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界专家畅谈创作中的民族精神

丁 洁

 

  文艺是民族精神的火炬,是人民奋进的号角。在中华民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进程中,文艺工作者如何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出更大的贡献?党的十六大刚刚结束,许多影视工作者就已经在思考着这个问题。在中国视协日前举办的“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再创中国电视新的辉煌”座谈会上,来自影视界的专家、学者和编导、演员们纷纷表示,要深入学习、认真领会十六大报告的精神,高扬先进文化旗帜,为弘扬民族精神而努力创作,多出精品。

  在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方面,文艺可以发挥独特的重要作用。近年来,一批优秀的影视作品,如电影《开国大典》、《周恩来》、《大决战》和电视剧《长征》、《中国命运的决战》、《苍天在上》、《激情燃烧的岁月》等,在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讴歌中华民族优秀品质等方面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影视界专家认为,在当今时代,文艺必须与时代相随,高扬起民族精神的旗帜。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视协主席杨伟光说,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民族凝聚力、亲和力的思想基础,是一个国家团结稳定、兴旺发达的精神保证。十六大报告提出,要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这为我们文艺工作提出了明确的指导思想。人民日报文艺部主任、文艺评论家郭运德认为,任何一个时代的文学艺术,说到底都不能脱离其赖以生长发育的现实社会,不能脱离所属的民族文化传统、生活习俗和民族心理。无论是文艺复兴时期的狂飙突进和“五四”时代新文化运动的摧枯拉朽,还是上个世纪70年代“于无声处听惊雷”的新时期文艺以新锐的胆识和凌厉的气势走在思想解放最前列的事实,都一再地向人们显示出文艺与民族精神和时代进步交相辉映的内在关联。“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曾经担任《开国领袖毛泽东》、《长征》、《张学良》等电视剧编剧的王朝柱对这一民族精神的理解尤为深刻。在创作这些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作品的过程中,王朝柱从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身上体会到了一种坚强不屈、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他觉得,这种民族精神更是当今时代的人们应该继承下来的优秀的民族精神,而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也有责任通过文艺作品弘扬这种民族精神。

  与会的专家学者们表示,要弘扬民族精神,淬炼民族的文化品格,就必须大力发展先进文化;要通过艺术创作去感染人、启迪人、鼓舞人,体现出先进文化的真正价值;要通过优秀的文艺作品,引导全体人民在民族复兴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文艺评论家李准特别提到近年来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视作品所取得的成绩,并希望艺术家们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科学文化素养和文学艺术学养,更好地认识历史和感知历史,深入把握历史和现实的内在联系,更好地处理历史真实和艺术虚构的关系,用富有艺术个性的创造性劳动去创作更多的优秀作品。著名电视导演邓在军结合自己多年从事电视艺术工作的切身体会说,改革是发展电视艺术的动力,创新是繁荣电视艺术的源泉。文艺评论家梁光第认为,只有把民族优良传统和改革创新精神统一起来,把先进的思想、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精湛迷人的艺术魅力融为一体,才能真正创作出弘扬民族精神的力作。卢奇、娟子、周涛等人也表示,文艺工作者的工作核心就是要把中华民族的先进文化传递到广大人民群众中,以更多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俱佳的文艺作品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担当起讴歌时代、讴歌民族精神的历史使命。

  民族复兴波澜壮阔的改革实践和多姿多彩的社会生活,为文艺工作者营造了良好的创作氛围。与会的艺术家们表示,一定要自觉地将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的意识贯穿于文艺创作的始终,为增强中华民族的精神力量而努力创作,为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增添新的光彩。

来源 2002年11月22日 中国艺术报

版权所有 © 2001-2002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苑北里22号 邮编:100029 电话:64921114
信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