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教育是文化传承的重要环节
栏目:两会关注
作者:潘鲁生  来源:中国艺术报

  传统文化是民族的性格和生活方式,中华大地上丰富多彩的村落格局与民居样式、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民俗事象、民间口头文学和传统工艺,以及爱诚孝仁、崇德向善的伦理观念等,都承载了祖先的生存智慧和追求真善美的精神特质,包含我们民族的文明体系里人们的精神寄托和世代相循的价值追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为什么中华民族能够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生生不息、薪火相传、顽强发展呢?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中华民族有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精神脉络。 ”我们要增强文化自信,梳理民族的文化家底,从内涵上把握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人文精神、中华造物理念,做好优秀民族文化的传承,鼓励地方复兴民俗文化传统,结合传统节令丰富民众文化生活,重视新兴乡贤回归,礼敬民俗礼节、行规行律、家风家训等中华优秀传统生活方式,发挥乡土文化的社会功能,留住中华民族的集体乡愁。要把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服务现代经济文化建设,使传统文化在当代转化成为经济发展、社会繁荣、凝聚民心的重要力量,让老百姓从传统文化中体会到民族自豪感、文化自尊感和生活荣耀感,让传统文化的种子融入现代生活,这样的生活才是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旨归,才是我们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才是我们的永续发展的中华文明。

  文化的特性在于日用而不觉、须臾不可离,存在于一个个生动的氛围和情景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作为一项重大命题,教育和传播是关键。传统文化资源化为现代生活的财富,很重要的环节就是来自国民教育、囯民认同、国民共享。

  在地方政府管理层面,要加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政策研究,根据当地传统文化资源,因地制宜,制定切合实际的方案,采取有力措施,有条不紊地推进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教育规划,使传统文化教育贯穿于国民教育始终,使党和国家的文化政策落地生根。

  在学术研究层面,要加大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各领域的研究力度,设立专门研究机构和专项研究基金,统筹规划研究领域,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打好基础,服务国家文化战略。传统文化是内蕴丰厚的文化生态系统,学术研究要力戒表面化、碎片化,避免用单一理论格式化所有文化命题,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对传统文化教育、推广、传播的研究。

  在社会教育层面,要吸收传统启蒙教育、家规教育、行业教育的理念,汲取传统教育的优秀范式,结合现代教育科学规律,统筹规划,不只是设立课程,而是建立健全从幼儿教育、基础教育到大学教育的国家规范,贯穿教育的全过程,是教书更是育人,是教本领更是德行养成。同时,加强教材标准制定和教材编纂出版,在大学建立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教育基地,让传统文化进校园、进教材、进课堂,成为教育教学的常态,成为师生的自觉,贯彻国家文化战略。建议各地教育主管部门兼顾不同区域的发展需求,特别在少数民族地区,加强乡土教材建设,引导广大青少年认识和体验乡土文化,养成家国情怀。如将传统工艺美术作为手艺实践及文化体验课程,深化青少年对传统文化艺术的体验和认识,培养心灵手巧的实践能力和文化创造力,这些措施在我国一些民族地区已有很好的实践,也积累了很好的经验。

  从社会传播层面,要依托主流媒体引导全社会礼敬文化传统,密切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联系。我们从传统走到当代,社会不断变迁发展,但无论怎样变化,社会不只是职业分工和利益交换,还要讲究人文关怀和情感维系;不只要有法理、法律、法规,还要有礼俗和仪式来规范道德行为、道德良心;人们不只追求建功立业、实现个体价值,也要追求礼仪秩序和永恒的人文价值。优秀传统文化正包含这种恒常不朽的追求、道德良心、终极关怀。我们的传统文化包含讲友善、守诚信、崇文明、尚和谐、求大同等民族文化的精神内核、传统美德和生活理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脉相承,我们要传承好这些精神文脉,发挥其传播力和影响力,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全民自觉遵循的标准。

潘鲁生(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协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