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花鼓灯保护、创新的领路人
作者:赵士军  来源:中国艺术报

  花鼓灯,在整个苏鲁豫皖淮河流域曾经是千班锣鼓百班灯,大部分流传在淮河两岸的一种艺术形式,当时花鼓灯在安徽发展到了鼎盛,所以称为“安徽花鼓灯” 。其实河南、山东、江苏都有这种民间艺术形式,但都没有作为各省的代表作,而真正作为突出代表和典型的是安徽。花鼓灯又是中国的花鼓灯。为什么称为中国的花鼓灯?因为它是汉族农耕文化,也就是在秧歌系列里兼容并茂的一种形式。把整个中国的农耕文化的典型代表性道具都集中在花鼓灯里面表现到极致,所以说它叫“中国花鼓灯” 。我们在研究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时就对花鼓灯的艺术形式定位为“中国花鼓灯” 。

  说到中国花鼓灯保护、研究、发展,我们不能不提到在新时期花鼓灯发展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谢克林,他是新时期花鼓灯保护、研究、创新的领路人。2002年谢克林刚刚当蚌埠市文化局局长,他得知我在北海歌舞团当团长,就专程去北海找到我,动员我这个安徽蚌埠人回来一起做一台花鼓灯的舞台精品,他当时苦口婆心,一说到花鼓灯就是滔滔不绝,他的执着真的把我的那股劲给勾了出来,我就同意与他回去一起做这台花鼓灯舞台精品剧目。于是我们一起上北京找到当时担任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所长的冯双白和副所长罗斌,研究怎么样把花鼓灯打造成一台舞台精品。他们建议我们共同组建一个专家组,从花鼓灯保护传承入手,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再创新一台舞台精品。并在昆曲、古琴成功申报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后,力挺花鼓灯作为中国第三批申报名录。由此,我们从花鼓灯保护、传承、创新三方面研讨,撰写了《花鼓灯在活态传承中的三维构建》 :即1 .原生形态保护原则、措施; 2 .花鼓灯创新理念、方法; 3 .花鼓灯传承教育、步骤。制定了在新时期花鼓灯保护、传承、创新规划目标。

  谢克林在花鼓灯创新方面的追求更是令人感动,由谢克林总策划、编剧的第一届中国花鼓灯歌舞节“欢腾的鼓乡”演出品位高,充分体现了花鼓灯的整体风貌,艺术构思巧妙、和谐,规模宏大,场面令人震撼,是一台高水平、风格独特的广场歌舞演出。第二届名为“好一个花鼓灯”以花鼓灯艺术的发展历史为经,以淮河流域以及蚌埠地区发生的重大历史故事和重大文化名牌为纬,编织了一个依托在现代城市广场实景上的大气磅礴、震撼人心、诗意盎然的花鼓灯歌舞画卷。第三届名为“大河之约” ,以其恢弘的气势、震撼的效果和高水平的演出,折服观众。晚会创意新,引入报告文学和电视新闻手法。整台晚会使花鼓灯歌、舞、乐得到全方位呈现。

  由于谢克林长期以来对花鼓灯的保护、研究、发展方面做出许多突出的贡献,中国艺术研究院曾以民间艺术保护、研究专家名义聘请他担任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引领全国民族民间艺术的研究、保护工作。在这同时谢克林对“安徽花鼓灯”那魂牵梦绕的眷念、难以割舍的追求使他最终又回到故乡,坚定地站在花鼓灯保护、研究、创新的最前沿,将毕生的精力投入到这项优秀民族文化传承保护工作中。

  (本文为在中国花鼓灯艺术保护发展研讨会上的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