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洛清风
栏目:心语
作者:赵克红  来源:中国艺术报

  洛阳,一个素有千年帝都、牡丹花城美誉的古城,虽吹渡春风千载,历经变化万千,但先贤们勤政爱民的本质、清白坚韧的追求和廉洁奉公的精神,却在岁月的洗礼中历久弥新,始终浸润着这座城,感染着这座城里的人。

  洛阳作为中国历史上建都史最长、朝代最多的都城,先后有105位帝王在此定鼎九州。公而忘私的大禹、立法倡廉的周公、一代名臣狄仁杰、先忧后乐的范仲淹,以及在这里著书立说的司马迁、班固、陈寿、司马光等几大史学家……数不清的历史人物在这里亮相登场,涌现出许多明君、贤后、能臣、廉吏,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佳话。这些灿若繁星的名臣廉吏,以自己的高尚品行,丰富着河洛独特的廉洁文化传统。

  强项令——董宣

  秋日的一个上午,我来到洛阳老城东大街132号,在董家祠堂一侧的围墙上,一棵直径盈米的古槐从院内伸出了墙外,树身扭曲倾斜,虬枝苍劲横空,葱郁的树冠覆盖了街道,这便是有名的“董宣槐” 。相传,这棵槐树是为了纪念汉光武帝刘秀时期洛阳有名的“强项令”董宣而栽种的。正是这棵古槐见证了硬脖子的董宣秉公执法的精神。常有人到此凭吊和追思。

  董宣的脖子究竟有多硬?我们通过一个案例可以想象得到。东汉光武帝刘秀时期,董宣是洛阳令,相当于现在的洛阳市市长。他上任不久,就碰到了一件棘手的案子。光武帝的姐姐湖阳公主一向目中无人、骄横跋扈、袒护家丁,她的一个奴仆光天化日之下杀了人,按照王法,杀人者应当偿命。但这个奴仆一直藏在公主府,无法捉拿归案。一天,湖阳公主乘马车出游,那个杀人的奴仆随行,董宣立即带衙役上去拉住公主的马,拦住公主的车,当场抓捕并斩杀了那个奴仆。湖阳公主大怒,立刻跑到宫里,向光武帝告状。董宣被召进宫,皇帝要将他廷杖打死。董宣镇定地说:我请求说完话再死!光武帝怒气冲冲地问道:你还有什么话说?董宣说:陛下中兴汉室,德业至高无上,但公主却纵容奴仆乱杀无辜良民并故意包庇,还怎么凭公信治理天下?您不用打我,我宁愿自杀谢罪!说罢头撞殿柱,顿时血洒朝堂。

  此时,光武帝对事实真相已经明白了几分,赶忙让太监拉住董宣。但为了顾全公主的面子,他吩咐董宣给湖阳公主磕头认错。董宣坚持不肯,太监就强按董宣的头,但他两手撑地,梗着脖子,就是不肯低头。光武帝见了,笑着对湖阳公主说:董宣的脖子很硬,你看怎么办呢?湖阳公主知道光武帝是在袒护董宣,对光武帝说:您贵为天子,怎么对一个小小的县令也奈何不得呢?光武帝说:就是因为我贵为天子,才要以大局为重,考虑如何治理国家,如何取信于民。公主听了,无奈拂袖而去。

  董宣由此声名大震。嚣张跋扈惯了的洛阳豪强闻之胆寒,行为大为收敛。对此,洛阳百姓无不拍手称赞,称其为“卧虎”,还唱歌赞扬洛阳太平,“董宣衙前再无人击鼓鸣冤”。

  董宣当了5年洛阳令,74岁时病逝在任上。死后光武帝派使者去吊唁,使者看到董宣的尸体用布裹着,家中只有一辆破车,几斗大麦。光武帝感慨地说:董宣这样廉洁,到他死了我才知道!于是,下令以大夫的规格安葬了他。

  先忧后乐——范仲淹

  伊川县万安山脚下的许营村,埋葬着一个以一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而流芳千古的人物——范仲淹。

  范仲淹任参政知事后,可谓位高权重,薪高禄厚。一次他召家人于厅堂,当范仲淹看到满堂子孙一个个衣着朴素、袖藏经卷时,心里很高兴。他告诫子孙:“贫贱时,无以为生,还得供养父母。吾之夫人亲自添薪做饭。当今吾已为官,享受厚禄,但吾常忧恨者,汝辈不知节俭,贪享富贵。”在给子孙留下的《家训百字铭》中,范仲淹训诫和要求子孙要“礼义勿疏狂,逊让敦睦邻。敬长舆怀幼,怜恤孤寡贫;谦恭尚廉洁,绝戒骄傲情”。

  范仲淹一生节俭,《范文正公言行拾遗事录》中记载,范仲淹做官几十年间,未增加一名仆役。不仅如此,由于范仲淹一生奔波各地任职,长期居无定所,直到死也没有置办一处宅第。范仲淹不仅自己做到了清俭一生,而且特别注重教育孩子也要生活俭朴。范仲淹的次子范纯仁结婚时,听说儿媳将饰以锦罗帷幔,范仲淹立即传训其子:“吾家素清俭,安能以罗绮为幔坏吾家法,若将帷幔带入家门,吾将当众焚之于庭。”于是,儿子和儿媳清俭成家。

  范仲淹虽清正节俭,却乐善好施,他把自己的大半俸禄及所得赏赐都用来接济别人,如创办义庄、周济穷人、赐赏部下等。一生为官的范仲淹始终清贫,死的时候竟然“殓无新衣,友人醵资以奉葬。诸孤无所处,官为假屋韩城以居之”,真正做到了清清白白。他墓前的道路被络绎不绝的瞻仰者踩出了凹槽,他的清正品行深深镌刻进了洛阳的廉政传统文化之中。

  忠贞清廉——司马光

  在中国,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但不广为人知的是,他还以清廉自律为洛阳留下了一笔至为宝贵的财富。

  从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年)到元丰八年(1085年),司马光在洛阳居住长达15年之久,完成了巨著《资治通鉴》的编写。司马光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官高权重,却始终保持着清廉之风。在他退居洛阳编修《资治通鉴》时,居所简陋,只得另辟一地下室埋头功课。当时大臣王拱辰亦居洛阳,宅第非常豪奢,中堂建屋三层,最上一层称朝天阁,洛阳人戏称:“王家钻天,司马入地。”

  在洛阳,司马光每年往返洛阳和老家夏县两地时,沿途州县都想设宴表达敬意,但他自律甚严,从不打扰沿途地方。一次,陕州知府刘仲得知司马光要路过,早早便派人在路口等候。司马光却绕道而行,快到茅津渡口时被刘知府带着好酒骑马追上。司马光说:“我不是有意拒绝刘大人的好心,但见到沿途许多百姓连饭都吃不饱,我哪有心思享受这美味佳肴啊!”

  司马光为官近四十载,只在洛阳有三顷薄田,妻子死时,竟拿不出办丧事的钱,只好把仅有的三顷薄田典当出去,置棺理丧,才尽了丈夫的责任。这就是被后人传颂的司马光“典地葬妻”的故事。

  司马光的自律还体现在他对子女的教育上。司马光的祖父、父亲和他自己三代都是进士,但生活都十分俭朴,勤政廉洁。他要求儿子牢记“清白相承”的祖训,节俭持家,他撰写的家训《训俭示康》成了广为传诵的千古名篇。“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司马光自己也常说:“我没有什么超过别人的地方,只是我一生的所作所为,从来没有不可告人的。”在他的言传身教下,其子司马康也是“为人廉洁,口不言财”,人称廉士。

  不但他本人廉洁自律、儿孙清白相承,就连他家雇的守园人都受到熏陶。一次,他从独乐园门前经过,见新盖了一间厕屋,就问守园人建屋的钱是从哪里来的?守园人答,是游人给的赏钱积攒而来。司马光说,为什么不留着自己用?守园人答:难道只有相公您不要钱?原来当时,陕西、洛阳附近的人们都以司马光为楷模,与他对照看齐,学习他的好品德。良好家风的辐射带动由此可见一斑。

  清官廉吏,不仅名留青史,其品质更会浸润后世。董宣、范仲淹、司马光等虽已去世千年,但他们甘于清贫、恪守自律的品格,似沥沥春雨,早已融进河洛大地。正是源远流长的河洛廉政文化,赋予了洛阳城无穷的底蕴!这一个个永留青史的清廉故事,像缕缕清风拂过,更像一面面镜子,时至今日,对我们的道德廉政建设,仍有很大的借鉴和警示作用。

  (作者系河南省洛阳市文联副主席、洛阳市作协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