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报举办不同时期文艺作品中的共产党员形象研讨会

http://www.cflac.org.cn   2006-07-04   作者:吴月玲   来源:中国文联网

 

    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本报7月3日在京举办了“不同历史时期文艺作品中的共产党员形象”研讨会。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冯远出席研讨会并讲话。中国文联副主席丁荫楠、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陆天明以及文学界的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主任吴秉杰、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副主任蒋巍、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何西来、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著名文艺评论家牛玉秋;电影界的著名电影导演严寄洲、著名评论家王人殷、著名电影导演尹力;戏剧界的总政话剧团团长孟冰、中国戏剧家协会分党组副书记季国平、中国戏曲学院教授傅谨、豫剧《村官李天成》主演贾文龙;音乐界的著名作曲家胡士平、总政歌剧团艺术指导王祖皆、著名音乐评论家黄奇石;摄影界的著名摄影家吕厚民;电视界的著名剧作家王朝柱、中国传媒大学教授曾庆瑞、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研究部主任张德祥等专家学者出席研讨会。本报社长张飙致欢迎词。本报总编辑李树声主持研讨会。

    冯远在会上讲话。他说,在中国现当代文艺史上,出现了许多为广大人民群众所称道的共产党员形象,涌现了一大批成功塑造了共产党员形象的优秀文艺作品。努力开掘优秀共产党员的时代精神,着力表现优秀共产党员的人格魅力,在坚持党的文艺方针政策的同时又遵循文艺创作的客观规律,是不同历史时期文艺作品中的共产党员形象塑造成功的重要原因。

    冯远说,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的历史进程中,在这个迅猛发展的时代里,共产党员所处的国际环境、时代条件和自身状态都有了巨大的变化,广大受众的审美趣味和欣赏习惯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要想成功塑造新世纪的共产党员形象,就必须敏锐地捕捉这些巨大的变化,自觉地在全新的生活中汲取题材、主题、情节、语言、诗情和画意,才能塑造好崭新的共产党员形象,才能在艺术上有所成就,才能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审美期待。

    与会专家称赞本报召开这个理论研讨会很有意义,并联系自己的创作实践和研究重点,对不同历史时期文艺作品中的共产党员形象进行梳理和比较,探讨不同艺术门类共产党员形象塑造共同的艺术规律。大家一致认为,中国共产党在85年不平凡的历程中,紧紧依靠和紧密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开辟了广阔的前景。这样一个伟大的党,值得文艺工作者大书特书。在不同历史时期,广大文艺工作者塑造了一大批生动感人的共产党员形象,创作了一大批艺术地反映共产党员形象的优秀作品,深深打动了广大群众的心灵,成为文艺史上的经典之作。大家一致认为,只有深刻理解共产党和共产党员的本质,才能表现出共产党和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对党有坚定的信仰和深厚的感情,才能成功塑造出优秀的共产党员形象。在坚持正确导向的前提下,要将艺术性放到重要地位,按照艺术规律去塑造共产党员形象,才能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在进行相关题材创作时,要避免概念化、模式化,杜绝将共产党员形象粗鄙化、庸俗化甚至草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