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意精神与和谐文化
栏目:主题演讲发言摘登
作者:薛永年  来源:中国艺术报

  就美术而言,在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从西方引进的新艺术品种包括装置艺术、新媒体艺术固然在发展,而架上绘画依然兴盛,中国水墨画更获得了新的腾跃。当前的中国画,大体呈现三种形态:一种是传统出新,一种是中西融合,共同特点是都没有离开具象;第三种是实验水墨,基本是抽象形态。这三种形态的中国画,不仅在竞胜互补中发展,而且也为其美术品种和艺术门类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启示。

  在上述三种中国画形态当中,中西融合与实验水墨,都是20世纪出现的,反映了开拓中的前进,而传统出新形态则显示了传承中的发展。因此要研究传媒时代中华美术的发展问题,探讨增强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发展格局中的影响力问题,就要把握中国画不同于西方美术的独特价值,为此需要把古代中国画与其一脉相承的近现代传统出新的中国画放在其形成发展的历史背景中去认识。不仅仅看中国画的视觉表现,更着眼于中国画文化,根究中国水墨画文化不可替代的独特的人文价值。

  写意画更重视“意”的表达,不追求对象刻画的逼真,而以抒写精神意趣为追求,以可视的“象”表达不可视的“意” ,尤崇尚“意在象外” 。在写意画中,画家表达的意、发抒的感情个性,既是个人的,又与群体连在一起,既是当下的,又与历史文化脐带相连。可以说,中国画是一种富有写意精神的文化,是一种自觉的文化,画家画的是文化,观者领略的也是文化。

  体现中国美术的核心价值的是中国画,中国画在不断演进中保持传统基因并吸取异质文化的因素形成了完整的写意美学体系,这一体系筑基于中国的哲学,得益于中国汉字反映的思维方式,基本特点是不以模拟再现客观世界为根本追求,而是表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和谐的精神境界,表现高尚人格以实现个体的精神超越和群体精神的有序和谐为终极关怀的方式。

(薛永年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