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典为源·以史为据·以理为证
——评《仁与共在:儒学思想今释》
栏目:经典常谈
作者:过常宝  来源:中国艺术报

  历史可以被理解为系列时空镜像的组接,绵延的思想轨迹构成了其清晰的逻辑线索,化成的文明景观显现为多元的生命样态。对于生活在任何一方时空场域的族群,其思想史与文化史的演进均存在着密切的关联。就华夏民族而言,儒家思想的发展与现代文明的建构之间就存在着这种不可避免且从未间断的“互动”。

  刘振东博士的新著《仁与共在:儒学思想今释》基于对儒学经典的文本细读、对古今史实的细致考据以及对东西方哲理思想的学理校注,试图透过时间(历史与当下)与空间(中国与西方)共同交织的立体视域透析思想与文明的内在逻辑,进而对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构的经由与前景做出学理的评介。无论是以儒学典籍为源点,以文明史述为论据,还是以哲人忧思为佐证,刘振东博士的论述均能准确把握“仁”与“共”作为儒家思想古今义理的内在精粹,以及两者在民族发展、国家建立、文化交流进程中的共融效果。所谓“今释”,就是立足于当下,用严谨的学理思维对儒学典籍爬梳整理、细化分类,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良好发展为终极目标对儒学义理进行辨识扬弃、去伪存真,并对其进行深入解读,具体到对传统儒家义理的解析与论辩,该书的著述不仅史料详实、表述清晰,而且视域开阔、思维活跃,尤其在探讨儒家思想与现代文明建构的层递关系部分体现出鲜明的问题意识、当下意识,另外在对于传统儒家的心性解读上也可谓是逻辑鲜明、思辨深入。

  由传统儒家对于个人主体的道义关怀,到主体如何实现进德修业,再去如何实现这种道德模式,以及在这条仁道之路上如何进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探索,文章的主体结构与推理过程缜密严谨;对于相关史料的整合与具体历史的价值的概括具有学理性、系统性和针对性,秉持“以史为鉴”的研究方法与为学理念总结出家国、天下、王道、历史之中涉及到的道德、政治、伦理的经验教训,并将其融为己用,沿着历史发展的整体脉络梳理儒家道德伦理的形成逻辑,同时以此作为当今时代思想文明建构的重要参考依据。作为核心要旨——对以“仁”为核心的传统儒家思想的辨识与承继,作者将儒家仁义的道德观念进行深入的学理阐释,用传统儒家的义理思维框架来架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探索模式,并且将这种仁道模式作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路径探索,以此来实现共治于道的历史性转变。

  缜密的思维逻辑

  对于人类命运共同体形成与发展的论述,作者以儒家的义理为阐释依据,通过中国先秦时期的史实佐证,并以西方文化史作为重要参照,逐步推出人类共同的发展趋向与共处模式。作者充分肯定“人而为仁”的主体价值理念,并以此为基点系统分析儒家思想对于天下政治格局演变的影响过程,通过整合圣人“感心合道,仁者致道”的规律,透过中西方世界的整体视域来总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形成条件、特殊模式和思想因素,进而使读者在传统儒家仁道观念的基础上对共同体有一个深刻的理解和把握。其后,在对共同体的价值内涵有了深刻的解读基础上,提出全书论辩的核心要义:传统智慧与现代文明的衔接,也就是儒家仁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交融。

  全书对于主体性价值阐发可谓是步步为营,既有缜密的思维逻辑也有系统理论结构。先是对传统儒家义理的解读,继而是对共同体价值内涵的解析;先是从历史角度去总结,继而是与现代文明的对接;先是对儒学仁义理念的概括,继而是对人类命运共同体模式的道路的探索。作者通过清晰而缜密的逻辑推理,使读者逐渐深入到儒家思想的题旨要义之中,不仅使读者准确认识传统儒学中“人而为仁”的深刻涵义,而且使得读者对儒学中“经邦治世”的路径导向有了切实的感悟。最终,以“仁”与“共”作为题眼,完成了对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之间接续关系的直观体现。

  开阔的史学视野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在历史发展轨迹中所蕴藏的“天命伦常”足以为后人所借鉴。在历史这个文化与精神的主轴线上,从夏商周的崇尚鬼神到以轴心时代为开端,开启了人们的个体价值崇拜的阶段,人类文明逐渐步入到了“宗教的理性化”时期。《仁与共在》于家国兴之、人事成败的经验总结之中,将诉诸天命、鬼神的信仰崇拜拉回到了人类本体之中,将大道主义作为礼乐精神的根本。历史代替神旨的仁道主义使人们的目光回归到人类自身身上。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将人类主体自身存在的价值回归到人类自身的角度,以此来阐述人们自由存在的条件作为前提,并且不受外在条件的干扰。中国人自轴心时代之后,开始了圣人崇拜,这不仅仅是佐证了人类自身的智慧,同时理性照察了人类主体自身。《仁与共在》之后将历史界定为以下几种内涵的存在:其一是历史将古人的记忆作为蓝本,经现代人梳理之后表达出以后使用的一种语言表述与精神呈现;其二是历史为人们呈现出价值的维度,历史的建构由事实与价值构成,在历史的运转之中以价值的维度作为筛选的内容;其三来凸显文章主旨立意,历史将其本质指向到未来的精神价值向度,为未来的指导提供一种理性的规范。历史最终的总结或许不为严丝合缝,其契合程度并不严密,但是历史的主旨不是向人们还原过去的事实,而是对于主体意愿的精神成全。历史接续未来,载寓精神,反思意义,解释人生,从而为人们建构一种价值本体。《仁与共在》以历史的价值呈现作为依存,试图去解读价值本体的意义,从而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一种价值依托。斯人已逝,留存的精神具象也在时间轴中被湮灭,因此从历史中所得的个体存世之功成为被载入史册的纪念,这也是人们精神归宿与未来价值走向的源泉。

  通透的义理阐述

  《仁与共在》对传统儒家义理的阐释具有鲜明的层次感与具体的针对性,既有对“以礼修身成圣”的德性探源,也有对“经邦治世之道”的路径探寻。作者行文以儒家“仁德”理念的古之兴起与当下传承为论述源点,以“人类命运共同体”概念的形成经由与演变境况为论辩焦点,针对传统儒家治国“明乎知礼而陋于之心”的历史局限与“富国裕民”的客观要求,层层深入地完成了对儒学精粹的现代阐释。首先,作者在第一章开宗明义,以“仁”的学理阐述肯定了人的主体性的存在。作为人的个体生命价值展开的应然状态,“仁、礼义、勇”传统儒家的信仰秉持与个性坚守,以仁心之德来面对外在的现象世界,能够做到委运任化,内化于心,外显乎行。不仅如此作者将“仁、礼义、勇”三者之间进行关系连接来解释人将成仁的意义转换,经由“以礼载义,以勇辅仁”,最终实现仁的理性价值的实现与反思。其次,《仁与共在》中将“修身”“德业”与“明德”“亲民”“至善”以及“修齐治平”相关联,提倡君子修身,领略修身要义以做到心中不存任何杂念,从而使人心性充实,人格完善,最终实现修身成圣之道。在家国同构的社会组织中,传统儒家讲究“修齐治平”的内在路径探索,在家国、家族、家庭的角度,将孝悌恭顺的伦理原则推至实践,进而达到一种积极正面的导向作用,这也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形成条件建立了一种历史与现实的效应。然后在人之主体合理存在的生存智慧方面,将礼义廉耻与依法治国结合作为经邦济世的旨要。以礼治民,使民众感恩君主的恩德,以法辅德,使百姓畏惧法律的尊严,恩威并施,宽猛相济,从而使秩序文明,建构出真正意义上的价值共同体与命运共同体。最后,将儒家的孝亲仁爱作为一种“波心圆”式的推广模式来回应时代问题,将这种孝亲仁爱的义理具体到现实世界的伦理政治、家族伦理、个人道德与个人修为的层次,将此作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种路径摸索,以其超越性协同现代文明智慧的发展来安顿心灵,收拾精神,在抚慰人们心灵的同时,也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了一种传统儒家义理与现代文明的衔接与共鸣。

  “仁”与“共”是刘振东博士儒学今释的核心要点,二者的互渗共融构成了儒学思想现代传承的学理依据。《仁与共在》一书能够“以典为源”“以史为据”“以理为证”,既是传统文化研究的学理尝试,也是当前儒学研究的新锐。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