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纲散文集《我还活着》出版
心中有光 热情似火
栏目:书与人
作者:易明  来源:中国艺术报

  阎纲最新散文集出版,题目就叫《我还活着》。90岁了,前代作家有几个能写到这个年纪?贾平凹说:“90多岁了还出版《我还活着》,真令我敬佩、感动。”王蒙说:“阎纲是我所知道的、我所认识的现在也还不断写文章的老的评论家,不是之一,就这一个了。”

  2019年,阎纲从北京回老家陕西礼泉探望,山亲水亲人更亲,他撂下话来:“老汉不走了!”眨眼三年,不只为养老,也为一方文化。三年里,阎纲下乡拜望本土作家,有的家访达十次之多;为党政机关出版的《醴泉昭陵人物志》和《醴泉岁月记忆》二书作序,为《范紫东研究文集》作序;日夜兼程编纂《醴泉作家记胜》,为200多名作者点评优劣,笔下常带感情。

  2021年,回顾76年来写作生涯和人生遭逢,付诸笔端,有了散文集《我还活着》。他要和读者进行灵魂的交流。关于散文,阎纲两个经典观点令人印象深刻,一是散文就是同亲友们谈心,二是传神的细节是魔鬼。《我还活着》里,无论“逆旅”回顾成长的经历,还是“知人”“论世”谈师论友,娓娓道来,在传神的细节里能看到他的人生之路与几十年文坛的风云际会。阎纲写人论事,笔墨不多,精气神十足,直逼人的灵魂。

  阎纲的语言干脆利落,他追求的风格是:写评论,老辣、简约、有风趣;写散文,纯情、传神、带体温。文网,世情,明察秋毫洞若观火;亲情,友情,绵绵之情一往而深。读他的文章,亦刚亦柔,回味无穷。

  写到老友周明,二人之间的友情尤为特殊。阎纲和“文坛基辛格”周明有“五同”之谊:陕西同乡,兰大同学,作协同事,五七干校“同案犯”,创建旅京同乡会的资深同伴。“风风雨雨60多年,从来没有红过脸”。2015年,阎纲在中国现代文学馆碰到周明,笔墨现成,一时冲动,便给周明留了几句话:“相知半世纪,结缘过五同,岂止半世纪,六十二年矣。 ”周明也冲动了:“阎兄,日月如梭。转眼就是百年,咱俩葬到一起吧。我家在秦岭脚下,有地,终南隐士处、白居易‘观刈麦’地,由你挑。”一生得一知己足矣,何况这是超越一个甲子的友谊!

  阎纲是散文家、评论家,还是编辑家。他编辑过的报刊就有《文艺报》《人民文学》《小说选刊》《中国文化报》等八家,在文艺界皆举足轻重。阎纲曾为编辑“仗义执言”,从新时期开始,百废俱兴,行行出状元,这也称“家”,那也称“著名”,唯编辑沉得住气,“决心当一辈子无名英雄”,阎纲则说:编辑者,编辑家也。退休多年,早已不在编辑的岗位上了,依然任劳任怨做编辑工作,不遗余力发现家乡文坛新秀、提携当地的文学爱好者。 《我还活着》,序言不请赫赫名家,而由乡党石岗代序,桑梓之情,可见一斑。

  石岗老家与阎纲老家近在咫尺,十多年前石岗在京城办杂志,多次路过阎纲家门,每次都闪过拜望的念头,却未曾贸然造访。阎纲回乡,石岗多年夙愿得偿。看到阎纲回乡还带那么多书放在床头,石岗很惊讶。阎纲摇头:“都是本地作家们写的书,看不过来,但是喜欢看。”阎纲在康养中心、在病房,接待了一波又一波喜爱写作的朋友。族弟阎庆生劝他悠着点,“毕竟90岁的老人了”。阎纲说:“善哉斯言,然而,我向父老乡亲做过保证,老汉只要有一口气,就要报恩乡梓。”

  90岁的阎纲,依然朝气蓬勃,他心中有光,热情似火,以90年的人生阅历,激励人,鼓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