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山·美山
栏目:大地
作者:刘伟林  来源:中国艺术报

1

  汽车在曲里拐弯的翻山道路上蜿蜒前行,载着一车欢声笑语和聊天记录,去了一趟深藏在山旮旯里的湖南益阳安化梅山文化产业园。

  翻过小石子铺开的小坡,远远地看到古色古香的牌门和若隐若现的吊脚楼,坡下就是水磨坊,这些没见过真实水轮驱动磨盘的人,都情不自禁地小跑过去,摆开推磨架势拍照,又是一阵欢笑。当地人说,这水磨榨油坊,水流再大点,就可以自动推磨榨油了。梅山主产茶油,满山的茶树茶籽,为市场倡导的纯压榨茶油提供了丰富的原料。

  景点梅山,纯天然的美无处不在,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榨油坊前面不远,两杆青石块垒成的圆矩形“石笋”,有三四层楼高,头上还顶着几缕枯黄的茅草,耸立眼前,增添了梅山的神秘感,更让人心生敬畏,隐约感觉其中必有逸闻。果然,山里人介绍说,这是梅山人自古崇拜石头的一种习俗,石柱不知经历了多少老人们接续劳作。

  相传,梅山先民称为峒民,与岩石结下不解之缘还是在巫文化影响时代,把岩石视为灵物,当作信仰和崇拜的偶像,不少父母要为儿女看“八字”,如果子女“八字”太大招不住,就挑选一个吉祥如意的岩石作为“寄娘”。逢年过节备香烛纸钱、三牲、供果去顶礼膜拜,把“石寄娘”当成保护神,保佑儿女们健康成长。还有“印心石”的传说,“印心石”意思是印在心里,若有人常到此石头上读书识字,定能背得熟、记得牢。

  石头本是岩浆迸裂溢出冷却所成,自然没有生命,更无神力,一旦被人赋予某种超自然力量,加上很多机缘巧合,山民们便搂草打兔子,全归功于石头了。说实在的,我不信这些,但是“石笋”高耸,直立而上,用碎石块垒成圆柱体矗立在入口路边,如两尊门神,孤立傲风,经久不倒,不得不佩服这些堆砌“石笋”的人的伟大,这里面蕴含的是梅山劳动人民的智慧,真是巧夺天工!

  警惕地走过“石笋”,路过小池塘,一座古色五层塔式牌坊映入眼帘,四角昂头尖翘,方方正正,给人以古朴而又不失庄严、美妙而又肃穆之感。金色的行楷字体“景牌楼”嵌在古铜色的木板上,挂在一二层塔牌中间,十分醒目,一看便知景区入口到了。牌楼左携池塘及边上的灌木林,右依高山及山坡上的高大松树。走近了,才发现全是木式结构,卯榫勾连,不得不佩服中国木匠架构稳固和独特的技艺。

  从塔下穿过,一条宽两三米、块块青石板铺就的小路,弯弯曲曲地沿着山形排布向前,小路右边是青山,左边是梅山小屋,沿青石路边线,线条样地被牵引而去。小屋全是木制,二三层楼高,青瓦檐廊,墨黑的木架立柱,板桩结构楼房,古色古香,与古老的路、高大松翠墨色的山浑然天成,和谐搭配。屋后一池水塘,水波不起,一平如镜,搭上幽幽小径,山气雾霭,细雨迷蒙中勾拉出内心深处的少儿时光,此景、此楼、此路、此山、此水曾经在我骨髓里流淌过,在记忆深处被一丝丝地抽出来,缠绕在心尖尖上。

  老屋的松木香从记忆深处慢慢释放,昔日家乡的自然环境美好但日子艰难,味道古朴纯真与物质丰盈的美好生活,如同鱼和熊掌一样不可兼得,心中感觉既亲又恨,既远又近,既新又旧,既爱又惧,故乡老屋的模样如毛细血管遍布大脑,时不时地放电影一样闪现。

  进山时,雨已经停了。踏上木楼,住进木板房,看着木板墙、木花格子窗,无数个首尾相连的“卍”字映入眼帘。躺上木架子床,一股淡淡松香飘入鼻孔,农村长大的我有了一种回家的感觉,异常兴奋,动若脱兔,四处观瞻,呼朋引伴,拍照过瘾,大叫爽啊!好一个闲情逸致好住所!

  才住下,雨又开始下了,如薄纱披肩,如银针走线,如流星穿空,赶走了路上的同学行人。

  我们住的房子临水而建,檐廊以吊脚姿态撑在高出池塘水面约两米处。饭后的梅山又开始下雨,最喜欢雨的我,索性坐在吊脚楼檐廊下,看屋檐下挂着的水帘,滴滴答答,点出水面上一圈圈涟漪,不出喝一杯茶的功夫就哗哗啦啦大起来,雨线插入池中,击出层层水波,在水面上绣出一朵朵水晕花开,如一张张仰面摊开的笑脸,感觉就是舒服,舒服久了就会贪婪,贪婪了就这样坐着、看着,呆呆地赏析小雨绣出的一村山水,听着雨水奏出的天籁之音,朋友在楼上欢声笑语半宿,我就在楼底檐廊下听了半宿的雨。

2

  我一直有早起的习惯,不论当天睡得多晚,就如定了时的闹钟,能准时在早上五点醒来。

  醒来时天已微明,既来梅山,我岂肯错过山水雾雨、静谧的梅晨。悄悄一人下得楼梯,细雨如狼毫在飘,薄雾似蛛丝笼罩。踱步小路,听皮鞋叩击古青石板“哒-哒-哒”清亮的声响,脑海浮现古老的街巷,一个披长衫的人穿梭在或两汉、或唐宋、或明清、或民国古巷的情形,青衣长袍,不急不慢,倜傥潇洒走一回。这景、这街、这楼、这山、这水都属于我一个人,和谐合拍,这才有了终于找到自己的感觉。

  穿过石板路,走过横跨梅山塘的梅林桥,桥长三十二米,宽五米,也称风雨桥。古代,它除了联通鼓楼、田埂,承担交通枢纽功能外,也是村民农闲时、雨天时、夏夜纳凉时休息、聚会之场所。清嘉庆戊寅年(1818年),在桥北建造了一座石磨风水塔,美名雪芳塔。曾在桥中设有神龛,为供奉桥神菩萨之用,桥塔、桥神共守四方,保佑梅山千家安宁万户安康。如今,桥中神龛不见,只留有桥头风水塔,塔高四层,带有明显或佛或道文化意味。第一层正面“雪芳塔”三字,尽管饱受日晒雨淋山风吹,但依然模糊可辨。第二层正面刻有古双龙图案,双龙中间一个大大的“吉”字,不过与现代汉字“吉”又稍有区别,“士”下不是“口”,而是一颗心,取意为心上有“士”乃为“吉”,因“吉”代表吉利、吉祥,因此被游人摸得发亮,是不是也有纪念梅山人信奉的“吉娘娘”之意,无从考证,但有如此神物镇守,也难怪每次过桥,我总是提心吊胆,小心翼翼,忐忑不安,唯恐惊动桥神,惊扰风水。

  沿着梅山塘周边石子路走上一大圈再直行,便来到双隆桥,因该桥始建于明隆武年间,建成于清乾隆年间而得名“双隆”。据说,此桥并非梅山所有,本位于安化县乐安镇,属于“舶来品”。传说该桥曾经遭受过雷击,引起火灾,烧毁部分,为保护该桥,设计者将它仿古复制到此。

  穿过双隆桥,顺路而上,右拐,是聚仙亭。传说,每到春暖花开时节,花仙子便约来众仙在此相聚,赏花踏青,吟诗作对,弹琴相悦作乐。迈入亭厅,正中摆着三把雕龙古朴木椅,摇了摇,还很沉实,落座正中,冥想我本仙家,此来偶遇众仙,思想神交,许诺但愿能常相守于此,待退休颐养天年之时,再来相会,赏山花烂漫,听溪水潺潺、山鸟和鸣,看“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恍惚中与众神拜别,登楼远眺,山气萦绕,层峦叠嶂。回看梅山、梅塘、梅楼,相互映衬,亦诗亦画,真亦假来假亦真,真真假假,欲辩已忘言。

  出得聚仙亭右转,双隆桥左拐,又是一排依山而建的古朴民宿,全木结构,仿汉建筑,楼前屋檐下长条红灯笼高挂,门前门框上红对联紧贴,和早上静谧的山村,浑然天成,融为一体,也增添很多神秘色彩。秘境追踪,拾级而上,一桩桩木楼依势坐落,除了脚下台阶透露出一点现代工艺技术外,连空气里都能闻到古老文化的味道,这里有茶室、民宿、书吧,功能齐全,很适合脚步匆匆者修心养性,放松心情,结庐仙境,飞鸟相伴,此中真意,哪是人间,分明置身仙台。

  随着天色逐渐放亮,清脆的鸟鸣,唤醒了寄住的游人。“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人未辨,声先到,梅山塘堤坝上“四方亭”边走来一人,定神细看,偶遇的是张雪云老师。可面对老师的应景之诗,我居然词穷,无言以对,于是用亭上一副对联“日出扶桑春如画,月禅流水遇知音”以印证、回应。

  有趣的是,恰恰此时,水面划来一叶竹筏,一同学从吊脚楼廊檐下冒出,一根竹竿,左挥右舞,直奔池心而来,令人好生艳羡,忍不住驻足坝上观看。

  雨淅淅沥沥,越下越大,我一手撑伞,一手托着老师的胳膊,成了同学们眸中的山中风景,诗情画意。看风景的同学在楼上看我们,山水楼阁和他们装饰了我的眼帘,我们装饰了楼上同学们的笑和梦。

  (作者系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图木舒克市文联常务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