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为何轰动海峡两岸?
http://www.cflac.org.cn  2007-01-26  作者:单三娅 苏丽萍  来源:
 

话剧《立秋》创下了近年来中国话剧界演出的奇迹,被专家学者赞誉为“新世纪中国话剧的里程碑”

山西省话剧院演出的大型话剧《立秋》,从2004年4月27日首演至今,演出240余场,观众达20余万人次,票房收入近五百万元,受到了国家领导和有关专家的关注,社会各界反响强烈。用互联网“百度”搜索,可以看到与“话剧《立秋》”相关的篇目约18300篇。

2006年12月,该剧赴台湾台北市演出6场,观众达13000余人次,轰动整个宝岛。国民党名誉主席连战、国民党主席兼台北市长马英九等知名人士观看了演出。演出规模之大,水准之高,出席嘉宾之多,民众反响之好,堪称来台文化交流演出“第一团”。此外,应加拿大民生文化体育发展有限公司邀请,《立秋》定于2007年3月25日至4月9日在加拿大多伦多演出(暂定6场)。

《立秋》不论是省内省外还是南方北方的演出,一直好评如潮,打动和感染着各个阶层和年龄层次的观众,成为时下中国话剧舞台上的热点剧目。其三度晋京,四下“珠三角”(深圳、广州等地)、东进“长三角”(上海、南京、杭州等地),创下了近年来中国话剧界演出的奇迹,被专家学者赞誉为“新世纪中国话剧的里程碑”。

《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文化报》、《文汇报》等70多家报刊,中央电视台、香港凤凰卫视等多家电视台、电台,以及新华网、新浪网等现代传媒均就《立秋》作了大量报道。《立秋》在台北演出期间,台湾中天电视台、非凡新闻台、东森电视台、三立电视台、中视、台视、大爱、年代等电视台现场进行了直播,《台湾联合报》、《中国时报》等十几家报刊进行了大量报道。

《立秋》打破了以往涉及晋商影视戏剧作品仅仅歌颂创业辉煌的主旨,具有了明显的反思性、批判性。在重现传统的同时,又加入现代阐释

《立秋》演绎的是晋商题材,讲述的是“丰德”票号马洪翰家族在民国初年时局动荡之时,面临着生死存亡的考验的故事,宣扬的是“勤奋、敬业、谨慎、诚信”的价值理念,倡导的是“天地生人,有一人应有一人之业;人生在世,生一日当尽一日之勤”的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丰德”票号总经理马洪翰面对客户挤兑、天津票号被烧、大批国内外借款不能收回的困境,严守祖训,誓死为“丰德”票号护碑守门;副总经理许凌翔则主张革新,顺应潮流,抓住机遇,将“丰德”票号融入现代银行业的轨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场纷争在两个情同手足的挚友间展开。昌仁与瑶琴是许马两家因商业利益而联姻的一对不幸儿女,瑶琴在绣楼上苦等昌仁六年,不料,昌仁留学之时,另有所爱。传统与革新、理智与情感,相矛盾、相交织、相冲突,高潮迭起,动人心魄,意味深长。

《立秋》以“立秋”命名,有其丰富的内涵和寓意。“立秋”首先是一个时间概念,是自然气候由热转凉的一个转折点,它还关联着历史兴衰,寓意着晋商由繁盛转向没落的深层含义。同时,“立秋”在山西人的风俗中,是个祭祖的日子,这又涉及到了祖宗与后代、传统与现代的历史对话。《立秋》在展现“丰德”票号内外交困、危机四伏以至彻底没落的历史瞬间时,反映了他们顽固保守的一面,同时也展示了晋商自强不息、诚信为本的精神操守;展现了传统文化的合理性与保守性;揭示了历史转变关头和社会转型时期改革创新与因循守旧之间的矛盾冲突及其必然结局。

值得一提的是,《立秋》打破了以往涉及晋商影视戏剧作品仅仅歌颂创业辉煌的主旨,具有了明显的反思性、批判性,较为客观公正地对晋商兴衰的历史原因进行清醒的反思,同时又对其传统精神加以肯定。在重现传统的同时,又加入现代话语阐释,具有了更深层次的意义。

深广的历史背景、宏大的舞台场面、复杂的社会关系、多样化的人物性格,通过强烈的矛盾冲突,恰到好处地充分展现出来。在《立秋》中,矛盾随着地点的变换在不断地转换,而前一个矛盾又为后一个矛盾做了铺垫,过度非常自然。大矛盾套小矛盾,在“银行派”与“票号派”这对大矛盾的斗争下,又置入昌仁和瑶琴的婚姻悲剧、马家父子两代人价值观的冲突等小矛盾,也正是这些小矛盾,把这样的大矛盾充实起来,通过小矛盾的演绎把特定历史时期的大矛盾衬托出来,使得剧情有血有肉,生动感人。整场戏矛盾冲突不断,好戏场景接踵,在复杂的矛盾冲突中一气呵成,这也正是这部戏“好看”的主要原因之一。

《立秋》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地方风味越浓,它所蕴涵和展现的文化意义也就越深刻越深远。山西的大院文化就是这部戏叙事的大环境。整个话剧在舞美、灯光、音乐以及台词上都表现了浓郁的山西风味,为观众展开了一幅山西民俗风情的画卷。

《立秋》的演出效果已经远远超出了这部戏本身的意义。如果说《立秋》带给了观众震撼与感动,那么观众反馈的信息也同样令艺术家震撼与感动

《立秋》把真情留给了观众,经受了市场和观众的考评,每场演出都展现出共同的特点。

其一,观众与专家使用频率最高的两个词是“震撼”与“感动”。为什么呢?是为《立秋》的剧情震撼与感动,是为丰富的三晋文化底蕴震撼与感动,是为晋商的诚信精神震撼与感动,是为演员的出色表演震撼与感动,或许还是为有些沉闷的话剧界赢得了少有的人气震撼与感动。这些发自内心的震撼与感动,正是《立秋》所要追求的影响,所要达到的目的。

《立秋》在北京大学百年讲堂演出过两场,观众达4000余人。“勤奋、敬业、谨慎、诚信”,这句台词每出现一次,观众就与演员一道大声吟诵,一起含泪礼赞,剧场效果之热烈,现场气氛之浓烈远远出乎意料。北大、清华师生还分别打出横幅:“祝《立秋》演出成功!”“向山西艺术家们致敬!”这样的场面让一生从事戏剧创作的著名剧作家苏叔阳先生深有感触,他说:北京是中国话剧之乡,而山西的《立秋》在北京引起了如此强烈的反响,有如此旺盛的人气,我在这里向这个坚守话剧阵地的地方院团鞠躬致敬!

《立秋》在台北中山纪念堂演出,场场爆满,掌声和欢呼声经久不息,剧场一片沸腾。连战先生题词“立秋演艺,百尺竿头”。台湾音乐界大师、原文化建设委员会主任委员申学庸女士激动地说:“这个戏真是太感人了,眼泪都止不住。晋商的精神我们都需要,相信所有的观众都深受感动。感谢给我们带来这么台好戏,我们台湾人民要感谢大陆人民!”

其二,这部戏的演出效果已经远远超出了本身要表达的意义。如果说《立秋》带给了观众震撼与感动,那么观众反馈的信息也同样令艺术家震撼与感动。记者手里有北大“三晋文化研究会”的同学们从互联网上下载的关于《立秋》的文章,在这本册子的封面上,深情地写着“献给为《立秋》燃尽最后一片生命激情的陈颙导演!献给为《立秋》付出巨大辛劳的所有创作及演职人员!献给公元2004年11月29日、30日在北大百年纪念讲堂涌动着热泪与激情的夜晚!献给所有热爱山西文化、关注山西发展、寄望山西重现辉煌的朋友!”一位同学写道:“我哭着、感动着、幸福着、无奈着。我爱山西,爱我的家乡,爱《立秋》这样的话剧。如果来生可以选择,我还做地地道道的山西人。不为别的,只为那一段沧桑的历史,那一种力量的传承……”

山西省话剧院院长贾茂盛深有感触地说:“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我是这部话剧的出品人,非常珍爱《立秋》,但这些不知名姓的观众对《立秋》的体悟,更让我与全体演职人员感动,让我们了解到《立秋》产生的社会意义已经超出了一部戏要表达的意义。这不也正是主旋律作品所要追求的社会效果吗?”

其三,专家们一致认为,《立秋》是我国新时期集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为一体的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现实主义题材话剧,是一部集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和商业价值于一体的反映主旋律的力作。著名戏剧家童道明认为,《立秋》的成功演出,是一个标志性事件,它反映了山西文化的深厚积淀,是山西的《茶馆》,是当代话剧舞台上的一部现实主义力作。

《立秋》是在文化体制改革的形势下产生的,它借着山西省加大文化产业发展力度的东风,乘着挖掘和开发晋商文化资源的浪潮应运而生,是在困境中寻找出路、在改革中寻求发展的一个例证

《立秋》的产生与轰动效应,不是偶然与孤立的,有着深刻的现实和历史背景。

首先,该剧是在文化体制改革的新形势下产生的。艺术创作和演出必须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才能赢得市场。山西省话剧院的决策者们首先把这部戏定位在“好看”二字上。他们认为,戏只有好看观众才能坐得住,才能有市场,也才会产生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山西省话剧院为省委、省政府确定的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单位,上级对他们提出了先行一步的要求。针对这种情况,该院从排戏和演出入手,从努力创作新剧目下手,而《立秋》一剧又恰恰反映了“改革则进,不进则退”这一主题。

其二,话剧《立秋》也是在山西省委、省政府调整经济产业结构和建设文化强省的这一大背景下产生的。自山西省委、省政府做出调整经济产业结构的决策以后,省委宣传部就把打造文化强省作为一项战略任务列入到重要议事日程。山西话剧院也从文化娱乐业和演艺产业的角度重新审视自己的艺术生产定位。借着山西省加大文化产业发展力度的东风,乘着挖掘和开发晋商文化资源的浪潮,《立秋》的酝酿和诞生获得了一个极好的契机。

其三,该剧的产生也是山西省话剧院在困境中寻找出路、在改革中寻求发展的成果。进入新世纪以来,山西省话剧院这个有光荣历史和传统的院团,面临岌岌可危的局面。人员思想混乱,队伍涣散,内外债务近200万元,账面可支配的办公经费仅有91.6元钱,盲目的“三产”直接经济损失近三千万元。全院职工仅靠政府给的60%工资维持生活。衰败的局面,低落的情绪,清贫的生活,渺茫的前景,促使剧院大刀阔斧改革内部机制,打破平均主义,竞争上岗,分流人员,优化组合,凝聚尖子人才,提倡艺术创新,排出了《立秋》这样的剧目。日前该剧已入选2005-2006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