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保和:我拿什么献给灾区的亲人
http://www.cflac.org.cn   2008-07-18    作者:张保和    来源:中国文联网

    5月25日至6月29日,我先后两下灾区,参加了中国文联组织的抗震救灾体验生活小分队和抗震救灾“心连心”慰问艺术团,经历了体验生活、创作排练、慰问演出三个阶段的全过程。在这期间,我创作了抗震民谣《中国雄起》并将其拍成了MTV,该作品在慰问演出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在电视台播出后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现在回想起来,我感到很欣慰,因为我用实际行动,回答了从地震发生以来,每天都在问自己的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就是我今天要向大家汇报的题目:我拿什么献给灾区的亲人?

    5·12大地震发生的时候,我因病正在武警总医院住院治疗,每天躺在病床上守着电视流眼泪。正在这时候,我接到了中国曲协分党组书记姜昆派人打来的电话,说按照中宣部的统一部署,5月20日左右中国文联要组织一支由各协会艺术家组成的小分队到地震灾区体验生活,曲协只有3个名额,问我能不能参加?我毫不犹豫地回答:能!

    5月25日,终于盼来了小分队出发的日子,中国文联党组书记胡振民亲自为我们送行并勉励我们:下去一定要树好形象,认真体验生活,写出好作品奉献给灾区人民。当天下午4点小分队到达了第一站——陕西宝鸡,让大家始料不及的是,刚刚住下不到10分钟,5·12以来那场最大的青川6.4级余震就发生了,老天爷给我们来了一个下马威,好像在提醒我们:地震还没有结束,危险还继续存在。等我们提心吊胆跑出来时,才发现当地群众比我们镇定得多。在宝鸡受灾最严重的陈仓区,一位老大娘的4间房子全被震塌了,当时她正和小孙子清理地基,我问她:“这是要干什么?”她说:“等不震了,再把它盖起来。”我说:“行吗?”她说:“行!我有三个儿子呢,政府还会帮我,但受灾的人太多,我们不能啥都靠政府,自己先干着。”老人说的不是豪言壮语,但却让我的眼睛湿润了。

    随着采访的深入,作家们都按捺不住激情开始动笔了,看到一块儿来的同志纷纷拿出了自己的作品,急得我一晚上一晚上睡不着觉,眼睛盯着天花板,一遍又一遍地问自己:我拿什么献给灾区的亲人?

    我知道光着急是没有用的,我强迫自己静下心来梳理思路。这几年,中国曲协重视抓创作,鼓励搞创新。我参加了两次创作学习班均有收获,2006年创作了“当代民谣”《你知不知道》,2007年又创作了“奥运民谣”《绝不掉链子》,这次下去之前就想再写一段“抗震民谣”,但是写什么一直定不下来。5月30日,我在略阳军工站遇到了一个在兰州军区当过兵、上过老山前线的复员老兵,他叫张玉民,在地震中失去了心爱的妻子。他顾不上料理后事,一直战斗在抗震救灾的第一线。我采访他时,他特别真诚地对我说:“我现在最怕的就是接受采访,每重复一遍就好像在伤口上又撒了一把盐。抗震救灾到了今天,应该是化悲痛为力量、把感动变行动的时候了。张老师,你要写就写点鼓舞人们斗志、激励人们奋进雄起的作品吧!”听了他的话我眼前一亮,马上想起了举国默哀后,人们在天安门广场流着眼泪高喊“中国加油!四川雄起!”的那一幕,对!写雄起,写中国雄起!

    6月3日我回到了北京,又整整闷了4天,那些我在电视上、报纸上看到的,在灾区亲眼见到的、生动的人和鲜活的事又一幕一幕地在我眼前闪过,让我一次次地感动,一遍遍地流泪,我擦干泪水写下了抗震民谣《中国雄起》。

    作品是写出来了,但我不想就这么简单地拿出来,我想延续“当代民谣”、“奥运民谣”的创新路子,配上音乐、加上效果、拍成MTV,然后再献给灾区的亲人。于是我请作曲家作曲、请导演排练、请人教我四川方言、进棚录音、租棚拍摄、后期制作、压制光盘,经过20个日日夜夜的不懈努力,终于在下去慰问演出的前一天晚上拿到了光盘,手捧着还带着余温的光盘,我流泪了。我觉得这不是一张普通的光盘,这是一个曲艺演员、一个部队文艺老兵捧给灾区人民的一颗心哪!

    这段为灾区亲人鼓劲加油的抗震民谣,在深入灾区慰问的每一场演出中都让我激动不已,它让我体会到了什么叫有感而发,什么叫亲如一家。当台下观众和我一起高喊“雄起”的时候,我感到了我的心和灾区亲人的心连在了一起;当我在掌声中谢幕的时候,我在心中默默地说:灾区的亲人,这就是我献给您的一份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