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振民在中国文联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工作报告
http://www.cflac.org.cn    2006-12-15    作者:    来源:中国文联网
 

高扬先进文化旗帜,繁荣发展文艺事业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在中国文联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工作报告

(2006年11月11日)

胡振民

各位代表、各位嘉宾:

    中国文联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文艺界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认真学习贯彻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也是广大文艺工作者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满怀豪情迎接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进程中召开的一次盛会。会议主要任务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回顾总结七次文代会以来的工作,深入分析文艺工作面临的新形势,研究部署今后五年的任务,修改中国文联章程,选举产生中国文联新一届领导机构,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文联工作,团结和动员广大文艺工作者,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建设和谐文化,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来自全国各地、各民族、各艺术领域的1449名代表和来自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及台湾地区的43名特邀嘉宾欢聚一堂,代表全国广大文艺工作者和中国文联52个团体会员,共商繁荣发展我国文艺事业的大计。让我们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我们相信,这次大会,必将对开创我国文艺事业新局面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党中央对开好这次会议高度重视、非常关心。胡锦涛总书记出席大会开幕式并发表重要讲话,科学分析了当前我国文艺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深刻阐明了文艺事业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进一步指明了现阶段我国文化工作的主题和文艺事业的发展方向,并对广大文艺工作者和文联组织提出了殷切期望。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高屋建瓴、总揽全局,语重心长、情真意切,给全体会议代表和广大文艺工作者以巨大的激励和鼓舞,是我们做好新形势下文艺工作和文联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贯彻落实。

    现在,我代表中国文联第七届全国委员会,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各位代表审议。

    一、过去五年的工作回顾

    中国文联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人类社会跨入二十一世纪、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召开的。此后,党的十六大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作出全面部署,并从党和国家工作全局出发,确立了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和战略地位。十六届三中全会把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强文化建设纳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布局加以强调。十六届四中全会把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确定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并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本要求。十六届五中全会把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确定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抓好的一项重大任务。十六届六中全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全面部署,把建设和谐文化提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党中央关于文化建设的一系列重大战略决策和部署,为进一步繁荣发展文艺事业提供了基本遵循和根本保证。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经济发展、政治稳定、社会和谐、民族团结,各项事业蓬勃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受到党和国家以及全社会的高度重视,进入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好发展时期。党的文艺方针政策稳定明确,文艺创作环境宽松和谐,文艺队伍团结向上,广大文艺家心情舒畅、精神焕发,文艺生产力进一步解放,文艺作品和表演艺术空前繁荣,规模、数量持续增长,内容、形式不断创新。广大文艺工作者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积极投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奋发进取,勤奋耕耘,精品佳作和优秀人才层出不穷。文学、戏剧、电影、电视、音乐、舞蹈、美术、摄影、书法、曲艺、杂技和民间文艺等各个艺术门类百花齐放、异彩纷呈,展现出大团结、大繁荣、大发展的良好局面,为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了重要贡献。

    五年来,中国文联及各团体会员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自觉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认真履行联络协调服务职能,积极团结和引导广大文艺工作者,为促进文艺界的大团结和文艺事业的大繁荣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1.以服务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为中心,积极开展有声势有影响的文艺活动,努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五年来,中国文联及各团体会员围绕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开展了一系列有声势、有影响的文艺活动。这些活动服务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全社会大力弘扬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为迎接、庆祝党的十六大召开,会同有关部门举办首届“中国职工艺术节”,数千名文艺工作者和数万名企业职工直接参与这项活动。组织文艺家开展万众一心抗击“非典”系列慰问捐赠义演活动,主办“永结同心”中国文学艺术界大型主题艺术展,会同中央电视台制作大型音乐电视《凝聚每份爱》,弘扬抗击“非典”精神。会同有关方面开展“我们的奥运”系列文艺活动,弘扬奥运精神。组织艺术家创作大型书画作品并开展相关活动,弘扬载人航天精神。配合全党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组织大型主题演唱会。围绕庆祝新中国成立55周年,纪念建党85周年、邓小平诞辰100周年、抗战胜利60周年、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举办大型主题文艺晚会、书法美术摄影作品展、千人笔会、抗战歌曲大联唱、全国合唱展演、“聚焦长征路”系列采风创作慰问展演等重要文艺活动。此外,还开展了为印度洋海啸受灾地区捐赠文艺作品等大型慈善活动。中国文联及各团体会员所属的出版社、报刊社也积极配合上述活动,推出了一大批优秀作品。各地方文联和产业文联还围绕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国家大型工程建设和企业改革创新,积极开展各种文艺活动,提供良好的文化条件和思想道德支撑。通过开展这些活动,中国文联及各团体会员积累了运用文艺形式服务大局的宝贵经验,广大文艺家和文艺工作者受到了深刻的精神洗礼,增进了同祖国和人民的深厚感情。

    2.以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目标,精心组织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基层、服务群众,努力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五年来,中国文联及各团体会员响应党中央号召,努力把优秀的作品和精湛的艺术奉献给人民。精心组织广大文艺家和文艺工作者,深入农村、厂矿、社区、学校和军营,开展“万里采风”、“文艺进社区”、“艺术进万家”、“艺术进校园”等活动,举办各类面向社区居民、青少年和大学生的文艺展演、比赛活动,普及艺术知识,丰富基层群众文化生活。利用元旦、春节等传统节庆日,集中开展“送欢乐、下基层”活动,组织文艺小分队,分赴革命老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受灾地区和国家重点工程建设工地,开展各种演出、慰问、扶贫、捐赠活动,实施朝霞工程,为广大基层群众提供文化服务。组织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农村采风创作,举办新农村摄影展,召开农村题材电影创作研讨会,组织下乡慰问演出、电影展映、赠送书画、捐建希望小学等公益性活动,发挥文艺工作者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精心打造面向全国观众的“百花迎春——中国文学艺术界新春大联欢”和以高品质、低价位、服务百姓为宗旨的民族宫百花剧场等“百花系列”文艺品牌,积极推广“周末相声俱乐部”和“梅花奖艺术团下基层”的成功经验,倡导百花回报沃土、文艺服务人民的新风气。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基层、服务群众,营造了欢乐祥和的文化氛围,丰富了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3.以坚持正确导向为基点,加强改进文艺评奖和文艺评论工作,努力促进优秀作品的创作生产。五年来,中国文联及各团体会员始终坚持正确导向,努力加强改进文艺评奖和文艺评论工作。按照中宣部统一部署,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在完善制度、健全机构、规范程序、加强监管等方面,对中国文联12个全国性文艺大奖进行一系列整改。评奖工作中注意充分发挥组委会作用,努力扩大公众和会员参与程度,积极引进和运用先进技术和手段,提高评奖的公正性、科学性、权威性。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积极倡导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努力促进优秀作品的创作生产和优秀人才的涌现。五年来,中国文联主办的全国性文艺评奖共评出一等奖(金奖)作品407部,优秀作者、表演者764人,授予一批成绩卓著的文艺家终身成就奖。在各类办节活动中,着力展示、推介和宣传优秀文艺作品,扩大了这些作品的社会影响。针对文艺理论评论相对薄弱和人才短缺的状况,举办以“文艺与和谐社会”、“我们这个时代需要什么样的文艺”为主题的文艺论坛,创办首届中国文联中青年文艺评论家高级研修班,组织四届全国文艺评论奖评奖,评选出近400篇优秀文艺理论评论文章。针对一些作品庸俗、低俗、媚俗的倾向和一些影视剧违背唯物史观的不良创作倾向,召开专题座谈会,开展健康的文艺批评。中国文联及各文艺家协会举办重大题材、现实题材、农村题材作品研讨会200余次,组织开展不同艺术门类的学术研讨活动230余次,音乐、曲艺、书法等文艺家协会还制定了艺术发展指导规划。这些评奖办节和理论评论工作,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巩固了马克思主义在文艺领域的指导地位,提高了文艺工作者的思想理论修养和社会责任感。

    4.以开展“三项学习教育”活动为契机,大力加强文艺队伍建设,努力培养造就德艺双馨的文艺工作者。五年来,中国文联及各团体会员认真贯彻中央关于加强文艺队伍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努力促进文艺工作者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的提高。按照中央的部署,在文联系统普遍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文艺观、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三项学习教育”活动,举办全国文艺界领导干部、文艺家专题培训班和文联出版单位领导干部培训班。会同中组部、中宣部,举办文艺界高级专家理论研究班。在中宣部支持和指导下,通过召开座谈会和先进事迹报告会等,在全国文艺界广泛开展向常香玉、丛飞学习活动。认真开展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评选表彰活动,召开首届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表彰大会,会同国家人事部授予30名艺术家“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荣誉称号。组织广大文艺工作者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八荣八耻”的重要论述,召开座谈会、研讨会,举办专题创作班、演出周和专题展览,组织各种学习宣传创作活动,推动文艺界带头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这些活动坚持正面引导,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倡导良好的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树立了文艺工作者的良好形象,在全社会产生了积极影响。

    5.以开展对外民间文化交流活动为途径,服务党和国家“大外交”、“大外宣”格局,努力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五年来,中国文联及各团体会员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服务党和国家“大外交”、“大外宣”格局,开展了一系列对外民间文化交流活动。配合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层访问,会同驻外使领馆,先后在加拿大、希腊、澳大利亚成功举办了中国艺术周。受国务院新闻办委托,组派艺术家代表团,赴日内瓦联合国万国宫举办文艺晚会。受国家有关部门委托,两次于联合国人权大会期间在日内瓦举办表现中国文化的专题展览。为增进各国艺术家和人民之间的了解和友谊,先后举办第5届、第6届中国国际民间艺术节,第1届、第2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北京中国国际曲艺节,第9届、第12届中日韩戏剧节,中日韩电视论坛,第2届、第3届、第4届国际马戏论坛。为庆祝西藏自治区成立40周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50周年,会同有关部门举办百名中外摄影家看西藏、中外摄影家看四季新疆活动。积极参与国际多边交流,加入国际艺术理事会及文化机构联合会,成功举办国际造型艺术家协会第16届代表大会并当选该组织主席国,举办第28届国际摄联代表大会,举办中国——东盟舞蹈论坛并签署《中国——东盟舞蹈论坛联合声明》,获得第31届世界各民族戏剧节及2009年第24届世界魔术大会主办权,提升了中国在各类国际文化艺术组织中的地位。五年来,中国文联及各文艺家协会累计开展对外民间文化交流项目近800项,举办各类对外展览、演出150余项,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风采,宣传了我国改革开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增强了我国的国际影响力。与此同时,以“中华情”和“让世界倾听澳门”等活动为纽带,加强“两岸三地”文化交流,增强港澳台同胞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为促进祖国和平统一作出了贡献。

    6.以加强文联自身建设为基础,认真履行“联络、协调、服务”职能,努力增强文联的亲和力和凝聚力。五年来,中国文联及各团体会员采取有效措施,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服务水平,认真履行职能。按照中央的部署,各级党组织深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增强广大党员的党性观念、服务意识和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完善党员“长期受教育、永葆先进性”长效机制,为文联组织履行职能提供了坚强有力的思想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在中组部、中宣部领导下,认真做好11个文艺家协会换届工作,进一步加强协会领导班子建设。加强对地方文联、产业文联的业务指导,召开全国文联工作经验交流会和全国产业文联工作经验交流会,指导和支持举办不同层次的地方及城市文联工作研讨会,交流新形势下做好文联工作的经验和做法。加强会员工作和队伍建设,团体会员从49个发展到52个,全国文艺家协会会员发展到91006名,省级文艺家协会会员发展到330102名。加强中国文联及各团体会员机关建设,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举办各种干部培训、轮训班,进一步提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认真贯彻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有关指示精神,积极稳妥地开展文联所属事业单位改革。积极推进各艺术门类著作权及表演权集体管理组织的建立,努力维护广大文艺工作者的合法权益。努力为文艺家多办实事好事。积极推动文艺家活动场所建设,国家已原则同意,中国文联建设业务用房,目前正在加紧前期准备工作。举办郭沫若等27位老一辈文艺家和文化名人纪念活动,组织实施中国京剧晚霞、彩霞工程,拍摄袁世海等90多位京剧表演艺术家电视专题片,出版陈荒煤等22位著名电影艺术家传记丛书,出版钟敬文等老一辈文艺家晚霞丛书18种,继承中国优秀传统艺术,弘扬艺术家高尚艺德。关心艺术家的工作、生活和学习,帮助老艺术家解决生活困难和医疗照顾等问题,完善老艺术家寿辰、从艺、诞辰庆贺纪念制度。为中青年艺术家采风、创作、进修等提供条件。上述努力,增强了广大文艺家对文联组织的认同感,增强了文联自身的亲和力和吸引力。

    回顾过去五年的工作,中国文联及各团体会员团结一致,奋发努力,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受到了党中央的肯定、人民群众的欢迎和广大文艺工作者的好评。这是党中央亲切关怀、坚强领导的结果,是中宣部高度重视、有力指导的结果,是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密切协作、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广大文艺家、文艺工作者和中国文联及各团体会员全体同志同心协力、共同奋斗的结果。在这里,让我们向为中国文艺事业作出贡献的广大文艺家和文艺工作者,向中国文联各团体会员的全体同志,向包括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在内的所有关心、支持、帮助文联工作的同志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七次文代会以来,中国文联荣誉委员,德高望重的巴金先生和马加、马烽、王朝闻、吕骥、刘白羽、孙犁、启功、张庚、张光年、陈沂、罗工柳、钟敬文、骆玉笙、袁世海、高帆、常香玉、蔡若虹、臧克家、戴爱莲、吴雪,以及中国文联副主席刘炳森等著名文艺家先后辞世。他们为繁荣社会主义文艺、促进人类文化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为我们留下了丰厚的艺术遗产和精神财富。他们崇高的道德人格、深厚的艺术修养、杰出的创作成就和无私的奉献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永远激励我们前进。

    七次文代会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的文艺工作实践,加深了我们对做好新形势下文联工作的规律性认识:一是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文联工作,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二是必须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努力在大局下思考,在大局下谋划,在大局下行动,发挥文联在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的积极作用。三是必须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全面贯彻党的各项文艺方针政策。四是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五是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不断创新中提高文联工作水平。六是必须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尊重文艺创作规律,广泛团结和积极引导广大文艺工作者为繁荣发展文艺事业奋发工作、无私奉献、开拓前进。这些宝贵经验我们要长期坚持下去并在今后的实践中不断加以丰富和完善。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中国文联的工作与党中央的要求和人民的期望还有不少差距,与不断发展的新形势还有不相适应的地方:改革和创新的意识需要进一步增强;为广大文艺家服务的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文艺发展规律和人民团体特点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组织形式、活动方式需要进一步探索。这些问题制约了文联事业的发展,必须进一步取得共识,采取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今后五年的工作构想

    现在,我们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伟大的时代呼唤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也必然会造就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瞻远瞩,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密结合新世纪新阶段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提出以人为本、实现科学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推动建设和谐世界、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等重大战略思想和重大战略任务。刚刚胜利闭幕的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进一步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全面部署,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布局和现实途径更加清晰。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是团结人民、推动发展的精神支撑。文艺是民族精神的火炬,是人民奋进的号角。在当代中国,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是广大文艺工作者的庄严使命。

    今后五年文联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面向基层、服务群众,坚持“二为”方向、“双百”方针,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坚持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推进文艺创新,建设和谐文化,着眼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文艺领域的指导地位,着眼于促进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繁荣发展,着眼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着眼于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符合文联特点、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组织形式、活动方式,广泛团结广大文艺工作者,积极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和文化条件。

    1.紧紧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大力推进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进一步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构建和谐社会,既需要雄厚的物质基础、可靠的政治保障,又需要有力的精神支撑、良好的文化条件。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贡献,是我国文化工作的主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文艺发展的主要目标和实践要求,要充分发挥文艺在这方面重要而独特的作用。中国文联及各团体会员要高度重视和谐文化建设,深入研究和谐文化建设对文艺工作提出的新要求,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积极倡导和谐理念,着力培育和谐精神,努力把和谐文化建设贯穿到文艺工作和文联工作的各个方面。充分发挥优秀文艺对人们思想的引领和启迪作用,对人们精神的陶冶和激励作用,对社会矛盾的疏导和缓解作用,对全民族的亲和和凝聚作用。要深入挖掘我国优秀文化传统中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的丰富内容,积极借鉴人类文明中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的优秀成果,紧密结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努力为形成符合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的道德规范和行为规范作出贡献。要引导文艺工作者把个人的理想与祖国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起来,把个人的事业融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之中,积极创作更多弘扬社会正气、礼赞传统美德、反映和谐理念、倡导和谐精神的优秀文艺作品,使有利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思想和精神成为时代最强音。要以重要节庆日、重要事件和重要活动为契机,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文艺活动,在全社会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积极营造团结和谐、奋发向上的良好氛围。要在文艺界提倡互相尊重、互相学习、求同存异、共同前进,使文艺工作者队伍成为社会团结和谐的表率。要通过团结动员广大文艺工作者积极投身和谐文化建设,大力倡导团结互助、和睦相处的社会风尚,努力增强全社会的凝聚力和创造力,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2.紧紧围绕推动社会主义文艺的全面繁荣,努力促进文艺精品创作,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随着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历史时期,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快速增长,迫切要求广大文艺工作者认清责任,不辱使命,努力创作更多的优秀作品,把美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中国文联及各团体会员要牢固树立精品意识,利用开展采风活动、建设文艺创作基地等形式,组织和鼓励文艺工作者深入人民群众,深入社会实践,体验火热生活,获取新鲜营养,不断增强艺术表现力,提高艺术创造力,在人民的历史创造中进行艺术的创造,在人民的进步中造就艺术的进步。要通过组织学习和培训,鼓励文艺工作者力戒浮躁、励志好学、开阔视野,从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激昂向上的革命文化、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中汲取精华、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从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化成果中吸收营养、博采众长、为我所用;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现实土壤、人民群众改造世界的不懈奋斗中激发灵感、挖掘素材、提炼主题。要进一步加强文艺理论建设,加强和改进文艺评奖工作,坚持文艺评论和文艺评奖的正确导向,促进文艺精品的创作。要通过举办展览、演出、艺术节和书刊出版、影视制作等方式,为文艺工作者投身艺术实践、发挥艺术才华、展示创作成果搭建平台,创造条件。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积极推动文学、戏剧、电影、电视、音乐、舞蹈、美术、摄影、书法、曲艺、杂技和民间文艺等到农村、到工厂、到学校、到军营。要在文艺界大力倡导锐意探索、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鼓励和引导文艺工作者紧跟时代步伐,敢于突破陈规,让文艺工作者的聪明才智在创新中竞相展现,艺术灵感在创新中竞相迸发。要积极倡导学术民主和艺术民主,鼓励不同艺术形式、不同学术观点、不同风格流派的文艺作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相互借鉴、共同发展。要通过广大文艺工作者的辛勤耕耘和共同努力,创作和生产更多体现社会进步思想、具有独特艺术魅力、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的文艺精品、传世之作,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

    3.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组织引导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农村、服务农民,进一步推动农村文化事业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确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中国文联及各团体会员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繁荣和发展农村文化事业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重要地位作用,引导广大文艺家和文艺工作者积极投身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繁荣发展农村文艺事业。要按照中央关于“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在发展新文化、培育新农民、树立新风尚上下功夫。要充分利用重大节庆日、纪念日、民族传统节日和农闲集市等,深入、扎实、持久开展以“聚焦新农村,文艺为农民”为主题的采风、慰问、展演、展映、展示活动。要积极发挥文联和文艺家协会人才资源优势,努力建设一批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农村基层文艺活动示范基地,协助地方政府及有关主管部门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和积极开发农村民间文化艺术资源。要积极发挥专业文艺工作者示范辅导作用,制定各艺术门类培训农村基层文艺骨干计划,广泛开展以中西部为重点的文化志愿者活动,帮助农村建设一支扎根基层的农民文艺队伍。要积极引导广大文艺家和文艺工作者深入农村、贴近农民,带着深厚感情、火热激情写农民、演农民,努力创作一批以“三农”为题材、农民喜闻乐见的优秀文艺作品。要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整合资源,同心协力,与全社会一道,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不断推动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应有贡献。

    4.紧紧围绕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团结动员广大文艺工作者积极投身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是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内在要求,是提升我国综合国力和文化竞争力的迫切需要,是实现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中国文联及各团体会员要引导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刻理解中央关于文化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和主要任务,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重大部署和各项要求上来,进一步增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坚决拥护改革,热情支持改革,积极投身改革。要转变观念,树立新的文化发展观。要高度重视文化的意识形态属性,充分考虑文化的产业属性,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要引导广大文艺工作者及时了解和关注新的艺术形式和艺术品种的发展态势,积极借鉴现代高新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推动文艺作品的生产和传播方式的现代化。要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为契机,按照中央的有关指示精神,转变职能,改进作风,更好地发挥行业组织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作用。要按照国家法律和有关政策,积极发展为繁荣文艺服务的文化产业。文联所属事业单位要按照“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因地制宜、逐步推开”的原则,明确目标,理清思路,结合本单位实际,认真做好改革的各项准备,当前要继续深化劳动人事、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三项改革。要把深化改革与加快发展统一起来,广泛团结广大文艺工作者,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创作生产更多更好的精神文化产品,为增强我国文化实力多作贡献。

    5.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外交战略,大力加强对外民间文化交流,进一步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文化交流是沟通各国人民心灵的重要桥梁,是展示国家形象的重要窗口,是提升我国“软实力”的重要途径。充分发挥对外民间文化交流的独特优势,紧密配合国家总体外交和对外战略的实施,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我国的国际影响力,是我国对外文化交流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政府赋予中国文联的一项重要职责。中国文联及各团体会员要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对外工作战略,自觉服务“大外交”、“大外宣”格局,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加强与外国政府或民间文化组织的合作,举办各类艺术节、艺术周、展览、演出、博览会,开展中外文艺团体互访和学术交流等活动,积极推进中华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展现国家良好形象,增进中外艺术家和人民之间的了解与友谊。要在对外民间文化交流中,充分展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风采,生动展现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积极宣传我国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谋求建立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政策主张。要积极实施对外文化精品战略,研究国外受众欣赏习惯和需求,着力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艺术精品,认真办好“艺术之旅”和“中国画画世界”等对外文化交流项目。要抓住机遇、创造条件,努力提高中国文联、各全国文艺家协会以及中国艺术家在国际艺术组织中的地位,积极发挥建设性作用,重点办好2007年第7届中国国际民间艺术节、2007年第32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音乐理事大会、2008年第3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第31届世界各民族戏剧节、2008北京·第八届国际书法大会、2009年第24届世界魔术大会,增强中国艺术的国际影响力,努力维护国家文化利益和文化安全。要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相互尊重、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形成和谐多彩的人类文化。要在积极吸收世界一切优秀文化成果,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华民族文化宝库的同时,坚决抵制腐朽文化。要进一步加大与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文化交流力度,组织好香港、澳门回归10周年纪念庆祝活动,继续搞好“中华情”等系列活动,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强化中华文化同根的意识和感情,增强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凝聚力,为维护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的长期繁荣稳定,推进两岸关系发展和祖国统一大业作出新的贡献。

    6.紧紧围绕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文艺队伍建设,进一步增强文艺工作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优秀革命道德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是进一步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不仅对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树立良好的社会风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且对推进文艺工作的健康发展、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国文联及各团体会员要坚持思想性与艺术性相统一,把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创作生产精神文化产品的基本导向,严肃认真地考虑作品的社会效果,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让人们在艺术享受中受到鼓舞,在情感共鸣中得到启迪,在心灵震撼中获得教益,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要坚持群众性与示范性相统一,把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开展一切文化活动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广泛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为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形成健康向上的社会风尚,创造良好文化环境。要坚持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相结合,把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文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基本标准,在文艺界继续深入开展“三项学习教育”活动,引导广大文艺工作者崇德尚艺,在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中,感受真情、领悟崇高、体验光荣,真正实现德艺双馨,树立良好社会形象,争当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榜样,努力成为优秀的人类灵魂工程师。

    三、努力开创文联工作新局面

    中国文联是党领导的文艺界人民团体,是党和政府联系文艺家的桥梁和纽带,是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力量,在团结广大文艺工作者、推动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事业中担负着重大责任。中国文联及各团体会员的全体同志都要认真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在这次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振奋精神、开拓进取,坚持从新的实际出发,用时代发展的要求审视自己,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和完善自己,不断加强自身建设,进一步提高自身能力,更好地履行联络协调服务的基本职能,努力开创文联工作新局面,为推动文艺事业全面发展繁荣、实现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贡献智慧和力量。

    1.努力开创文联工作新局面,要切实增强使命意识,不断提高推进文艺事业加快发展的能力。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势头很好,正处在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全党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大力推动下,文化建设新高潮的序幕正在逐步拉开,文艺事业也处在大有希望的重要发展期和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好发展时期。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建设,把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供了根本保证。波澜壮阔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供了广阔舞台。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供了强大动力。中华民族五千年创造的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灿烂文化,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供了丰厚底蕴。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各国文明的相互交流,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供了有益借鉴。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面对当今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大潮,面对国家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对文化发展的要求,面对社会文化生活多样活跃的态势,如何找准我国文化发展的方位,创造民族文化的新辉煌,增强我国文化的国际竞争力,提升国家软实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现实课题。每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文联工作者都要准确认识、全面把握当前文艺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既要充分把握促进发展的有利条件,又要清醒认识和着力解决发展面临的矛盾与问题,对党的事业高度负责、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对未来高度负责,以责无旁贷的使命感、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进一步深化对文艺的地位作用、发展方向、发展动力、发展目的、发展思路的认识,不断探索社会主义文艺的发展规律。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应对挑战、开拓进取,努力增强推进文艺事业加快发展的能力。

    2.努力开创文联工作新局面,要切实增强政治意识,不断提高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是最根本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要坚持不懈地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坚持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切实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自觉地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紧密结合文艺和文联工作的实际,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深入学习我们党关于文艺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当前,要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把学习《江泽民文选》和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摆在重要位置。要紧紧围绕进一步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大力促进和谐文化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有力的思想道德支撑和良好的文化条件,不断深化学习内容,切实在深入人心、开拓创新、力求实效上下功夫。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注意把加强理论学习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紧密结合本部门本单位干部群众的思想实际,积极帮助大家解疑释惑、析事明理、统一思想,不断提高理论素养和理论思维能力。要紧密结合本部门本单位的工作实际,积极探索推动业务工作长远发展的新思路、新办法,使中国文联的各项工作与时俱进、科学发展、开拓创新。

    3.努力开创文联工作新局面,要切实增强大局意识,不断提高服务党和国家中心工作的能力。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原则,也是文联工作的重要遵循。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立足国际国内两个大局,更加注重从国际国内形势的相互联系中把握文艺的发展方向,更加注重从国际国内条件的相互转化中用好文艺的发展机遇,更加注重从国际国内资源的优势互补中创造文艺的发展条件,更加注重从国际国内因素的综合作用中掌握文艺的发展全局。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和对外开放日益扩大的新形势,坚持谋大局、抓大事,发挥自身优势,从党和政府的重大部署中找准工作的结合点,从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中找准工作的切入点,从文艺事业发展的关键环节中找准工作的着力点,把为改革发展稳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扩大对外民间文化交流、展示中国的良好形象作为工作的着力点和增长点。要在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联系,取得重视和支持,同时要依照法律和章程独立负责、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力争在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有所作为、有所贡献,发挥积极作用。

    4.努力开创文联工作新局面,要切实增强人才意识,不断提高为广大文艺家服务的能力。广大文艺家是国家和民族的宝贵财富,是建设先进文化的骨干力量,努力提高为广大文艺家和文艺工作者服务的能力是文联履行基本职能的必然要求。文艺领域是知识分子最集中的地方之一,加强文艺工作,必须紧紧依靠广大知识分子。中国文联和各团体会员要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切实增强人才意识,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积极配合党和政府,注重培养一批德才兼备、在国际艺术领域有影响的文艺大师。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用事业凝聚人才,用实践造就人才,用机制激励人才,把各类人才团结在党的周围,集聚到党的文艺事业中来。采取有效措施,继续做好文艺家从艺纪念、“德艺双馨”评选表彰,深入实施彩霞晚霞工程和文艺界优秀人才培训工程,积极扶持和表彰奖励优秀文艺人才、文艺作品,形成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机制,造就一支老中青相结合的宏大的文艺队伍。中国文联及各团体会员的广大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都要同文艺工作者广交朋友,特别是同那些艺术造诣高、社会影响大的文艺家加强联系,主动听取他们的意见,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切实做到以人为本,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想文艺家所想,急文艺家所急,办文艺家所需,反映文艺家诉求,成为他们的贴心人,引导他们积极认同和传播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自觉投身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要配合国家有关部门,积极推进文艺家活动场所的建设,做好中国文联业务用房的论证、审批、设计和建设,努力把文联建成“文艺家的温馨和谐之家”。

    5.努力开创文联工作新局面,要切实增强品牌意识,不断提高打造文艺精品工程的能力。实施文艺精品工程,打造工作亮点,是推进文联事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中国文联及各团体会员都要从各自实际出发,善于统筹规划,突出工作重点,以重点带动全局。要采取切实措施,集中主要力量,努力使重点领域有新的变化、重点环节有新的突破、重点项目有新的进展。要牢固树立品牌意识,切实抓好一批立得住、叫得响、传得开、留得下的文艺工程,使之成为时代的文化标识和永续利用的文化资源。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在继续抓好“万里采风”、“百花迎春——中国文学艺术界新春大联欢”和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等知名品牌的同时,根据形势和任务的需要,着力打造“送欢乐、下基层”、“艺坛大家音像工程”和“中国艺术周”、“中国职工艺术节”等精品工程新亮点,不断扩大文联的影响。要充分发挥文艺门类齐全、文艺资源丰富和文艺人才荟萃的优势,各展所长,优势互补,上下联动,在密切合作中求得共同发展,在形成合力中实现整体推进。

    6.努力开创文联工作新局面,要切实增强创新意识,不断提高开拓文联事业的能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文联事业兴旺发展的力量源泉。要牢固树立与时代要求相适应、与实践发展相符合、与人民呼声相一致的创新意识,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结合,在继承的基础上推进创新,准确把握新形势下文联事业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做到在推进工作上有新思路、在破解难题上有新举措、在繁荣发展上有新成效。要适应经济基础、体制环境、社会条件和传播手段的深刻变化,适应文艺和文联工作环境、任务、内容、渠道和对象的发展变化,进一步创新文联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组织形式、活动方式,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要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发挥行业组织作用是改进文联工作的重要内容,努力探索行业服务、行业管理、行业自律的实现方式和途径。要切实履行文联的维权职能,积极借鉴成功经验,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综合运用各种有效手段,切实维护广大文艺家和文艺工作者的合法权益。要总结推广各地创造的新鲜经验,热情关心各种体制下的文艺工作者,加强同他们的联系,不断拓展工作的覆盖面。要及时应用高新技术手段,促进文艺与现代传播方式、承载手段、新兴业态的结合,积极孕育新的艺术品种。要采取多种形式组织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服务基层,积极指导和推动群众性文艺活动。要把创新作为开拓文联事业的战略基点和前进动力,努力把文联建设成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组织,始终保持中国文联及各团体会员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各位代表、各位嘉宾!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是在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亲切关怀下成立的。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文艺工作,对广大文艺工作者寄予殷切的期望。早在新中国诞生前夕,毛泽东同志就指出:随着经济建设的高潮的到来,不可避免地将要出现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中国人被认为不文明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将以一个具有高度文化的民族出现于世界。在中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同志指出:我国文学艺术蓬勃繁荣、争奇斗艳的新阶段,必将通过广大文艺工作者的辛勤劳动,展现在我们的面前。在世纪之交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刻,江泽民同志指出:二十一世纪就在眼前,可以预料,这将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新的辉煌胜利的世纪,也将是中国社会主义文艺更加群星灿烂、百花争艳的世纪。在人类社会跨入二十一世纪、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胡锦涛同志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的历史进程必将推动我国文艺事业全面发展繁荣,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将伴随着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为我们进一步擘画了新形势下繁荣社会主义文艺的宏伟蓝图。

    各位代表、各位嘉宾!

    回顾过去,我们为社会主义文艺日新月异的发展而深感自豪;展望未来,我们对社会主义文艺更加美好的前景充满信心。我们肩负的责任十分重大,我们面临的任务十分艰巨,我们担负的使命无比光荣。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同心同德、继往开来,振奋精神、开拓进取,高扬先进文化的光辉旗帜,大力繁荣发展文艺事业,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