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秉松:感恩 感谢 感动
http://www.cflac.org.cn    2008-02-26   作者:郑荣健   来源:中国文联网

罗秉松和绩溪华阳敬老院93岁高龄老人合影。中国文联网 郑荣健 摄

    “一个真正的演员,真正的艺术家,应该在‘基层’两个字上下功夫,到田间地头、厂矿工地,到真正的基层去,跟老百姓打成一片。”在随中国文联、中国杂协、中国曲协赴安徽绩溪“送欢乐、下基层”慰问活动中,杂技魔术表演艺术家罗秉松表达了这样的真实感言。此前不久,罗秉松刚刚跟随中国杂协、北京市文联“送欢乐、下基层”慰问演出小分队来到北京市门头沟区清水镇,为张家庄村的村民们带去了精彩的口技和魔术表演。尽管天寒地冻,自己心脏也不好,但已63岁的罗秉松仍经常奔忙在“送欢乐、下基层”活动现场,并以饱满的精神主持演出、以精彩的表演给基层群众带去欢笑。

    1月中旬,寒流突袭,全国大范围降温降雪。安徽绩溪马头墙上雪妆未消,徽派建筑的洗练恬静让身为节目主持人的罗秉松显得益发精神抖擞。在华阳镇敬老院,演出刚刚结束,一位93岁高龄的老人激动地握住罗秉松的手说:“感谢你们,感谢你们来看望我们,给我们带来这么好的节目。”其时雪下得正紧,罗秉松俯身和老人合影,当镜头在记者眼中定格,温暖早已弥漫记者的心头。事后罗秉松感慨地说,我们只是用自己所学到的技艺去表演,他们却那么高兴、那么充满感激,咱们基层的老百姓是多么纯朴和善良啊。而恰在去年,罗秉松也跟随中国文联、中国杂协“送欢乐、下基层”慰问演出队伍到了安徽宿州,还跟当地煤矿、热电厂的工人师傅们互动表演了魔术,工人们开心的笑容让罗秉松至今记忆犹新。

    对基层的深厚感情,可以说是罗秉松对自己参加“送欢乐、下基层”活动的最好诠释。罗秉松告诉记者,以前他也经常跟着农村文艺工作队到处演出,那时没有现代化的交通设备,没有招待所,他们就把道具搁在马车上,吃住都在老乡家,没有演出时就帮老乡烧火、劈柴、挑水、喂牛、打扫庭院,到了晚上就到大队去演出,没有舞台,节目就在乡间泥地上开演。对罗秉松来说,这些经历就像温暖的泥土,至今滋养着自己的艺术生命,一听说要“送欢乐、下基层”为老百姓表演节目,他毫不犹豫地就来了。

    在罗秉松看来,人的一生应该有所感恩,这样才能得到更多的生活滋养,并有所感悟、有所收获。他说:“首先要感谢父母,因为父母给了我生命,并含辛茹苦地把我抚养成人;其次我要感谢党的培养,我9岁进了中国杂技团学员队,后来还被派到俄罗斯学习滑稽,没有党的培养就没有我的今天;最后我要感谢我的恩师,是他们造就了我,使我在艺术的世界里有所收获。”

    有一次,罗秉松跟随中国文联下基层到湖北十堰。当地有一个小岛,岛上就住了7户人家,靠在湖上捕鱼为生。随着三峡工程的推进,他们不得不全部搬离祖祖辈辈生活的故土。演出期间,罗秉松问一位老乡对搬迁有什么想法,老乡说,舍小家,顾大家。一句话让罗秉松感动不已。罗秉松坦言,每一次下基层都让自己有很大的收获,得到一些人生的感悟。他说,比如在酒泉,那里的解放军战士中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献青春,献一生,献子孙。”为了卫星、火箭上天,为了祖国科技的发展,他们长期地驻守在试验基地上,“我们无非是用学来的技艺为他们服务,这有何不可呢?”而去年赴湖南资兴灾区“送欢乐、下基层”的经历也让罗秉松深受震撼,他说:“面对自然灾害,当地人民群众抱着对党和政府的巨大信任,坚强地重建家园,能够给这么坚韧、可爱的基层老百姓演出,我感到无上的光荣。”

    罗秉松认为,人应该把物质的东西看得淡一点,把人与人之间的感情看得浓一点,多一点奉献精神,多一点沟通与和谐。他说:“我们‘送欢乐、下基层’演出,把欢乐带给了基层的老百姓,同时老百姓的善良、热情与纯朴也温暖了我们。演出结束了,可是我们的友谊和牵挂并没有结束,下次下基层,我一定还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