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古城传奇剧兴起背后的都市审美奇观
作者:刘芊妤 张慧瑜  来源:中国艺术报

  2021年年底由爱奇艺平台推出的华夏古城传奇剧《风起洛阳》从开播起就一直热度不减,能够看到古装探案剧所具有的独特叙事结构和共同的文化想象空间。2004年《神探狄仁杰》横空出世,古装探案剧逐渐进入了中国观众的视野,自此之后,这一类型的作品凭借引人入胜的悬疑情节和华丽精致的视觉奇观,自成为一类独特的影像叙事文本。而网剧时代的到来,使得各大互联网视频平台开始争相自制古装探案剧,从2017年的《热血长安》,到2019年风靡全网的《长安十二时辰》,再到2021年上半年推出的《御赐小仵作》,均凭借紧凑的剧情与精细的视觉效果而以较高的口碑收官。

  三线并进的快节奏叙事

  电视剧《风起洛阳》第一集的开头,使用了电脑合成与实体景观相结合的技术手段,几个推拉镜头的快速拼接,迅速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让观众迅速沉浸到盛世洛阳的宏大气象与氛围之中。最后画面迅速集中在一口棺材上,男主角高秉烛打开棺材盖,蓬乱的头发与破烂的服装昭示着人物的性格,即桀骜不驯且有勇有谋。随后,通过对主要人物的视线追踪,在川流不息的街市中出现了第二个主要人物武思月,在接下来的几场密集的打戏中,主要突出了女性角色的超强武力和过人胆识。区别于传统古装剧中贤良温柔的女性形象,古装探案剧中的女性角色必须抛弃可能存在的花瓶倾向而起到推动剧情的重要作用,因此,《风起洛阳》中的女主角便被设置成为了能够独当一面的朝廷内卫。

  镜头脱开武思月,经过几个快速拍摄繁华街道的推镜头,引百里弘毅出场。区别于高秉烛粗犷的男子气概,百里弘毅被设计成为了更加儒雅文气的男子形象,成为三人组中的脑力担当。三位主要角色在第一集的前八分钟全部出场,打破了传统电视剧精雕细琢式的用大量对话和细节逐一引入角色的模式,这种蹑影追风式的剧情推进与镜头运用使得观众必须保持高度精神集中的状态投入观看。在之后的剧情中,三位主角各自展开调查而形成三条叙事线索,而这三条线索又通过交替剪辑的叙事方式呈现出相互交叠的状态。一个又一个小谜团被逐一破解之后所呈现出的线索又指向一个新的更大的谜团,最终三条主线交汇,完成本剧最大的悬念。

  与快速的运动镜头相配合的,是制作方对打斗场景的着墨,与为了推进剧情发展而被省略的许多细节不同,这种富有视觉和心理双重刺激的暴力美学从第一集开始便占据了较多的篇幅,与快速推进的剧情相互配合,满足了现代快节奏都市社会中观众对密集刺激点的需求。

  明艳华服下的黑暗谜团

  以探案为主题的影视作品讲求设置问题,同时引导观众随着剧情的层层递进,通过已知的线索推理出未知的事实,最终得出能够解答问题的真相。悬疑本身便带有一种神秘性,能够刺激人们与生俱来的好奇心,使得观众们愿意跟随主角的视线去完成对事实真相的还原,并且为主人公们在危险场景下的遭遇而担惊受怕。

  《风起洛阳》的开篇首先向观众介绍了“告密者”这一角色,提供了第一个已知的信息点,而后告密者被追杀,向观众提出了问题:告密者要告什么密?为什么会被追杀?之后观众跟随男主角的视线发现受害者身上独特的刀伤形状后,获取了新的线索。在探案剧中观众承担了两种角色,既是观看主角破案的旁观者,同时也是破案者本身,两种角色在观众身上产生了统一并且不断切换。因此,当《风起洛阳》中的主人公高秉烛潜入大理寺对杀害告密者父女的凶犯进行套话,以及之后私自潜入停尸房查看被受害者的伤痕时,紧张气氛的渲染与黑暗的画面交织,能够让观众迅速代入主角所处的情境,沉浸在事先安排好的“未知”的危险性当中。

  黑暗的死亡叙事也是悬疑剧不可或缺的要素,从告密者父女的遇刺,到杀死告密者的凶手在大理寺的离奇死亡,再到百里弘毅父亲在儿子大喜之日的中毒身亡,象征着悬案的升级。死亡意味着沉默和伤害,意味着需要主人公和观众解决的问题的严重性以及克服对无辜死亡者所产生的情感上的创痛。如果说悬疑的黑暗性让观众陷入某种压抑且紧张的状态,那么古装所起到的明艳的视觉张力无疑放大了这两者对人感官所产生的冲击。制作方通过技术支撑,将想象中豪华的洛阳都城具象化,展现出恢弘富丽的景观,而剧中出现的服化道均细节考究、十分精美,每一帧都像是一幅精致的画作,这种奇观式的视觉体验满足了当下都市观众的审美想象。《风起洛阳》一方面从心理层面满足了观众的窥视欲与猎奇心态,一方面也让观众享受到华丽的视觉体验,二者的反差与结合,从多重层面上满足了古装探案剧所带给观众的奇观感受。

  基于河洛文化的想象空间

  华夏大地,炎黄子孙,孕育了中华儿女五千年的神州大地,有着我们时至今日都取不尽、用不竭的精神财富和文化宝库。洛阳,便是华夏文明长河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在国家积极引导文艺工作者要创作出兼顾现代审美与中华美学作品的趋势下,《风起洛阳》成功发掘了洛阳这一继长安之后的又一地域IP,承担了继续唤醒民族传统文化、助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角色。

  作为当下最具有想象空间与创作空间的艺术品类,影视剧无疑是向大众讲述中国故事的最佳载体。在此过程中,创作者用影像的力量打造出一个可与观众对话古今的场域。影视剧中的洛阳是由创作者的设计与观众们共同的文化想象交织所构建出来的,是对地域文化的真实的复现,当这种复现能够被大多数人所接受,便能够成为观众们心中对古城洛阳的集体认同。这份集体认同,在《风起洛阳》中切实观照到了古与今在衣、食、住、行方方面面的连接。

  剧中出现的用大豆高汤熬煮薄如蝉翼的冷泉黑鱼片,是洛阳富有代表性的食物,而加入了水果和其他佐料的酥酪、闻名中外的羊汤胡辣汤、顺水而下的流觞曲水席等,也在无形中宣扬了传统的洛阳饮食文化。剧中天堂、明堂的建筑设计、与109坊和南市的城建布局,共同构建神秘而又绚烂的神都盛景,就连叉手礼、跪拜礼等等礼仪风俗,也都是制作方经过多方考证并设计后所呈现出的历史文化符号,也为剧中所打造的洛阳世界注入“人文的灵魂”。

  故事虽为虚构,但洛阳文化的呈现却是“真”,马伯庸曾在采访中谈道:“我希望的是展现一个鲜活的洛阳城。何谓鲜活?即是充满生活气息、真正有人味儿的空间,而不是一个华丽空洞的布景。这种人味儿的体现,即是在于普通民众的衣食住行、吃喝拉撒。越是琐碎,越能还原当时的氛围,让读者信服。因此包括南市在内,我希望探讨的是洛阳城空间与人之间的关系,写出这种关系,才能写出活的洛阳城。”因此,充满悬念的故事置换了真实的历史,以放大洛阳传统文化为中心,最终所满足的是都市社会中人们对精致与好奇的追求。

  《风起洛阳》设置了发生在洛阳古都的传奇故事,在充满浪漫气息与想象力的包裹下,这里有关洛阳的市井人文与传奇,让我们再次看到了那个作为东方丝绸之路起点、地处三川河谷之处的神秘洛阳的另类视角。不可否认的是,《风起洛阳》在传承并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坚持民族文化自信方面做出了自己的尝试。

  (刘芊妤: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生;张慧瑜:北京市文联2021年度签约评论家、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