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汉秋:中华文化的写意画卷
http://www.cflac.org.cn   2008-08-26    作者:李汉秋    来源:中国文联网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可以代表中华文化的优秀符号浩若繁星,要在一个多小时的开幕演出中尽展其妙是不可能的,只能从中严格筛选,艺术构思不同,挑选的文化符号会不同,表现文化符号的角度、方式也不同。一千个导演(团队)就会有一千种选择法和表现法,没有绝对的标准答案,只有接近完美的程度。这次北京奥运会开幕演出,融汇了众多文艺工作者的集体智慧,应当说是比较接近完美的。

    我们常说中华民族有五千年文明史,光有汉唐盛世还不足以显现远古,“击缶而歌”把我们带到更加遥远的时期。缶是瓦质的打击乐器,“泥瓦”、“泥瓦”,说到底是用泥土做的乐器,是最古老而大众化的乐器。在春秋之前,缶就是相当流行的打击乐器,《诗经·宛丘》就有“坎其击缶,宛丘之道”的诗句,描写民间的歌舞。庄子丧妻时“鼓盆而歌”,就是这种以瓦盆为乐器的缶。在公元前279年秦昭王和赵惠文王的“渑池会”上,《史记》记载,蔺相如为反击秦王对赵王的侮慢,强命“秦王为赵王击缶”,也就是这个“缶”。可见不管在民间还是在朝堂,缶都广泛应用。没想到几千年之后的今天,北京奥运会一开场,在屏幕上出现古老计时器日晷之时,就涌出了“千缶齐鸣倒计时”的宏伟图像,时光从击缶时代终于走到今日的北京,仿佛带着我们沿着几千年的时光隧道走了过来。这时击缶而诵的是两千五百多年前孔夫子的欢迎辞:“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是代表着五千年文明的欢迎!

    以独特的中国古典书画长卷为舞台,渐次展示悠久的中华文明,它不仅对整场文艺演出起衔接和串联作用,而且贯穿整个开幕式的始终。李宁高擎着祥云火炬,就是沿着这中华文明已舒展开的画卷飞奔而来,飞到了画轴高耸之处,点燃圣火。这又是一个含意深刻的意象!“鸟巢碗边”的画卷上一直有又圆又亮的追光照亮李宁。这追光似月亮,李宁就像“嫦娥奔月”;这追光似太阳,李宁就像“夸父逐日”。古老的中国神话为眼前的意象赋予深邃的内涵,象征着中华民族追求理想,奔向未来。

    整个开幕式如行云流水,没有断裂感,把中华文化精神、各种各样能代表中华文化的符号融在一起,就像一幅水墨长卷,它的轴心就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和优良传统。水墨画那种淡雅气韵,写意风格,正是中国艺术的精神。

    孔门3000弟子,集体诵读“四海之内皆兄弟也”、“朝闻道夕死可矣”、“礼之用和为贵”,真是山鸣谷应,震撼人心。声音一直传到远方,又从四面八方回应过来,好像是从自己心底吟诵出来的群体声音,是发自肺腑的心声,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心声,这轴中华文化的写意画卷就成了弘扬中华文化的里程碑和宣言书。“四海之内皆兄弟”就是我们中国人的胸襟,它和一开始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互相呼应,见证中国传统文化的宽广胸怀。2008人打太极拳,那种生生不息的气脉,天人合一的气韵,正是我们中华文化一贯的精神。3个不同时期的“和”字,见证了中国几千年的和合文化。从两个古体的“和”,到现代的“和”,字体不同,内涵一致,都是和谐、和平。由此也凸显出中国是礼乐之邦,知礼重乐,这种礼乐文化区别于黩武精神,代表着文明、礼仪、教养、和谐。其间,还有用激光打出各种各样的鸟儿,盘旋在“鸟巢”上方,活现一幅“凤还巢”图。傍晚时分,所有的鸟儿都要归来。这就是中国人的家庭、家园、家国意识啊!家园,是人类的精神归宿,感情的归属。

    我们有义务不断阐释传统文化,让普通人对文化的认识从感性层面提升到理性层面,做好文化符号的解读,让人人都能感受到我们文化的美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