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家单位53组(件)文物一起讲述——
“辉煌中轴”的前世今生
栏目:看展览
作者:本报记者 陈思静  来源:中国艺术报

双孔玉圭 新石器时代(约10000年前至公元前21世纪)
陶寺遗址出土 山西博物院藏

  1153年,金海陵王正式迁都燕京,称中都,这标志着北京第一次真正成为王朝的首都,是北京都城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在建设的过程中,金中都参照北宋都城汴京的规划和建筑式样,将正在发展完善中的都城中轴线理念和范式引入北京,开北京辉煌中轴遗产之先河。为纪念北京建都870周年,在北京市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领导小组的指导下,由北京市文物局和首都博物馆承办的“辉煌中轴”展览于3月28日在首都博物馆开展。来自故宫博物院、洛阳博物馆、安阳博物馆、西安博物院、浙江省博物馆、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等17家单位的53组(件)文物,以“物”证史,彰显了古都北京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独特魅力。

  何为“中”?

  浩瀚宇宙,璀璨星空,“中”字上下蔓延出一条红色的线串起了“北京中轴线”五个大字,承载这五个字的柱子下方,一根光柱围绕柱子犹如时针旋转——步入展厅,眼前的装置揭示了中轴线的内核。“因为中轴线首先有一个基础的概念——什么是‘中’的问题。中轴是从‘中’来的,而‘中’的概念实际上与古人和其对时间、空间的认识是直接联系在一起的。”展览策展人高红清介绍,在古代,时间是跟农业生产密切相关的。在中国文明进程中,由于农业发展需要准确掌握季节规律,以不误农时,所以先民创造出独特的时空知识体系。

  远古时期人们就有了判断方向和时间的方法。展出的新石器时代的槷表和双孔玉圭出土于陶寺遗址,即是天文工具。在远古时代,人们有意识地以标杆作为专用物品来观察影子的变化与时间、方位的关系,于是产生了最古老的确定方向、时刻、节气的天文仪器——表。测日影的标杆称“槷”,故称之为槷表。《周礼·考工记·玉人》记载:“土圭尺有五寸,以致日,以土地。”土是度量的意思。在夏至这一天,槷表正北影长一尺五寸,与土圭长度相等。陶寺出土的两件玉圭,二圭相重共长30.4厘米,或许反映该地当时夏至正午影长。

  在确定时间节令和空间方位的过程中,先民形成了以“中”为美为尊的观念,并将之延伸至社会领域,发展出“以中为尊”“象天法地”的价值观、秩序观。“有了‘中’的概念之后,就产生了中庸、中正等一系列对于‘中’的认知。同时古人观察天象,认为上天以‘极星’为中心,大地以‘土中’为中心,那么作为最高权力拥有者,建都就要建在土地的中间,就像天上的秩序是围绕‘极星’旋转,而地上的秩序是围绕君王展开的,这是古人最基本的概念。”高红清说。人道遵循天道,也可以表现在空间规划上模仿天象,如“择中立国”“择中立都”“以中为尊”等,还可以表现在治国理念上的“中道而行”,如中庸、中和。将这种理念付诸都城规划和营建,就产生了传统中轴线。

“辉煌中轴”展览现场

  中轴线的演变

  中轴线也经历了长期衍化的过程。展览的第二部分“文化中轴”,主要以文物展示来解读北京中轴线形成的历史过程、理念、审美及建筑工艺,揭示北京中轴线交融礼乐、多元共存的文化特征,并借中轴线来诠释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过程。

  曹魏时期的邺城是出现最早的中轴线建筑群。邺城是首次出现了单一宫城的都城,宫城正殿文昌殿、大朝正门与南城墙正门形成全城中轴线。隋唐至宋辽金时期,都城轴线上聚拢了越来越多的礼仪建筑,功能要素也更加完备。最终,历数千年的聚落、城市、都城建设实践,元明清时期北京中轴线呈现南北贯通、严谨有序的空间形态,成为中国传统都城中轴建设中的典范。

  展览展出的《京师生春诗意图》(复制品)描绘了康乾盛世下的冬日京师中皇城、正阳门外等都城核心区域的街景,贯穿全城、气势恢弘的中轴线使北京城状似棋盘的对称分布格局一览无余。对中轴线区域的天坛祈年殿、正阳门大街及牌楼、正阳门、大清门、天安门、太庙、社稷坛、午门、紫禁城、景山等建筑及其空间与景致的写实摹写,使250多年前的北京中轴线如现眼前。

  事实上,明清时北京中轴线也有不同程度的变化。有意思的是景山寿皇殿位置的变迁,体现了当时统治者较为清晰的中轴线意识。寿皇殿最早位于景山东北,是明代皇家游幸休憩之地。康熙去世后,曾暂厝梓宫于此。到乾隆十五年(1750年),乾隆将寿皇殿移建于景山北部,作为类似太庙的祭祀祖先的场所。乾隆在碑记中特别强调,移建后的寿皇殿解决了“未择山向之正偏”的缺憾,刻意做到“中峰正午”。

  “古代中轴线是围绕皇权来运行的。明代百姓如果不小心进到了东华门、西华门,要杖一百。但是中国从传统社会向近现代国家转型的大背景下,中轴线逐渐公共化了。我们在展览现场列了一个表,把北京中轴线上场所、建筑的公共化做了一个梳理,展现了它从皇家禁地的属性变成人民公共财产的过程,如今的北京中轴线是人们庆典、生活的一条轴线。”高红清说。

  值得一提的是,展览采用交互沉浸的数字化传播设计理念,丰富的视觉感知与场景互动体验,跨媒介、跨时空的新媒体艺术手法,为观众营造了一个古今相通、虚实交织的沉浸式中轴线文化空间。第一部分“壮美中轴”营造了一个剧场式的中轴线沉浸空间。精心制作的16米长的中轴线沙盘,配以立体投影技术展现了北京中轴线之壮美,让观众穿越时空,身临其境感受中轴线的历史演变,领略昼夜交替、四季轮转的中轴景象。位于沙盘两侧若干重要遗产点的三维动画详解,立体展现了中轴线建筑美轮美奂的3 D效果。同时,开展前,首都博物馆征集到很多关于“我在中轴线上”的老照片和老物件,以此增加公众对中轴线及古都北京的深入体验与情感链接。在展览尾声处的专属空间“我与中轴线的故事”,公众可以互动体验,留下与中轴线的美好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