧团、省话剧团、省平弦实验剧团合并,组建了省戏剧艺术剧院。通过改革,整合了资源,激发了活力,促进了艺术生产和演出。省图书馆、省博物馆、省民族影视译制中心等文化事业单位的改革试点工作基本完成,改革后的省博物院等文化单位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历史回顾 更多>>
  中国美术跟随国家改革开放的步伐,走过了30年不平凡的道路。从上世纪“文革”梦中惊醒的美术界,一直走在当代艺术拨乱反正的前列,大胆突破艺术禁区,在理论研究与创作实践上摸索回归正确道路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