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谈会发言摘登

  来源:中国艺术报

充分利用传统节日资源助力乡村振兴

林继富
(中国民协副主席、中央民族大学教授)

  传统节日在推进乡村振兴全面发展方面所起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5个方面:

  一、传统节日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现实生活意义,是所在地域民众长期积淀而成的独特的审美经验、价值观念和情感体验。在现代乡村振兴的过程中,我们要传承传统节日的精神价值,丰富民众生活,挖掘传统节日所具有的精神禀赋和审美经验,激活传统节日在民众精神生活中作用。

  二、传统节日是民众生活的实践,也是民众文化传统的表达。传统节日中蕴含着社会发展所需的丰富经济价值。我国许多地方都以传统节日作为地方文化品牌开展建设,湖北省实施的“一村一品”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当前,国内外文化产业发展已经进入品牌竞争的时代,以传统文化品牌为核心进行文化资源合理配置,是乡村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着力点。

  三、传统节日是时间制度,它使民众生活张弛有度,与生产生活节律相结合。同时,传统节日在多民族、跨地域交流的过程中塑造了有序的生活秩序。我国是多民族国家,多民族共同生活在共有区域,相互交流。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传统节日对于乡村秩序的建构和建设都有重要作用。

  四、传统节日是区域社会文化的代表,具有示范性、引领性。传统节日在长期历史积累过程中形成了独特、丰富的生活习俗。这些习俗含盖饮食、服饰、音乐、舞蹈、乐器、娱乐竞技项目、仪式等多个方面,形成了有影响力的传统节日品牌,孔雀舞、芦笙、铜鼓、象脚鼓、木鼓、葫芦丝、阿细跳月、上刀山、祭天坛、太阳历等都是这些品牌中的经典元素。在乡村振兴过程中,我们要利用优秀的传统节日资源,整合各地不同的文化资源,将其进行利益最大化。

  五、传统节日是在特定生态环境下产生的地方知识、地方生活形态,其中交织着人与自然生态的关系。比如,傣族泼水节就与热带雨林风光、佛塔、傣家竹楼等相互关联,要求我们挖掘传统节日中包含着的民众处理其与自然关系的有益经验,在新乡村建设中实现新的乡村生活生态。

  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是一座生活的丰碑,充分挖掘、利用传统节日中蕴含的文化本色、生态底色和产业特色资源,推进新乡村建设,传承弘扬传统节日文化精神,是提升乡村发展质量、实现传统节日振兴的有效路径。

 

 

荆楚节日文献的谱系与传承

田兆元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百年民俗 湖北记忆》摄影图册的出版,为民俗文献的撰写、研究建立了以图像为中心的模式。在《百年民俗 湖北记忆》图册和同名展览中,都将民俗节日列为开头,而《荆楚岁时记》是其开篇,彰显了湖北地区作为“节日民俗文献之祖”的地位。被认为是我国著述年代最早的民俗学文献的《荆楚岁时记》,其形成有一个历史过程。战国早期曾侯乙墓中的二十八宿彩画、战国时楚人甘德《星经》之关于二十八宿的记载、战国《楚辞》中关于端午与祭祀典礼的记载,以及《荆楚岁时记》对节日的全方位、整体性记载,构成华夏民俗节日的经典文献体系。我们必须将荆楚节日民俗文献当做整体来研究。

  曾侯乙墓中的二十八宿彩画,是关于中国节日最早的图像文献,所以是中国节日文献之祖。该彩画明丽、清晰,有力地证明了曾经争论不休的“二十八宿起源地就在中国荆楚地区”的论断。而楚人甘德、魏人石申的《甘石星经》(《甘石星经》是两人著述的合称),是最早记载二十八宿的文献之一。其中一部文字著作、一部图像著作,说明当时对二十八宿天文时间的记录,已经成为一种关于民俗的谱系性存在。二十八宿与传统节日密切关联。我们以二十四节气中最为重要的两分两至为例,子午卯酉是两分两至所在的月份,这个特定的月份中,冬至在虚宿、夏至在张宿、春分在昴宿、秋分在房宿。而现代的“二月二龙抬头”,也与东方苍龙七宿之龙角联系在一起。二十八宿星象是中国节日发生的重要坐标,而楚国二十八宿节日文献也需要深入发掘研究。

  《楚辞》是一部被忽视的有关节日的文献。比如,其中有着最早对于端午节俗的记载:“户服艾以盈要兮,谓幽兰其不可佩”。这不就是对端午插艾佩香的描述吗?家家户户都挂艾草,还以香囊等形式佩在腰间。喜欢艾草的人不喜欢幽兰,而不喜欢艾草的则喜欢佩兰浴兰。而《九歌》中透露的时间信息,是不是意味着《九歌》中祭祀大典就是端午祭祀大典?《九歌》提供了最为系统、详细的楚地祭祀仪式的场景资料,包括音乐、美术、舞蹈、歌词及整个场景,仪式过程的描写非常生动,是十分宝贵的节庆资料。从“吉日兮辰良”这句标志性的节日话语开始,到“长无绝兮终古”的礼成送神,《九歌》是不折不扣的节日仪式记录文献。我们把屈原作为端午文化的代言人,不仅因为他赴水辞世,更因为他写就了关于端午文化的最早文献记载。

  《荆楚岁时记》是非常具有系统性的节日文献。作者宗懔是楚人,有着强烈的家乡情节,主张梁朝都城从建康迁都荆州。当他来到北方,又将北方节俗描述在文献中,因此,《荆楚岁时记》中的“荆楚”是“大荆楚”的概念,是关于华夏南北节庆的记载。宗檩的经历及其生活空间意识,体现着中华节日谱系的空间意识。随着该文献向日韩等周边地区的辐射,《荆楚岁时记》跨越时空,将华彩的节庆与世界共分享。《荆楚岁时记》体现了节日时间谱系、节日空间谱系,其系统观、整体性、多元性与联系性的特点,构成了该书鲜明的主题意识。

  荆楚节日民俗文献具有世界性的原创意义,应该申报世界记忆文化遗产,与世界分享。同时也应该建立中国节俗文献中心,对其进行深入整理研究。应该编撰《荆楚岁时纪图文新编》,将传统的文字、图像记录加以集成。

  战国早期曾侯乙墓二十八宿彩画,图片由湖北省博物馆提供。

 

守护民俗文化记忆的公共性

户晓辉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湖北博物馆“百年民俗 湖北记忆”影像展和湖北美术出版社推出的大型同名图册,开启守护民俗文化记忆的公共盛事。为了编辑展出《百年民俗 湖北记忆》,主编方和策展方向社会各界广泛征集能够反映20世纪湖北民俗整体面貌和日常生活变迁的老照片、老影像,最终从征集来的5000多张照片中选出1200余张,囊括了280个民俗事象。其中,除了吴志坚、佘代科等专业摄影家长期积累的作品之外,有将近一半的照片出自标出姓名的普通民众之手。

  《百年民俗 湖北记忆》图册和展览呈现出大量栩栩如生的民俗图像和节日场景,用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激发我们的想象力,唤起我们对民俗文化记忆的责任感。我在参观这次影像展时想到,老汉口之所以从明朝万历年间起被列为全国四大名镇之首,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它那富有历史厚重感的“民族范儿”,这是武汉人经济开放和文化包容的姿态“范儿”,是他们以宽广的胸怀勇于接纳和吸收先进文明并且追求好生活的精神“范儿”。当年汉口商人组织在维持公益、保护权益、规范行为、遵守契约等方面所形成的习俗以及他们敢于公开使用理性的“民族范儿”,尤其值得我们传承并发扬光大。

  《百年民俗 湖北记忆》图册和展览所提供的,是普通民众对日常生活、个人故事和节俗的多元化记忆。民俗文化记忆的公共性要求我们重视个人记忆在集体记忆和社会记忆中不可或缺也不可代替的重要作用。自觉守护民俗文化记忆的公共性,归根结底是为了维护普通民众共同建构民俗文化记忆的平等权利。

 

推动优秀荆楚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李建华
(湖北省文联二级巡视员、湖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百年民俗湖北记忆”影像展和同名画册以岁时节令、生产习俗、商业交通水利、人生礼仪、衣食居药医、文艺娱乐6个板块,记录了近百年来湖北的民俗物质生活、民俗社会生活、精神生活和文化生活,探寻荆楚节俗文化密码。对推进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及助推乡村振兴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国传统节俗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百年湖北民俗,是荆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荆楚文化又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这个意义上讲,百年民俗,既是湖北的记忆,也是中国的记忆。“百年民俗 湖北记忆”影像展的开展和同名画册的出版,对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守护乡愁、增强文化自信,功莫大焉。

  近些年来,经济的全球化、文化全球化不断冲击着民族民间文化生态,很多民族民间文化特色正在逐渐消失,传统的节俗文化也遭受巨大的挑战和破坏。对于抢救我们的传统节日,积极调动广大民众参与传统节俗的自觉性和创造性,将传统节日重新唤回到我们的生活中,让它成为人们现实生活的一部分,并根据变化了的社会形态,尊重和改造传统和习俗,创新和发展节日文化,使得传统节俗完全与现代生活相融合,进而增强民族认同感,“百年民俗 湖北记忆”开拓了我们思考的空间和场域。

  传统节俗文化承载着中国人的生存方式、生活方式和审美方式,体现出精忠爱国、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天人合一、贵和尚美等文化精神。“百年民俗 湖北记忆”影像展的开展和同名画册的出版,为推动优秀荆楚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开了个好头。湖北广大文艺家必将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用精品力作回馈我们这个伟大的时代。

 

《百年民俗 湖北记忆》出版发行识议

桂胜
(湖北省民协副主席、武汉大学教授)

  今年在湖北武汉举办的“我们的节日——2022中国(湖北)节俗座谈会暨百年民俗湖北记忆考察活动”没有选择特定的节日,而主要以《百年民俗 湖北记忆》大型民俗摄影图册的出版为契机,着重探讨、考察了民俗记忆的呈现方式和重要意义。与会者围绕节俗,结合对“百年民俗 湖北记忆”影像展的参观和对《百年民俗 湖北记忆》的阅读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专家们或历时性地探讨了二十八宿与节令的关联及图像叙事,或共时性地阐明了传统节日在当下的正能量体现,或以《楚辞》、端午节为例谈及节日的溯源和变迁,或论述了民俗的概念和传承,而更多的话题则集中在《百年民俗 湖北记忆》出版发行的意义上。

  《百年民俗 湖北记忆》的出版发行作为民俗传承的“空间再造”,丰富了“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的形式。它超越时空,以流动性的形式把一些流行的或式微的,甚至一些消逝的、需要传承的民俗事象,通过图像叙事予以展现、再现,能很好地回应乡村“空心化”“空巢化”、民俗知识文化“碎片化”、村民生活方式多样化等对乡村民俗传承带来的挑战,促进了民俗传承链、记忆链的修复,壮大了民俗文化的受众队伍。我相信,当我们的后辈翻开这本画册,便犹如打开了记忆的闸门,领略到我们中华民族的智慧、情感,体验老一辈人的生活史。

  《百年民俗 湖北记忆》的主编和出版者在策划、别裁、编印上精心、用心。它体现了拍摄者几十年来的积累、捕捉、收集过程,在编辑过程中,由5000余张照片挑选至1200张摄影图片,280个民俗事象兼顾了节俗的共性,突出了荆楚的地域性,呈现了荆楚民俗的仪态万千,是荆楚民众生活史的真实写照,也给有志于民俗、节俗研究的人以更大的再挖掘空间。

 

田野考察与民俗影像

吴志坚
(湖北省群艺馆研究员、湖北省民协民俗摄影专业委员会主任)

  “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是中国民协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项品牌活动,特别注重田野考察、实地调研。在我看来,这也是支撑中国民协一以贯之的“学术立会”原则的方法路径。只有坚持田野调查,我们才能采撷到最鲜活的第一手资料。《百年民俗湖 北记忆》中的岁时节令章节等内容,都必须在民俗真实发生的场景中加以记录。所以,民俗摄影的田野考察纪录需要在不干涉当地民俗活动的前提下去完成考察。

  在《百年民俗 湖北记忆》里,有再也不会出现的武汉人当街睡觉的竹床阵等。用镜头记录这些民俗,会让未来的人们触摸到过去先辈们生活的模样。这也正是著名史学家冯天瑜先生在图册序言里所提及的:风来有自,俗往何方。回望从事民俗摄影的40余年,我时常被一种朴素而又浓烈的情感认识所滋养:民俗文化的创作主体,是我们广大民众,我们应尊重民俗本体,向他们学习、请教。不少朋友在看完“百年民俗湖北记忆”展览后慨然长叹,没想到节俗的内容如此丰富多彩,囊括了生活的方方面面。民俗影像的价值是深厚的、需要深挖的,需要在更多场域中被看到。民俗影像本身就是发扬文化传统、坚持文化自信的直接表达。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是中国悠久的历史书写传统。司马迁当年撰写史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田野调查中,辨真明伪,开史家之先河。 《百年民俗 湖北记忆》辑录了众多的民俗田野成果,力图溯源荆楚民俗,勾勒文化变迁。图片承载了厚重的文化信息,总会有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总会有“高山流水遇知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