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觅桃花源
栏目:心语
作者:张建全  来源:中国艺术报

  写下“寻觅桃花源”这个题目,就得先谈文题之解——“寻觅”好理解,不就是“搜寻、查找”么?那么“桃花源”又该怎么解释呢?百度上对“桃花源”的基本释义是“避世隐居的地方”,且选择的例句有“我心中的桃花源是一个举世无双风景优美的地方”。百度词条好像也被见缝就钻的商家巧妙地利用了。看完以上词条解释,马上有网络链接到重庆市辖区内的某5 A级旅游风景区。

  显然,这是商家在借机忽悠网络读者呢。真正关于“桃花源”的备注,是对古文《桃花源记》的介绍:“东晋文学家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是《桃花源诗》的序言,选自《陶渊明集》。此文借武陵渔人行踪这一线索,把现实和理想境界联系起来,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当时现实生活的不满。”

  如果单从字面上说,你要“寻觅桃花源”,人家带你到重庆酉阳的“桃花源旅游景区”或者北京昌平的“桃花源村”,或者天南地北的什么“桃花源酒店” “桃花源养生基地”,怕也不能说带路的人错了。因为单说“桃花源”三个字,所指模糊,容易使人误解。只有在“桃花源”前加地名如“重庆”或“北京”,后加店名如“旅游区”或“村”或“店”,才不致闹出南辕北辙的笑话。

  但是读过《桃花源记》的人,大概率不会有上述之误,他们会理解我所寻觅的地方,指的是《桃花源记》中所描绘的那个“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理想世界。说到这里,我觉得上述例句有失恰当。“桃花源是一个举世无双风景优美的地方”,这句话说的是客观上存在的地方。想想看,风景优美的地方多了去了,举世无双的优美之地也不难找。但这显然不是陶渊明文章所指的地方。

  我以为,陶渊明通过《桃花源记》,给我们描绘出了一个客观上不存在,但又令我们无比向往的地方。就像吴承恩给我们塑造了一个生活中从未有过,但又令我们无比佩服的孙悟空一样。回头再看词条的基本释意,称桃花源是“避世隐居的地方”。

  《桃花源记》关键内容:“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由此可见,一个打鱼人,因受美景所诱,误打误撞地来到一个地方(桃花源),这里的人热情好客,设酒杀鸡做饭来款待渔人。渔人也友好地与东道主闲聊。由此得知,这里人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与妻儿老小到这个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休养生息,跟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于是他们连世上有过汉朝、有过魏晋都不知道。

  聊天时渔人也把自己知道的事一一告诉对方,对方听完以后,也都感叹惋惜。渔人小住几日,便告辞离开了桃花源。显而易见,“桃花源”是作家笔下的地名,也是他创造出来的乌托邦世界。

  陶渊明生活在东晋时期,他的诗集之序《桃花源记》是千古名篇。该文最大的贡献,是为我们描绘出一个“理想的避世之地”,且将此地命名为“桃花源”。从此以后,理想的避世之地就是“桃花源”。这个概念早已深入人心,有避世打算的人穷其一生都在寻觅桃花源。但能找到吗?不能!就像你上天入地寻觅孙悟空而不得一样,桃花源也永远是人们心里的一个梦。我怀疑陶渊明因篇幅所限,或者有意为之,他的类似于“关于桃花源社会实际考察报告”的《桃花源记》太简单了,也有报喜不报忧之嫌。以至于让读者把一个不真实的地方当成榜样、当成理想,倘若不加分析地向往追求,怕是要被陶令所误的。

  我想从文章的字面上解读作者的潜在信息。文章说渔夫到了桃花源,桃花源的风景很美,所有的人都友善平和,热情好客。但他们是“先世避秦时乱”而来的。我于是想,桃花源的人是有恐惧感的,尽管渔夫所见的人已是先世之后,恐惧感已大为降低,但他们小心谨慎地守着一隅,不敢外出,不敢主动地与外界联系;当渔夫临走时,还要叮嘱渔夫一定要为他所看到的桃花源保密。这些表述,无不显示出桃花源的人们谨小慎微、怕惹祸端的精神状态。

  也许是封闭得太久,当渔夫来到桃花源,桃花源的人都表现得热情好客,杀鸡备酒,轮流请客;主宾坐罢,又你问我答,说东道西,彼此充满了好奇。看了陶渊明的描写,我倒想反向自问:桃花源的人看来不少呀,非一人一户矣。那么这里的人真就和气友善,相敬如宾吗?我十八岁前,生活在十里村。它在关中平原,渭河北岸,白蟒原下。我曾为我的故乡写过一篇散文《乡村四季》,读过的人说,你们老家村子怎么美得跟仙境似的。但其实,我们十里村在美好的背后也藏着一些不美好,在民风淳朴的背后也免不了斤斤计较,在和善友好的日子中也夹杂着吵闹打骂……

  我想,陶渊明先生为后人描绘了一个无法抵达但却可以向往的地方。不过我另有一想法。无论是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还是你所向往的桃花源,其实它都是心里存在的桃花源。我确切地知道,那些乐观的人,尤其是身处逆境仍然乐观的人,心里都有一个桃花源。他们处世而不避世,却能把心安放于理想之处,让心安而乐之。他们心里之所以有一个桃花源,那是他们找到了“建设优势心理”这把钥匙,因为有了这把钥匙,他的眼睛就屏蔽了世上所有的“不好”。打个比方,你嘲笑他穿的鞋子难看的时候,他却笑着说:“总比没有脚的人好过哦!”你嘲笑他们家的房子小,他却笑着说:“总比无家可归者强呀!”我常去骊山墓园给张家三代祖坟扫墓,置身墓园,那一排排墓碑竟好像整齐的士兵方队。每个从那里归来的人,是很容易就近比较生死的。我每遇此境,便暗自思忖:活着,本身就是天大的“好”,就拥抱着天大的“好”。能活着的天地,本身就是桃花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