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连文:不垮的“铁人” 真情的奉献
http://www.cflac.org.cn    2008-02-26   作者:王 敏   来源:中国文联网

张连文为唐山观众送上电影《创业》中的经典台词片段。林卫 摄

    1月16日的首钢迁安钢铁公司车间内,歌声、笑声、掌声接连不断,中国视协“送欢乐、下基层”慰问演出团艺术家和钢铁工人们的热情如火红沸腾的钢水,在寒冬里激起了阵阵热浪。热闹的演出场地边上,艺术家们乘坐的大巴静静停在那里,有一个人,坐在车内,透过玻璃静静地望向热闹的演出场地。车间里没有供暖设备,温度极低,待一会儿浑身都似乎要被冻透,而惟一在车里取暖的这个人,不是因为怕冷,而是因为一咳嗽就痰中带血的他不能在这样低温的环境中停留过久,他只能匆匆表演完自己的节目,就离开热情的观众。就是拖着这样虚弱的身体,表演艺术家张连文仍在寒冬腊月里随着慰问演出团,为给基层百姓、工人朋友们送去温暖和欢乐而带病奔波。

    从2001年至今,年过6旬的张连文已动过3次大手术,用他的话说“身体大不如从前”,但近些年来,到基层慰问演出的活动,他却没少参加。“送欢乐、下基层”多是在农闲时节、新春佳节来临之际的深冬展开,张连文硬是不顾严寒,挺着虚弱的身体坚持深入基层。来到迁钢的前一晚,他刚刚和其他艺术家们一起为唐山市的群众送上了一台精彩的演出,由于身体不适,他几乎一夜没睡,但第二天一早赶到迁钢,他又精神十足地出现在工人朋友们面前,为大家献上他主演的电影《创业》中“铁人”的一段经典台词。他那掷地有声的言语、十足的精神,让人仿佛看到当年的“铁人”就在眼前,丝毫感觉不到这声音是从一个病弱之躯中发出的,只是刚一朗诵完,他就在旁人的搀扶下回到车中取暖。

    经历三次大手术,当年的“铁人”没有了铁打的身板,现在的张连文,每每有人请他拍戏,他首先要考虑的,是自己的身体能不能承受,有没有把握顺利拍完一部戏。曾有一个他非常喜欢的角色等着他出演,但当他看到剧本中有担着担子翻山等情节,他不得不忍痛拒绝了。这位曾塑造了一批经典人物形象的老艺术家,不能允许自己身体扛不住还去接戏,因为这样会影响人物的完美塑造、影响整部戏,如果这样做了,他一辈子都会觉得遗憾。因身体之碍难得接戏,热爱表演的张连文就格外珍惜每一次登台的机会,通过舞台亲近他所热爱的观众,尽自己的力量为他们带去欢乐。他说,虽然自己的力量不大,但只要贡献给舞台、奉献给观众,自己就会快乐,会觉得这样生活才有意义。

    因热爱表演事业、热爱观众,张连文留恋舞台,但为何他又对到基层的演出如此热心?单单说因他常饰演工人、农民等基层劳动人民的角色,从而对劳动人民有特别的情感,还不足以概括他的心情。

    在八九年前,张连文曾坐着卡车,随“心连心”慰问演出团下到山西省左权县,山西是他曾经工作过10年的地方,如故乡一般亲切,他准备了一首歌颂山西的诗歌,献给“故乡”的父老和这片热土。左权地处山区,演出场地就在山坡之上、旷野之间,四村五镇的乡亲都来了,人潮顺着山坡一直蔓延到山脚,足有几万人。张连文把对这片土地和父老乡亲的感恩、怀念之情,借着诗歌,一气儿倾吐出来,感动自己的同时,他也看到,观众流泪了。张连文被深深地震撼了,在这样的乡野之间,天为布景、地为舞台,有几万人真诚地在那里静听,这是一个演员最大的荣耀,这里才是真正的艺术殿堂!当张连文得知,为了看他们的演出,连裹着小脚的老太太都赶了几十里山路前来,他感到,老百姓太需要艺术了,他们的生活需要艺术的滋养,光在银幕上塑造几个人物来反映百姓生活远远不够,要切切实实把艺术送到百姓的家门口。

    讲起为基层百姓演出的每一件事、每一点感触,张连文的话语中无不透露出真诚。他说:“即使我们一次次组织到基层去演出,都不足以满足基层农民朋友、工人兄弟对艺术的需求。想起这些基层的观众,我就感到艺术家的下基层演出一定要坚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