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和谐社会 文艺大有可为

http://www.cflac.org.cn  2005-03-11 13:05   作者:康 伟   来源:中国文联网

 

  和谐社会成为今年“两会”代表委员的热点议题和媒体争相报道的焦点选题,成为互联网上各大搜索引擎的热门关键词,引起全社会普遍关注。但仔细分析起来,在新闻媒体的大量报道中,笔墨更多的是着眼于政治和经济方面。笔者以为,先进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担当着重要角色,这一点不应被忽视。

  在作家张贤亮委员看来,“和”的右边是个“口”,表示人人都有饭吃;“谐”的左边是个“言”,表示人人都可以说话。他的意思是,和谐社会必须实现温饱,但同时必须达到精神上的满足和自由。这形象地表明了和谐社会并不仅仅只是物质层面。其实,在中央领导和文艺界代表委员心中,先进文化对于建设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3月6日上午在参加他所在的广东代表团审议时对此作出了精辟而深刻的阐述。他强调,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文化建设具有基础性和先导性意义。通过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可以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强大的精神支撑、坚实的道德基础、良好的文化条件。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指出,要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可见,没有先进文化这个思想保证、精神支撑、道德基础和文化条件,和谐社会的目标就不可能实现。

  文艺界代表委员也围绕这一议题,从各个文艺领域、从各个角度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不少很有分量的提案和议案。作家王蒙委员就认为,和谐社会必然是文化事业健康发展的社会,和谐社会是建筑在健康发展的先进文化基础上,建筑在科学和人文文化的昌明上,而当然不是建筑在愚昧落后、无知迷信上。这很好地反映了广大文艺工作者的心声。

  但必须认识到,要实现文化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和功能,广大文艺工作者必须付出自己的辛勤和智慧,创作优秀文艺作品,为人们提供美好的精神享受和愉悦,以积极的态度关注社会生活的各种矛盾并积极引导矛盾的转化。同时,通过自己的社会影响力,广泛地参与社会生活,为增强人们的凝聚力而多做实实在在的事情。“两会”文艺界代表委员的提案议案中,既有文艺方面的,也有涉及环保、公益、经济等领域的,充分体现了他们为构建和谐社会而积极建言献策的热情。

  值得注意的是,文艺工作者要想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主力军,就必须避免自己发出不和谐的声音。“两会”文艺界代表委员也正视了文艺界存在的问题,提出要加强文艺工作者自身的道德建设,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写好“道德文章”。文艺工作者如果本身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就很难保证发出和谐的声音。

  《左传》中“如乐之和,无所不谐”的表述,并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但必然要经过每个人的长期努力才能逐步实现。繁荣发展先进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长效机制,因为先进文化可以为我们塑造共同的价值取向,使我们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形成一致的目标,而目标一致正是和谐的首要条件。民族复兴的伟业和人民群众的需要已经对文艺工作者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文艺工作者责无旁贷、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