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林深处的身影
栏目:行走
作者:朱律  来源:中国艺术报

  前不久,在北京舞蹈学院中国民族民间舞系的支持下,本人有幸参加由中国文联、中国舞协主办的“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西双版纳采风活动,与诸位舞蹈家们一起来到西南边陲美丽而富饶的西双版纳,走访了景洪、勐腊、勐海等县市,参与傣家人的“泼水节”、观看象脚鼓传承人的象脚鼓舞表演、观摩基诺山寨的基诺大鼓舞、聆听布朗族的布朗弹唱,生活丰富多彩、雨林景观独树一帜、民族风俗醇厚浓郁,都令人印象深刻难以忘怀。从西双版纳多民族融合的文化发展历程中我得到昭示:“深扎”的真正意义在于跨越舞蹈动作形式本身,在生活中理解、领悟民族情感的原始冲动,用他们的眼睛看世界、用他们的耳朵聆听世界、用他们的声音歌唱世界,让“我们”与“他们”相融,传统文化遗产洗练艺术家的身心,在中国本源舞蹈中发现中国舞蹈的精神,找到艺术表现人类生命意义的新路……

  基诺山寨·基诺大鼓舞传承人何桂英的生活变好了

  基诺大鼓舞的起源具有祭祀性质,与这一民族祭祀求雨和丰收仪式有很大的关系。鼓声响起雷鸣喧天,基诺一族以近似“巫舞”的形式祈求自然赋予人类力量,其后逐渐演变成盛大活动的集体歌舞仪式。因为大鼓边缘有一圈类似太阳的木质装饰物,故被称为“太阳鼓”。据基诺山寨的村民介绍,大鼓是祭神灵的圣物,整个村寨有公母两面鼓,“卓巴”(寨母)、“卓生”(寨父)分别放在寨子中有名望的长老家中。每到基诺族的传统春节,族人都会举办请鼓的祭祀仪式,随后敲响大鼓,众人也随着鼓调跳起大鼓舞,祭祖先、祭家神、贺新房、消灾祸,在歌声与舞蹈的非文字传承中,家族长辈逐渐将基诺族的传统以及生存的智慧传衍给下一代,歌舞就是一个民族文化的大课堂。

  当我们一行人进入山寨的时候,何桂英正带着他们的族人唱起基诺迎宾歌曲热烈欢迎我们。这是我与何桂英第二次见面,第一次是在2015年。那时何桂英的家门口还没有“基诺大鼓舞传习所”的牌子,她的生活比较拮据,每天早上4点钟起来割橡胶,还要种植自己家的茶树,繁重的农活使她的手指关节厚大而凸起,“我们就是靠天吃饭的”。讲到收成不好的时候,她落下辛酸的眼泪。家里的厨房有一口黑乎乎的大锅,她用它炒菜给我吃,并教我怎么用军鞋底做的刨子刨苞谷(玉米)。那天刚好赶上她收橡胶,也没有兴致给我们表演大鼓舞,只是唱了一首小调,这就是我对她最初的印象。这一次再见面,她的生活显然好了起来,院子里多了织布机,摆放了供客人饮用的茶水台和瓜果,院子顶上用玉米和竹瓢做了点缀和装饰,在表演大鼓舞的时候眼睛炯炯有神。“你的生活好像好了很多”,我问她,“是的,现在很多表演”。何桂英唱起情歌,她的声音还是那么清脆好听。因为基诺山乡提倡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播,她们现在经常编排一些大鼓舞来做展示和表演,参加省政府的各类活动,这让他们也忙碌起来,另外文化旅游项目也使得她们有了补充收入。临行前,何桂英送给我们绣有月亮花图案的基诺香包作为纪念。何桂英她们通过表演大鼓舞与这个古老民族的过去相连。

  勐腊县曼旦村·身手矫健的傣族象脚鼓传承人——波罕丙

  2008年傣族象脚鼓舞被评为第二批非遗传统舞蹈,波罕丙被评为国家级象脚鼓舞的非遗传承人。实际上,波罕丙的制鼓技艺相当了得,在他的家里摆放着长、中、小三种不同型号的象脚鼓,还有一堆未完成的半成品,有的是掏空的原木,有的已经完成了鼓身的雕刻。

  关于象脚鼓的由来有这样一个传说:在很久以前,离边境不远的一个寨子里,住着一对夫妇:本分的庄稼人岩相和他能干的妻子叶罕。有一年,敌人常到边界烧杀掠抢,岩相从妻子那里学了三十天的武艺,披挂上阵,英勇杀敌,保卫了边界的安宁,可后来还是因寡不敌众,战死在疆场。叶罕强忍悲痛,抽泣着把自己的丈夫安葬在一棵埋冬罕树下。悲伤的叶罕每过三天都要到岩相的坟前去祭奠。有一次,她坐在树下痴想,忽然听到一阵低沉雄壮的歌声,是身边的埋冬罕树里传出来丈夫的歌声:“最好的埋比欧竹哟要做箭,最好的钢铁哟要打刀,最好的快马哟要上阵,最好的男子哟要把家乡保!”后来为了每日能听到丈夫英勇的歌声,叶罕把那棵埋冬罕树砍了下来,恰好那棵树的根脚有一段是空的,叶罕就把那段空心埋冬罕树截下来抬回了家。从此,她天天听到丈夫的歌声,为了不让灰尘掉进埋冬罕树里边,她就用一块结实的山羊皮把树的上端包起来,用索子扎得紧紧的。从那时候起,傣家人就学会了做象脚鼓,敲象脚鼓时一定要用糯米粑粑粘住鼓面。

  象脚鼓舞与傣族武术分不开,其中融合了傣拳的身法、脚法,“躲、闪、腾、挪、蹦、跳”,肘、膝、足、头等身体部位均可击鼓。波罕丙与他的徒弟们向我们展示了傣拳与象脚鼓舞。象脚鼓有自己的鼓语,击打者通过节奏和力量的控制传递内心的情感,而象脚鼓舞借鉴了武术中的招式和套路,表现出了傣族尚武的精神。“我们练习傣拳、傣刀、傣棍是为了防身健体,保卫家乡,但是不侵略别人,不做不好的事情”。波罕丙说对于血气方刚的年轻人,他不会教他们带有侵略性的动作,首先要进行思想教育。傣族尚武,但是爱好和平,讲究自身的修行,这与所信仰的南传上座部佛教文化有关。据贝叶经记载,南传上座部佛教由缅甸、泰国传入我国西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象脚鼓和大鼓也是跟随佛教文化一起进入傣族地区。进入傣族地区以后,跟当地文化相融,随之加宽了鼓身和鼓尾,有的说是为了模仿大象的脚,有的用孔雀羽尾装饰,以示吉祥的象征。简单与波罕丙老师过招,其重心极低,步伐矮桩较多,下盘扎实稳健,拳架较小,刚柔相兼,意念声东击西,节奏快慢突变,具有朴实、随意、短小、精悍的民族风格。据他所述,象脚鼓、铓和小镲的伴奏能让武者领略鼓手的鼓语,同时在实战中起到干扰对方的作用。象脚鼓的鼓语与手语是傣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勐海县打洛镇· “以花为美、以歌为桥”的曼夕下寨布朗族弹唱省级非遗传承人——岩赛站

  岩赛站是云南省级非遗布朗族弹唱的非遗传承人。我们在勐海县文化馆找到他时,因为参加勐海县“泼水节”茶字广场的文艺汇演,打洛镇的布朗村民早上5点就出发前往县里,正在午休。岩赛站介绍布朗弹唱的主要传统乐器是“布朗玎”,即布朗三弦, 20世纪初从缅甸传入中国。传统的“布朗玎”是两根弦,只有“叮”和“咚”两种声音,为了使其更好听,现在多加了两根弦,因此布朗玎实际是四弦。在岩赛站的张罗下,午休刚睡醒的村民们给我们陆续表演了多种布朗调:主要有“拽”(在喜庆时唱的曲调)、“宰”(孤寂忧伤时为抒发感情而唱)、“索”(音韵激越嘹亮、歌唱爱情)、“笙”(仪式环节中的颂歌)、“筒玛”(借槟榔表达爱情)。由于没有文字,布朗调也是“口传心授”,每种调配合相应的舞蹈。布朗族特别喜欢鲜花,每当重大活动之时女孩头上都会点缀鲜花,“以花为美、以歌为桥”,男女之间的情意都通过姑娘头上装扮的鲜花和小伙口中的曲调表达出来。我们一行人兴奋地问了有关服饰、音乐、道具等一堆问题,村民们也渐渐激动起来,热情地给我们介绍、反复表演。然而布朗的象脚鼓在制鼓的尺寸与傣族不同,鼓面用黏土进行调音(傣族用糯米),因此声音听起来更加浑厚、粗犷。在舞蹈动态上两种舞蹈相似,但略有不同,布朗舞蹈添加更多的绕腕动作,单手的、双手的、原地的,据说是为了配合原地的弹唱表演。

  此次版纳行,刚好赶上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成立70周年与傣历1385年新年节的双庆典,因此活动场面格外隆重,无论是“文泼”“武泼”还是由“傣迪”领衔的万人狂欢,都预示着未来的生机。挺过三年疫情,西双版纳傣族、基诺族、布朗族的百姓们也从未这样期待与兴奋,村村寨寨、老老少少全民参与,他们希望通过自己民族新年的祈福一扫往日的阴霾,“鼓声一响,脚杆就痒”,每个人脸上洋溢着不可遏制的喜悦,眼中充满希望。传统在生活中延续下来,并随着社会生活的改变注入新的推动因素,在不久的将来酝酿为新的传统。我们融身于生活的潮流与节日的喜悦之中,将身心全部交给当下的时间,在身体无声的言语和律动中感受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