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30年之艺术:798工厂中从武器到画板
http://www.cflac.org.cn    2008-10-20   作者:   来源:中国日报

    以下两张照片摄于同一时期,画面中的建筑曾经是北京的一家秘密军工厂,建于计划经济时期,代号是798。

    其中一张照片展示了798工厂过去的样子——红砖砌成的厂房宽敞空旷、平淡乏味、千篇一律。

    照片中一个工人在做翻修工作。他的劳动成果在另一张照片中可以看到,这也就是翻新之后的798工厂。如今,随着大部分乏味的工业车间和办公间转型成为画廊和创意工作室,798也成为了北京的艺术家、艺术品经销商、艺术爱好者乃至游客最喜欢光顾的一个地点。

    眼下798也许保留了计划经济时代军工建筑的部分风格,不过它现在的样子让人很难联想到其鲜为人知的过去。

    在798被翻修一新的一排排房子中,座落着年轻艺术家经营的小型公司和画廊。他们在这里举办展览、承担设计合同。同时为了增添几分生机,他们还销售进口的和国产的艺术书刊,也发行杂志。在这些公司和画廊周围,是一家又一家的咖啡屋。

    从表面上看,北京798工厂的转型不过是市场经济时代的一个偶然。一帮勇于创新而又愿意实践的人,有幸碰到了宽容的城市规划者。这些规划者没有派人在这些旧房子和旧工厂的墙上写上大大的白色“拆”字。

    每个城市中心都应该给艺术家圈子留下蓬勃发展的空间,以吸引更多国内外人才。

    然而在中国城市里,一些自命不凡的官员们只会向访客炫耀光芒四射的办公大楼和宏伟庞大但却往往空无一人的投资商圈,吹嘘其如何在几年之内将城市变成了现代金融中心。然而实际上只有北京和上海才能为艺术家和其他富有创造力的专业人士提供独特的、充满活力的场所。

    北京798的以上两张照片生动地说明,对于任何城市来说,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最基本的区别并不在于其建筑外观如何,也不在于这些建筑价值几何,而是要看这座城市所蕴含的思想。(摄影记者:王文澜)

历史回顾 更多>>
  中国美术跟随国家改革开放的步伐,走过了30年不平凡的道路。从上世纪“文革”梦中惊醒的美术界,一直走在当代艺术拨乱反正的前列,大胆突破艺术禁区,在理论研究与创作实践上摸索回归正确道路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