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小宁委员:中国为什么没有好的灾难片
http://www.cflac.org.cn    2008-03-07    作者:余 宁    来源:中国文联网

    今年年初的特大冰雪灾害牵动了全国人民的心。广大文艺工作者纷纷深入灾区慰问,以文艺形式鼓舞他们抗灾救灾、重建家园的斗志。灾难过后,一些文艺工作者开始思考,为什么会出现特大冰雪灾难?通过这场冰雪灾难,我们应该总结些什么?文艺工作者应该怎样用文艺形式来反映这场灾难?记者采访了著名电影导演冯小宁。

    记者:冰雪过后,痛定思痛,通过这场灾难,我们看到了什么?

    冯小宁:我们看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民;看到了危难关头,人民的万众一心;看到了中国政府现在的执政理念、政府机制在更新,强调以人为本,人是最主要的,只要人在,就可以抢险救灾,就可以重建家园。

    记者:国外有《后天》、《未来水世界》等涉及到环保内容的灾难片,而对于中国来说,灾难片很少?中国的灾难片是一种怎样的状况?

    冯小宁:灾难片在中国几乎是一个空白。20年前,我拍摄了《大气层消失》,现在看来显得很幼稚。但是它表现的思想高度一点不亚于《后天》那样的好莱坞灾难片,影片体现了人与环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但还不属于灾难片的范畴。去年我拍摄了电影《超强台风》,现在拍摄工作已经完毕,正在进行后期制作。这可能是中国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灾难片。

    记者:这部影片反映了什么样的自然灾难?

    冯小宁:《超强台风》是以我国2006年发生的“桑美”台风为背景创作出来的一个故事。就如同《后天》是根据温室效应对地球的影响而创造出来的故事一样。拍摄这部影片的最终目的就是警示人类,来呼唤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让人们来深刻认识自身对于环境和生态的破坏。

    记者:灾难片的剧本创作和影片拍摄是很不容易的。

    冯小宁:是这样的。《超强台风》在浙江拍摄的时候,赶上了冰雪灾难发生。雪灾也加强了剧组对于拍摄灾难片的理解。这部剧本几易其稿,最后我又认真进行修改最终定稿。在剧本创作的时候,环绕在创作者心头的就是对于近年来突发的极端气象现象的成因和带来的危害的思考。我记得,小时候在学习自然知识的时候,看到课本上风力表最高的风级是12级。但是为什么2006年的“桑美”风暴会达到17级以上?这是我们思考的问题。通过剧本创作,我了解到很多情况,超强台风的产生有太阳辐射的原因,有洋流变化的原因,但是人类的活动产生的温室效应应该是最主要的原因。从2006年的超级台风到2007年的特大冰雪灾害,自然灾害的不断出现,值得全世界警觉,值得全人类认真思考。

    记者:在影片中,您要传达什么?

    冯小宁:在这部影片中,我们不仅要通过自然灾难带来的危害呼唤人们的环保意识,而且还展现了国家在灾难面前展示出的崭新形象和一种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还有就是人性的光辉。除此之外,还探讨了全世界关注的气候变暖问题。

    记者:为什么中国的灾难片比较少?

    冯小宁:原因是多方面的。首要的原因是人类在不断地追求物质享受,现代文明的发展使得环境发生了巨大改变。这次冰雪灾难从一个层面来看就是大自然的报复,从近一百年快速发展的工业来看,人类活动对自然的影响和破坏是非常严重的。西方有很多教训,而中国还没有来得及汲取和认真地总结。我个人认为,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改革开放以来忽视了环境保护教育,教育的缺失导致了现在很多年轻人缺乏环保观念。

    记者:这是宏观的原因,从艺术创作本身来看,缺少灾难片的原因在哪里?

    冯小宁:为什么在文艺如此繁荣的情况下,把焦点对准自然灾难的作品很少?究其原因,首先是部分艺术家社会责任感的缺失。缺少责任感也是一个综合问题,首先是社会没有形成正确的引导,还有就是个人的修养问题。一个被社会认可的艺术家,必须有很高的文化修养、基本的品德修养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具备这些的艺术家自然也就会有社会责任感。

    近年来,影视界有一种浮躁之风,一些艺术家忙于追逐功名和物质利益。当一个艺术家把功利放在首位的时候,自然也就有种投机心理。这种投机心理导致了艺术创作不可能是一种精品创作行为。任何一个无愧于时代的作品必然是深入生活、经过沉淀的作品,而不是一种投机的、急功近利的快餐文化。拍摄《超强台风》是在我20年来对于环保问题关注和思考的基础上产生的。而现在的一些年轻艺术工作者,认为创造了经济效益才是成功,而忽略了社会效益。文艺工作者应该有一种社会责任感,要有以天下为己任的胸怀。

    其次是灾难片这个片种的特殊性造成的。灾难片极其难拍。灾难片拍摄过程中,灾难场面营造要求非常逼真,这些只能靠特技,而中国电影的特技基础是非常薄弱的。而电脑特技的制作费用又是非常昂贵的。再者,灾难片的制作成本非常高。美国曾经公布过电影生产的一般规律成本,列在第一位的是灾难片,在1亿美金以上。第二位是科幻片,在1亿美金左右。第三位才是战争片。灾难片是全世界投入最高、最难拍摄的片种,这也是中国灾难片少的一个原因。

    记者:不能因为灾难片难拍,我们就不关注它了。

    冯小宁:灾难片片种的特殊性,造成了中国灾难片极其匮乏。但灾难片反映的是一个很大的社会问题、一个关系到人类发展的问题,所以就需要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文艺工作者来关注灾难片。

    记者:你是2007年度绿色人物获得者,您怎样来看待这个荣誉?

    冯小宁:荣获2007年绿色年度人物,是因为自己20年来对于环保的关注。自己拍摄的影片虽然猛一看是一些战争片,但是影片中有一个一以贯之的主线,就是关注环境问题,如《大气层消失》、《嘎达梅林》、《青藏线》等。这些电影作品在反映故事、塑造人物、展现人物命运的时候,也让观众感受到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我自己也在影片的拍摄中提高了环保意识,增加了环保知识。作为中国电影人拿到这个奖项,不仅是一种光荣,同时感到这个荣誉格外的沉重,因为环保问题是严峻的。

    记者:经过桑美风暴、特大冰雪等异常天气,我们在环境保护上应该做些什么?

    冯小宁:我们每个人都要承担一种社会责任,因为每一个细微的对环境的破坏都是和每一个人联系在一起的,环保问题需要全社会和每个人关注。这次自然灾害,让我们把自己的目光对准我们生活的地球。环境保护要从每一个人做起,从自己的内心深处做起。少开一天车、少浪费一滴水,都是每个人可以做到的,也是每个人应该做到的。

  大会图片    更多>>
濮存昕委员接受采访
冯小刚委员接受采访
王次炤委员
陈醉委员
阎维文委员
文艺界代表委员联谊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