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华:秋菊溢美 爱心永驻——怀念王光美阿姨
http://www.cflac.org.cn    2006-11-15    作者:邵 华  来源:中国文联网
 

    敬爱的王光美阿姨以85岁的高寿,平静地走完了她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她从一个知识青年走上革命道路,从一个普通战士成长为共产党人,从延安翻山越岭到西柏坡,跟随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进京“赶考”,是伟大解放战争胜利和新中国诞生的见证人,是致力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创业者,是伟大的女性和母亲的典范,更是以造福贫困母亲为宗旨的“幸福工程”的倡导者和奠基人。她崇高的母爱、仁慈的胸怀、贞洁的性情、坚韧的毅力,使之无愧于全社会的敬重和爱戴,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记忆。

    临风想望 音容犹在

    翻阅老相册,望着光美阿姨优雅慈祥的笑容,一段50多年前的往事萦绕心头。1948年,我与妈妈张文秋跟随中央机关到平山县,才知道光美阿姨与少奇叔叔结了婚,从那时起,光美阿姨漂亮的身影就一直留在了我的记忆里。提起姐姐刘松林与哥哥毛岸英的婚事,便不能忘记少奇叔叔和光美阿姨对这桩婚事的支持和关怀。当时,前方在打仗,爸爸毛泽东日理万机,没有精力多关照岸英哥哥的婚事,便把这件事托付给了少奇叔叔。少奇叔叔听说后很高兴,立即邀请妈妈张文秋到西柏坡去一趟。当时妈妈并不知道为什么要她去西柏坡,妈妈到了西柏坡,见到了少奇叔叔,少奇叔叔又将妈妈带到了爸爸毛泽东的住处,这时她才明白是为儿女的亲事。于是,几个革命老人坐在一起,笑逐颜开,都赞成和支持儿女自己对婚姻的选择。哥哥姐姐结婚时,爸爸设家宴招待,少奇叔叔和光美阿姨又成了这桩姻缘的证婚人。妈妈张文秋在世时多次说,光美阿姨这个人呐,贤妻良母,诚恳待人,对少奇叔叔前妻的几个孩子,视同己出,真心实意,对大家的事更是热心热肠,雪中送炭,难能可贵啊!

    长者之德 永志不忘

    解放初期,国家极度困难,缺医少药,可我与妹妹少林同时得了急性肺炎,医生无可奈何,妈妈心急如焚。这消息不知道怎么传到少奇叔叔和光美阿姨那里,热心的少奇叔叔马上破例特批了几支链霉素,才把我和妹妹从死亡线上救了回来。后来,光美阿姨听说香山银杏树的白果能治疗肺炎,便亲自和警卫人员一起摘下自家院子里的银杏果送到我们家,后来又打电话问有没有疗效。光美阿姨与妈妈张文秋及我们晚辈来往密切,逢年过节总是能听见她的问候和祝愿。

    光美阿姨是政协常委,与我同属政协妇女组,因此我们见面的机会多了,贴心的话总是说个没完。对国家大事,她总是虚心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对每个提案,也都以高度的责任心,反复研究论证。为了做好新时期妇联工作,适应新情况新要求,光美阿姨不顾年高体迈和疾病缠扰,以惊人的毅力坚持学习相关的知识,走访基层时也是走一路问一路记一路,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这种活到老学到老用到老的求知精神和务实作风,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记得我的孙子小东东出生不久,我们便收到了光美阿姨的问候和祝愿。待小东东满周岁时,我们一家人带着小东东来到光美阿姨家看望她老人家。光美阿姨一见到小东东,又是搂抱又是亲吻,高兴极了。当时小东东正学着走路,在光美阿姨家宽敞整洁的客厅里,走不了几步就摔倒在地,还不时地要举起傻瓜相机给光美阿姨拍照,光美阿姨又心疼又高兴,最后提议我们大家一起合影留念。

    我常常想,光美阿姨之所以能够冲破俗套,抛弃俗见,爱心永驻,这与她始终保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和面对现实不坠青云之志的人生哲学、生命不止奋斗不息的人生理想是密不可分的,正是这些品质,使她成为一位伟大的母亲。

    扶危救困 功在千秋

    光美阿姨的晚年是一个为霞满天的晚年,她用绚丽的余辉照亮了数十万贫困母亲的心灵。1995年,光美阿姨以自己的声望、智慧和果断,在人民大会堂向全社会发出呼吁:“我以一个普通母亲的身份向社会各界善良的人们发出呼吁,希望大家为了贫困母亲的幸福,为了她们摆脱愚昧和疾病,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人出人。”从此,旨在救助贫困母亲的“幸福工程”正式启动,年过古稀的光美阿姨出任组委会主任,并将她妈妈留给她的6件文物捐出来拍卖了56万多元,带头捐给了“幸福工程”。她抱着癌症手术后羸弱的身体,多次深入贫困地区,慰问贫困母亲,想方设法帮助她们脱贫致富。时至今年,光美阿姨还嘱咐儿女把“幸福工程”当成他们自己的事业来做,生命垂危时仍念念不忘对天下贫困母亲的救助。11年来,“幸福工程”已在全国设立了389个项目点,累计投入资金3亿多元,救助贫困母亲及家庭15万户,惠及人口69万余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光美阿姨作为一个知识女性,投身革命,不改初衷;作为一个革命前辈,信念坚定,爱党爱国;作为一个耄耋老人,布德行善,晚而益美,如秋菊凝香溢美,的确给我们留下了珍贵的启示和不尽的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