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学研究对象、方法和问题域的新开拓
——简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辞典》
栏目:博览
作者:李修建  来源:中国艺术报

  艺术学虽在2011年提升为一个独立的学科门类,不过,国内的艺术学研究却开启于一百多年前的“西学东渐”进程之中。王国维、蔡元培、梁启超、宗白华、马采等一批前辈学者,导夫先路,成为艺术学研究的先行者与奠基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又有数代学者投入到中国艺术学的研究与建构之中,70多年来,各个艺术门类的研究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中国艺术学“三大体系”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不过,应该看到,中国的艺术学研究自始就受到西方艺术观的深刻影响,以“美的艺术”(fine art)为关注重心,偏重于研究作为“大传统”的学院艺术和精英艺术,一部中国艺术史,往往是由名家名作构成的历史。这就造成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即作为“小传统”存在的民族民间艺术,常常不被纳入研究视野,从而成为艺术研究的缺席者。

  事实上,在中国传统社会,处于下层的广大民众,默默承载并推动着历史的车轮,在数千年的发展历程中,积累了极为丰富、极具多样性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至今绵延不绝,体现出强大的生命力。这些由广大民众创造并共享的文化成果,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取得了哪些成绩?有着怎样的制度建设?整体面貌如何?由文化学者、原文化部副部长王文章主编的一部厚重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辞典》 ,今年9月由长江出版传媒崇文书局出版,它不仅有助于我们整体把握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所取得的成就,而且对于艺术学、历史学等众多学科的研究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下面以我从事的艺术学研究为例,来谈一下它的学术价值。

  重要的文献价值

  对于任何一门学科而言,文献资料都是学术研究的基础。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个新兴领域,更需要加强文献建设。《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辞典》 (以下部分简称为《辞典》)历经5年编撰而成,全国534名专家学者共同参与,几乎集结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的所有知名学者和一线学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辞典》重头部分,涵盖2006年至2021年国务院公布的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所有项目,总计3102项。对每一个项目, 《辞典》都以500余字予以介绍,文字虽然简约,信息却务求丰富,涉及其历史源流、生成背景、技艺特色、社会功能、文化价值等。《辞典》收录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3068人,外加107名尚未列入国家级名录但在各自领域做出突出成就的传承人辞条,每个辞条都对传承人的基本信息、师承情况、传承实践、主要成就进行概括。

  可以说,《辞典》收罗全面,详略得当,在文献性上极为突出,对今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艺术学研究乃至中国文化的研究,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参考资料,为相关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拓展艺术学的研究对象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分为十类,即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依照现代艺术观,音乐、舞蹈、戏剧、曲艺、美术属于艺术之列,而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技艺和医药之属,则不属艺术,因此,在以往的艺术研究中,基本不会关注到这些领域。

  实际上,当我们深入到传统之中,就会明悉中国有着自身独特的艺术观念。自周代贵族子弟的“六艺”之教,到历代史书中的“艺术传”(或“术艺传”),再到历代图书总目的分类体系,“艺术”总有一席之地。总体来看,除了琴棋书画,术数方技、骑射投壶、医算占卜等,亦属艺术。也就是说,十大类别中的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技艺,传统医药等,在中国古代皆可视为“艺术”。它们确也存在一些共性,如都有“技”的层面。术数方技、医药之属,注重实用性,而琴棋书画、游艺之类,则偏重娱乐性和审美性。显然,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十大类别,恰恰契合了中国古代的艺术观。

  我们进行中国艺术学“三大体系”建设,就要放开视野,拓展研究对象,将以往不被艺术学界关注却属于“中国艺术”的众多项目,纳入研究范围。以此来看,《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辞典》可以说是一部绝佳的研究指南,它将可供研究的对象一一指示出来,等待学者们进一步开掘深入。

  丰富艺术学的研究方法和问题域

  每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都诞生于特定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之中,与当地民众的生产生活、节日仪式、精神信仰等密不可分,带有强烈的地方性文化色彩。要想理解它们,靠传统艺术学的形而上思辨、美术馆式的静观是不行的,需要运用人类学的田野调查方法,深入到它们的内部,进行参与式观察。

  这绝非易事。《辞典》中对每个项目的介绍,虽然篇幅不长,但每一篇文字的背后,都可能凝结着撰写者数年乃至数十年的研究心得。在其中,我们不仅看到了对“技”的描述,对“艺”的赏析,还有对“道”的揭示。尽管限于篇幅,有的地方只是三言两语,点到为止,却为我们理解这些艺术和文化现象提供了明确的指引。

  作为研究者,我们还可以从多个角度进一步展开思考,比如某一种民间艺术,它的历史起源、社会功能、符号内涵、文化意义。它与民众的日常生活有着怎样的互动?它塑造了民众怎样的地方认同和文化认同?它与周边相类的艺术形式有着怎样的关联?在历史的滚滚洪流中,在现代性浪潮的冲击之下,它经历了怎样的变迁与演化?它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有怎样的可能性?诸如此类的问题,都需要研究者置身于研究对象所在的社会和文化语境之中,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进行深度的分析。

  总之,《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辞典》的问世,对于包括艺术学在内的众多学科而言,不仅有着极为重要的资料价值和文献价值,还拓展了研究对象,丰富了相关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论题,值得学界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