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心中的家与国
  来源:中国艺术报

电视剧《风起洛阳》剧照

  黄轩:高秉烛心中有大爱

  问:你如何理解高秉烛这个名字的内涵?

  黄轩:“秉烛”出自汉代文人的一首五言诗,“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原本是感慨人生苦短,劝人通达世事、及时行乐的寓意,正如剧中的高秉烛,一开始他背负着血海深仇,活得很极端很压抑,在与“神都小队”一起寻找真相的过程中,他也在慢慢地打开自己的心结,唤醒了内心的善良、大义,成为了一个心中有大爱、守护神都之人。

  问:高秉烛作为洛阳最底层的人,虽曾为不良使,但他身边的人都终身不许走出不良井,并不被当朝视为普通人,为什么他还会对守护神都怀有那么大的热忱?

  黄轩:高秉烛始终是一个内心善良、有大爱的人,他会在被追杀的时候不顾危险救助一个孩子,会在“队友”有难的时候放弃多年来苦苦追寻的唯一线索……他一开始也只是为了自己的兄弟、为了守护不良井的人,可是当他逐渐去调查、去了解幕后真相,他发现一个更大的阴谋,其幕后的组织可能会危害整个神都的时候,他内心的良善不愿意让整个神都百姓陷入灾难,从而他选择去守卫神都。

  问:在高秉烛决定加入联昉时,很多观众扼腕叹息,他作出这个决定的原因是什么?他没有感觉到他内心深处对武思月的情感吗?这样的代价值得吗?

  黄轩:决定加入的原因一方面他发现面对整个“春秋道”,他自己个人力量太薄弱了,他需要与一个强大的组织联手获得线索。另一方面他的娘亲去世给他造成很大的冲击,他觉得自己孑然一身、无牵无挂。

  他和武思月的情感,他应该是感觉到了的,剧里他在加入联昉的时候其实内心也想起了和武思月相处的点点滴滴,但在高秉烛的认知中,和找到幕后真凶比起来,这样的儿女私情是可以牺牲的。

  对于高秉烛来说不是值不值的问题,是他眼前唯有找寻真凶复仇这一条路,他可以为此付出任何代价。

  问:如何看待小人物,就像高秉烛,他们在历史中的作用。

  黄轩:这个剧是架空题材,不涉及历史。但是对于这个问题,我自己的看法是小人物在历史中是不可或缺的,正是因为有了千千万万个小人物,他们一起创造了历史,我们的历史才更加精彩纷呈。

  谢泽:神都安危与每个百姓深深绑定

  问:“守护神都”是剧中人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在您的想象和历史回望中,神都洛阳对于当时的普通百姓而言,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

  谢泽:“守护神都”这句话在武思月身上是体现比较明显的,她是内卫,她的行为准则就是“承天守序、护鼎神都”这八个字。而对于百里弘毅和高秉烛来说,他们在探案过程中,也逐渐把这种国家大义、守护正义之事当成己任,凸显了位卑不敢忘忧国的小人物精神。所以在我的想象中,神都洛阳对于百姓而言,可以很遥远,可以是繁华的南市、恢弘的天堂等等外表壮丽秀美的城市风格;也可以很近,因为神都的安危与每个百姓都是深深绑定的,所以每个百姓也是守护神都的关键所在。不仅仅是内卫、大理寺,甚至是不见天日的不良井,或者是联昉的间风、神足等等隐藏在市井之中的情报人员,这是一件全民性的事情。

  问:如何处理人物的成长与发展,例如刚开始百里弘毅只关心美食和工缮,高秉烛只为给兄弟报仇。

  谢泽:高秉烛最开始是满心复仇且有贪婪欲望的,他五年都睡在棺材里,是一个很隐忍也很克制的人,所以他在以为自己找到凶手的时候露出那种带有贪婪欲望的笑容,其实是接近“变态”的感觉。但在后来与武思月、百里弘毅慢慢互相信任、合作探案的过程中,逐渐学会了相信别人。在这个过程中,高秉烛慢慢不再以自己的私仇为第一要义,逐渐把国家大义等放在心中。尤其是与武思月的单独相处中,更流露出自己内心的无助、可怜、隐忍,展现人物应有的多面人性和成长发展。

  百里弘毅起初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找到杀害父亲的凶手,之后是协助武思月、高秉烛,共同揪出春秋道的幕后黑手,不惜以自己为诱饵。所以百里弘毅的心中其实是有大义的,他从来没有把他父亲的死变为压倒自己的石头,反而是积极应对一切。他跟柳然之间的感情线,也侧面说明百里弘毅并不像他表面那么冷酷无情,他只是不善表达,他也有温暖的一面。

  青枚、武聪:由“忠”趋向“义”,也是一种人物的转变

  问:对剧中几个主要人物,他们身上的“忠”和“义”,您是如何定义的?

  武聪:高秉烛、百里弘毅、武思月他们的行动方向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对抗春秋道的阴谋,但这三人身上的关键词不同,所以他们的忠义是有些差别的。

  高秉烛的关键词是“复仇”。他虽然嘴上挂着,为了复仇连自己的性命都可以放弃,但是他内心守护神都的“义”一直存在,神都对高秉烛来说,最开始是不良人向往的新家园,后来,他发现神都值得守护。高秉烛这个人物有明确的成长弧光,由“忠”趋向“义”,也是一种人物的转变。

  百里弘毅的关键词是“求真”。关于真,可以从很多维度去理解,比如说百里弘毅身上率直真诚的赤子之心;也可以说是他执着于探究案件的真相,追究父亲死因背后的阴谋;还可以说,百里弘毅其实一直在思考世界真实的本质。他和高秉烛不同,自幼博览群书、记忆超凡,这也造就了他的性格。常人在意的人情世故、社交法则,他并非不懂,而是在典籍中早已看多了。所以,他“忠”于内心,是个极富哲思的角色。

  青枚:同样,从这个角度,百里弘毅的“义”其实体现在他关怀别人的感受,在他眼里,人无高低贵贱之分,如果有必要,他可以暂时放下自己的世界,关照他人的感受。比如说,他会为了让父亲开心,选择成婚,也会为了安慰柳然,做自己本不在乎的事。

  武思月的关键词是“守序”。她的“忠”“义”体现得更加直观,武思月作为神都的守护者,忠于圣人,忠于万民,忠于神都。她是个热心肠,见不得不公平的事。她会为了根本没见过面的高秉烛的兄弟在坟前立誓,也会为了因公殉职的韩执事而深切自责。她的义更多来自于她作为一个真实的人,天然对旁人的同理心。这一点放在她所身处的历史环境中尤为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