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绽放中传承的民间艺术(中)
作者:罗杨  来源:中国艺术报

在绽放中传承的民间艺术(中)

罗 杨(中国民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

  上期回顾民间文化是生活的文化和生命的文化。民间艺术既有生活的情感又有着生命的温度。如何让这些美好的生命记忆和文明技艺一代一代有效地传承下去,是我们这一代民间文艺工作者亟待解决的课题。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十分重视民间艺术的传承发展和教育,大批工艺美术厂、工艺美术研究所都担负起培养民间艺术人才的任务,聘请老民间艺人传授经验手艺,并和实际生产相结合。同时,各级美术院校也十分注重借鉴和利用民间艺术中灵动的造型语言和深刻的人文内涵对西式的美术教学方法补充和对学生的启迪作用,许多美术院校都开设了有关民间艺术的选修或必修课程,比如剪纸、传统泥彩塑等,并组织学生定期赴各地考察临摹,从民间艺术的宝库中吸取创作的灵感。还有许多民间艺人受到美术院校邀请为学生上课。

  进入新时期以后,随着民族文化自觉意识的觉醒,民间艺术越来越受到政府和民众的重视,许多有着民间艺术传统的地区,不断恢复和建立了民间艺术的传承生产机构,重新将身怀绝技的传承人请出来,将一些濒临失传的绝技绝艺挖掘出来,使之在现代市场大潮的环境里不断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为适应新的形势,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动和促进民间艺术的传承:自2001年开始启动了“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 ,囊括了民间文学、民间艺术、民俗文化、节日文化、少数民族文化、村落民居文化遗产等方面;先后在各重要民间艺术传统地域建立了“民间艺术研究基地” ,并和高校合作设立民间文艺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所;普查发现和命名了一批民间文艺之乡;从2003年起举办中国民间工艺品博览会及民间艺人节;组织“中国民间艺术节”和“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以及举办“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的评选,从而使民间艺术的传承研究、民间艺术的当代活动,民俗节日的弘扬发展,民间艺术的学术探讨,民间艺术的传统继承,民间艺术人才的发现培养等各个方面构成了一个动态的传统与当代、今天与未来的对接体系和传承机制。

  民间艺术是一个博大精深的体系,且是一个门类庞杂的系统,不仅要看到它可见的物化的宝贵的遗产层面,还要看到她不可见的非物质的精神的内涵。首先,许多民间艺术品一旦脱离开它所处的文化氛围和价值取向环境,就难以显露出自己的全部魅力,而变得平庸。其次,民间艺术以手工为主要制作方法,而其创作过程从选材或发现材料时就开始了。因此,选材过程及制作程序包括与其有关的民俗活动的结合等都密不可分,而且是一个整体性的极具欣赏价值的创作链,甚至是不能割裂开来的一个整体。比如,贵州安顺保存至今的地戏面具,如果脱离开刻制前的必须举行的郑重仪式,不去考虑面具在当地人心目中那样一种近乎神圣的地位,而仅仅拿到城市中来作为一件雕塑品欣赏,它的全部价值就会大打折扣。民间艺术的来历还往往与美妙神奇的传说有关,比如草原上的马头琴是传说中牧人在他最心爱的小马死去后,用小马的腿骨做成的,表示出主人与马从此永不分离。这些故事从当地人的口中说出,往往更加鲜活,甚至一个人说来一个样,这些传说赋予民间艺术作品深深的亲和色彩。因此,民间的学习和培训一定要使其放到民间艺术生存的整个环境中去,才有可能领悟到“民间艺术”这一名词的真正内涵和它所包含的全部文化底蕴。

  民间艺术传承的另一个特点就是要与民俗活动紧紧结合,甚至可以说,如果不讲民俗,很多民间艺术的形式都难以清楚阐释。比如讲到年画,就必须了解中国农历春节的来历和人们驱邪避疫的心理期盼;如果不清楚端午节、元宵节,就不会明白花馍何以有那么多的造型变化和摆放讲究;彝族的男子的头顶上,为什么会有那高高耸立的“英雄结” ,“英雄结”又有什么来历和忌讳?所有这些,都与民俗活动紧密连在一起。在学习民间艺术的同时,也了解了中国源远流长的民俗文化和各兄弟民族的节日习俗。

  《在绽放中传承的民间艺术》(下)本刊下期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