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一滇”:聚是一轮月,散作满天星
栏目:侧记
作者:本报记者 何瑞涓  来源:中国艺术报

开班式现场

  在去昆明的路上,突然就被拉进了一个叫作“骨一滇”的微信群,以为是卖大骨面的。点开之后才发现不是。“感觉像进了骨科医院啊! ”“这是武林大会么? ”初进群的人少不了一番疑问和调侃。“骨一滇” ,含义正是中国文联首届全国文艺评论“骨”干专题研讨班,第“一”期,在云南昆明(“滇”)举办,自4月14日至28日,为期半个月。很快,所有人都觉得:“骨一滇”无可取代。

  这是不可小觑的一群人,31位学员都是文艺评论领域的精英。每个人都低调而内敛,可还是时不时就会冒出消息,这边厢,“知道吗?咱们的学员杨爱君老师是难得的女导演,获得过国际大奖! ”那边厢,中国摄影金像奖摄影理论奖获得者、学员谢琳悄悄将自己的获奖专著《对话公元——中国感光工业巨星远去的背影》赠送给了每一位学员;学员胡磊蕾创作的苏州评弹《绣神》获得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支持,此间也正在南通巡演;而年龄最小的80后学员尹力正在修改着她创作的杂技剧,预备着即将到来的美国巡演……骨一滇,可谓藏龙卧虎,高手云集,不同研究领域的学者在这里思想碰撞,视域不断打开。

  学员都是“大咖”,授课专家更是在业界首屈一指。研讨班以“中华美学精神”为主题,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夏潮高屋建瓴地谈了对中华美学精神的理解,指出“中华美学精神”既是一个内涵深刻、内容丰富的理论命题,又是一个对文艺创作和文艺评论具有强烈指导性的实践命题。仲呈祥、丹增、姜昆、傅庚辰、彭吉象、傅谨、高建平、刘成纪、王一川、冯远、冯双白等各界专家云集,依次结合自己的创作和研究实践进行授课,面对宽容自由的环境和高素质的学员,他们也不禁畅所欲言,敞开心扉,谈及很多切中时弊的重要问题,学员们也提出与专家不同的观点,当堂“叫板” ,犀利“交锋” ,课程往往从上午延续到下午,下午的交流又延续到傍晚,双方都意犹未尽。 (具体授课内容详见特刊2 - 3版)

  著名作曲家傅庚辰曾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歌曲,他对国家和人民的热忱、对创作的严谨精神深深地感染着学员们。在傅庚辰到达机场即将离开昆明之际,学员们接通了他的电话,由王雪瑛主唱,大家合唱起他创作的歌曲《映山红》 ,“若要盼得红军来,岭上开遍哟映山红” ,动情优美的旋律久久回荡。最后一堂课中国舞蹈家协会副主席冯双白结合舞蹈案例剖析舞蹈如何从生命历程中抓取最独特的经验,展现人内心最隐秘最微妙的部分,让学员们大呼过瘾,直到下课还有学员站起来喊:“冯老师,先别走,您再讲一会儿! ”每一天每一堂课,学员们都聚精会神,认真地记着笔记,探讨交流,一天下午,学员侯仰军特意跑到超市买笔,原来记笔记把一支笔都用完了!

  对于什么是中华美学精神,其实很多人都有困惑。有学员为此半夜三点睡不着,爬起来上网查资料,有学员课堂上专门提出这个问题,专家也表示不好定义。随着专家们授课的推进,学员们对中华美学精神的理解也在探讨中不断加深,或认为中华美学精神不只包括古典美学精华,也应包括革命传统和现代精神;或指出中华美学精神不是博物馆里的青铜器,而是不断丰富不断延续的,我们就生活在中华美学精神当中;或强调中华美学精神重在实践,但不是盲目复古,作为文艺评论家应该让文章更接地气,与大众沟通对话而不是凌空蹈虚;等等。 (具体学员交流内容详见特刊4版)

  骨一滇的滇友们也戏称自己是“骨一癫癫友” ,已经在各自领域有所建树的他们仿佛又回到了青葱般的校园时光,活力四射,将边边角角的业余时光也利用得格外充分。教学场地临近滇池,爱晨练的学员一大早起来赶在上课之前“癫”一圈,用脚步丈量滇池,迎接春城的第一缕阳光,又把见到的美景拍下来发到骨一滇微信群里,一朵花一只白鹭,与“癫友”共享;摄影家谢琳发挥着自己的专长,抓住一切机会给学员们设计造型拍下美好记忆,一条蓝色围巾塑造出变幻万千的形象,让人拍案叫绝;据说每个知识分子心中都有一个西南联大梦,身处昆明,怎能不去“朝圣” ,课程中挤出一上午时间专程到西南联大旧址考察实践,当坐在六十多年前的教室中听讲解人员唱起西南联大校歌的时候,每个人的表情又都是凝重的,仿佛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置身于自由开放、刚毅坚卓的思想氛围当中。没几天,学员们就从互不相识变成了兄弟姐妹。

  因为是高原,昆明海拔近两千米,不少学员初来有高原反应,失眠连续多天睡不着。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云南省文联的工作人员细心地准备了各种药物,又去购买抗高原反应的药,无微不至地照顾着学员们的日常研讨生活。汉娜·阿伦特曾首倡公共领域,并以“围桌而坐的人们或人们可围坐的桌子”来比喻,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王一川授课中以此为理论依据倡导中国艺术公共领域的当代构建。学员们活学活用,赞叹中国文联、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就是“摆桌子”的人,给来自不同艺术领域的人搭建了自由交流的平台。

  “聚是一团火,散作满天星。 ”中国文联理论研究室主任、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庞井君说,他更喜欢“聚是一轮月,散作满天星” 。一轮月是美的,在古典中的意象也格外符合中华美学精神的主题,学员们带着研讨班赋予的美的升华,回到了各自的领域,散发出更亮的光芒。这个全国首创的班级,目的也是为培养文艺评论领域的领军人物提供一个“充电桩”和加油站。在班级课程结束的时候,每个学员都对十年后的自己做出畅想,希望自己能为文艺评论事业作出新的贡献,每个学员都因来到研讨班而感恩,因为成为“骨一滇”的一员而自豪。从此每个人身上都有了“骨一滇”的烙印。或许学员胡磊蕾的一首诗可以表达学员们的心情:

  相聚春城皆是缘,深情似海骨一滇。名家学者齐解惑,宏论高瞻非等闲。悉心研讨求碰撞,坦诚交流暖心田。同窗最贵真与善,中华美学耀人间。那么,十年以后,数风流人物,且看“骨一滇” 。

授课现场

学员认真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