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山,慈善已成新民俗
——从长篇报告文学《博爱九歌》谈起
栏目:视点
作者:黄刚  来源:中国艺术报

中山消防战士抢救汶川地震中的被困群众

  忙忙碌碌几春秋,我的第十一个文学“孩子”——长篇报告文学《博爱九歌》终于诞生。

  很幸运,《博爱九歌》入选广东文艺精品创作项目签约选题,本书以肇始于1988年的“中山慈善万人行”为线索,用近20万字“铺写”出跨时30多年的一座城市的博爱长卷。

  全书由《序》开篇,以《跋》结束,涵盖《博爱如天》《山川相连》《珠峰作证》《乌蒙壮歌》《耕耘红壤》《脊梁如山》与《跨国使命》七个章节,我以“九歌”作喻。这是我继《山高谁为峰》《驭风而行》《中山传:伟人故里千年香山》(与丘树宏合著)之后,创作的又一部与中山这座城市密切相关的文学作品。

  “中山慈善万人行”起源于1988年,在借鉴香港公益金百万行的基础上,中山市于1988年举办了第一届“敬老万人行”。1988年9月成立市红十字会后,政府将活动交由市红十字会牵头组织,并在1989年更名为“中山慈善万人行”。

  历经35年的中山慈善万人行活动,展示的是中山人的精神面貌、中山市的精神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建设同步发展的可喜成就,以及中华民族传统的高尚美德和博爱、慈善的社会风尚。被誉为中山最靓丽风景线与新民俗的中山慈善万人行,凸显了博爱的城市精神与人道、奉献等红十字精神,它们已经成为市民的文化自觉和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也成为城市文明的重要内涵。

  30多年来,从最初的每年1.8万人巡游、不到10万人捐款,发展到每年20多万人参与市、镇两级巡游、过百万人捐款,累计超2000万人参与中山慈善万人行。社会各界的捐款总金额从1988年的7.2万元至近年来的每年过亿元, 35年来累计金额超17亿元,参与援建公益项目110多项。

  30多年间,扶危济困、救死扶伤、互助关爱的阳光,不仅洒遍中山1800平方公里的山川城乡,也辐射到市外、省外、国外。捐款、义卖,修建医院、血站,帮扶病患贫困,援助地震、冰雪、洪水、海啸等受灾地区……尤其是博爱的种子,从中山放飞,在“冰雪之灾”“汶川地震”“医疗援非”“海地维和”“脱贫攻坚”“新冠疫情”等国内外特殊的时刻,适时落地、生根、发芽、结果,以卓然的风姿彰显一座城的品牌形象、一个国家的精神风范。

  一晃,笔者定居孙中山的故乡中山市已整整30年了。作为作家和市民,我以经历者、见证者、采访者、记录者等多重身份,梳理、挖掘、整合出这部关于“博爱”的长卷,竭力还原几十年前那些貌似如烟的生与死、毁灭与建设、热血和泪水、苦难与崛起、贫穷和富裕、疾病与健康、动荡与和平、小我与家国、中国与世界命题中的哪怕一个瞬间、一幅剪影、一张面孔,或者一季绽放、一场拼搏、一次升华……

  “海是液体的人,人是固体的海。”我曾经见证了一个个真善美的瞬间,又在采访创作中被一次次感动。走访了中山市红十字会、扶贫(援建)组织、卫计局、民政局、国资委、边检站、供电局、医院等单位,曾经萦绕心头的问题——“文学何用”在大量的采访中豁然开朗:博爱如天,故无敌。文学创作有如沙中淘沥,萃取铺排,让时间长河中的博爱故事凝结成晶,长情且厚重。

  翻阅《博爱九歌》,无论一个个复活的细节,还是一个个动人的故事,都会紧紧地凝聚在一个核心或一面旗帜——“博爱”的周围。

  或许你将感动于两位大学生用生命营救的大爱与果敢:一位来自中山的男大学生捐献56毫升骨髓,跨地成功营救了一位远在重庆的女大学生的生命;或许你会对捐出几块钱压岁钱的孩童与捐出几千万元、上亿元的华侨同时感慨,感慨人间真爱的力量。我的笔下,还出现了在粤北山区踏雪卧冰连续奋战半个月,抗冰复电点亮万家灯火的电力铁军;复原了汶川地震中从废墟里刨挖、抢救一个个生命,踏上夹金山抢险防疫的勇士形象;聚焦了远渡重洋奔赴海地的维和战士,记录下他们履行护卫联合国秘书长安全重任的荣光,以及在海地地震中一边抢险一边维护当地治安的历史细节;还速写了那些奔赴异国他乡,在埃博拉病毒肆虐、艾滋病蔓延的非洲援助非洲人民,甚至挽救一位非洲国家总统生命的传奇。

  当我的笔尖触及世界屋脊、彩云之南、横断山脉等高远贫困的土地时,那些肩负脱贫攻坚使命的新时代“金刚”“脊梁” “天使”等英雄群雕就重现眼前。

  《博爱九歌》分娩于新冠肺炎疫情大背景之下,它吟唱着博爱的中国旋律,抚慰疲惫抗争的心灵,勖勉英勇无畏的战士,鼓舞大家一起迎接一个康宁安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