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国艺术报>特别关注

王晓鹰:“坚守”是一种信念

时间:2008年06月17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张悦
0

    6月15日,抗震救灾题材话剧《坚守》在北京海淀剧院首演,在两个多小时的演出里,《坚守》以感人的故事、饱满的激情、丰富的手段再现了大地震给人们带来的巨大灾难和广大军民抗震救灾的感人场景。胡振民、柳斌杰、李牧、杨志今、陈晓光、赵维绥、黄新初、杨新贵、胡恩、董伟、汤恒、朱丹枫、何华章、朱树喜等领导观看演出。演出开始前举行了捐款仪式,中国剧协与开滦集团有限公司共同为四川地震灾区都江堰向峨乡小学捐款150万元用于灾后重建。

    《坚守》的导演,中国剧协副主席、中国国家话剧院副院长王晓鹰先后到达受灾严重的都江堰、彭州等地采访人物原型、体验生活,该剧经过十几天夜以继日的艰苦排练,终于登台首演。为此,本报记者采访了导演王晓鹰。

    记者(以下简称“记”):据说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您主动请缨奔赴灾区,当时怀着怎样的情绪和感情?

    王晓鹰(以下简称“王”):地震发生后,我总是有一种冲动,想到灾区去,这种感觉非常强烈。我不是想逞英雄,也不想出风头,我只是认为,人民遭受如此巨大的灾难,身为艺术工作者先不说如何用创作来表现,至少不应该缺席,我们应该直面灾难,与受灾、抗灾的人们在一起感同身受!5月22日我得知文化部将组织文艺家到灾区慰问,于是连夜收拾行装。后得知只派遣短线创作如音乐和舞蹈的创作者和演员到灾区去,我未能成行,可那两天行李都一直放在单位,时刻准备出发。24日我接到中国剧协的电话,说成都已经出了一个剧本,是作家王爰飞写的,想请我去做导演,我当时非常痛快地答应了。

    记:《坚守》可以称得上是火线出炉的一部话剧作品,从剧本阶段到排练完成总共不到20天,这是怎样的一个创作过程?

    王:可以说这部戏始终是冒着“热气”,大家的情绪也始终在沸点上。整个制作过程是突击式的,必须在3天之内定下剧本修改的基本结构、导演整体构思和舞美设计方案,并定在6月15日首演,排练时间很短、很紧张。我5月25日一早乘首班飞机抵达成都,参演《坚守》的两位国家话剧院的主要演员侯岩松、杨婧也推掉手头的事情当天下午就飞抵成都。

    记得25日下午青川发生6.4级余震,我们正在成都艺术剧院办公室,《坚守》剧组的人都感到了大楼在摇晃,但没有人拔腿离开。对成都艺术剧院的演员们来说,这样的余震已成习惯了。随后的剧本修改就是在两次余震中进行的。可以说,所有人都在坚守,国家话剧院的舞美设计严斌从内蒙古赶来,到达成都后他用一天就把设计方案拿出来,然后熬通宵设计舞台造型,当废墟转台设计模型拿出来时大家都震撼了。他动员国家话剧院几乎所有的舞美设计师一起工作8天时间,制作出了废墟转台,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国家话剧院演员杨靖是四川人,地震发生时她就在成都,当她拖着疲惫的身心刚回到北京时,我就找到她。她深有感触,答应立刻加入剧组,回京当天她又飞回了成都,和我们奋战在一起。此后的两天,我和主创人员去了备受关注的聚源中学和灾情惨重的向峨乡。所到之处,民房、学校垮塌严重,大家心情都格外沉重。我遇到了聚源镇的一位干部,他的孩子在上小学三年级。这位干部曾去过现场,看到儿子压在下面,但无法施救,然而他没有留在儿子身边而是选择了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参加救灾。3天后,他的儿子被挖了出来,但生命已逝去。这样的故事很多很多,充分体现出生命绝境中人的情感关系和人性的丰满。

    记:《坚守》选择了直面地震现场这样的角度,讲述地震袭来时,一个大山深处和外界失去了一切联系的村子中发生的各种故事。

    王:《坚守》是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经过精心构思、深入开掘的一部作品,它是在我们体验与采访的基础上构成的。一路上的体验和采访给予我极其深刻的感受,也为我们的创作积蓄了一种不竭的生命动力。这个戏从我接到电话到首演只有22天,从投入排演到首演只有12天。20天创作一部话剧,这是不符合平时创作的艺术规律的,之所以能那么短的时间内完成,完全是因为生命的力量全部被激发出来了。我认为话剧在舞台上能够喷薄呈现的力量是巨大的,我们现在需要这样的力量。

    记:面对巨大的灾难、巨大的牺牲和巨大的付出,《坚守》想传达的是什么?

    王:地震是天灾,非人力能阻止,而“坚守”是信念,可能简单质朴,这却形成了对人内在生命力量最直接、最严峻的考验。谁也不希望我们的民族遭受劫难,就像谁也不希望自己的个人生活出现坎坷。但也就像坎坷经历对一个人的磨砺会使人的精神境界得以提升、使人的人格内涵得以丰富一样,我们的民族所遭受的劫难也将使我们在精神上更加强有力、更加自信、更加有休戚与共的意识。也就是在“坚守”中磨砺,在“坚守”中提升,在“坚守”中成长。

(编辑:system)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