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影像铭刻时代
——《火红年华》之于中国精神的表达
作者:李立  来源:中国艺术报

李立
四川省评协副秘书长、
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兼任专家

  《火红年华》这部深耕于“三线建设”、聚焦于四川攀枝花、着力于工业题材的电视剧一经推出便受到了广大观众的喜爱,这不仅使人深思,《火红年华》为什么如此火红?

  《火红年华》是一部爱国主义的力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爱国主义是新中国建设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火红年华》以富有质感的影像语言表达了“三线建设”的动人故事,映射出了爱国主义的精神光芒。爱国主义贯穿了《火红年华》,它不仅是该剧叙事得以展开深入的线索,也是人物性格得以转变的内在动因。可以说在爱国主义的熔铸中,《火红年华》洞见了大时代中的中国精神。

  《火红年华》是一部礼赞青春的颂歌。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青春,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风华。《火红年华》中刻画了三代人的青春。以秦院长为代表的老一辈知识分子,他们以科学家的实事求是指导着“三线建设”的布局、设计和施工,为中国的钢铁事业贡献了毕生的心血。以陈国民为代表的一线建设者,他们充满着革命理想高于天的火热激情,放下了抗美援朝的钢枪,拿起了“三线建设”的钢钎,在平凡的岗位上以过硬的本领成为了川南钢铁的螺丝钉。以夏方舟、秦晓丹为代表的青年大学生群像以自己的学识投身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祖国的召唤使得他们坚定了信心:只有在崇高的事业中,青春才会显得格外亮眼。

  《火红年华》是一部党史学习教育的生动教科书。它以真实的细节解密了“三线建设”的组织机构、协作机制,展示了历史的物证、口号和标语,讴歌了“三线”建设者的壮举,论证了影像与时代之间的相互关系。那些铭刻在弄弄坪的印记、二号信箱的代码、军代表的称谓不仅高度还原了历史,而且证明了影像的独特性。影像不是文学艺术的个性发挥,不是学理抽象的辩证表达,而是铭刻历史的物证。正是在物证逻辑中影像具有了强烈的实践品格,构成了中国精神的索引。正如英国学者托尼·本尼特在《文学之外》所言的一样,文本就是社会建构的一部分。“三线建设”就是新中国历史的“操作性手段”,中国精神的独特表达。在影像的物证中我们感受到了攀枝花,那便是“花是一座城,城是一朵花”。

  言及至此,不禁特别留意这部剧的名字,如果说《大三线》是以确定的事件特征来指证历史,那么《火红年华》无疑是以抒情的笔触在命名时间。比《大三线》更为精妙的是《火红年华》以时间的永恒性阐释了历史的确定性。是的,火红镶嵌着历史的金边,年华铭刻着时代印迹,中国精神引领着我们向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