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梧桐山
栏目:四季
作者:吴付刚  来源:中国艺术报

  初次见到设计师麦子,一头蓬松的长发,满脸络腮胡,清瘦的身板格外修长,身穿T恤加破洞牛仔裤。我伸出右手,微微躬身,说:“幸会!”他用尚不圆润的普通话欢迎我。

  麦子的手有些骨感、粗糙,蘸着建筑垃圾的痕迹。那天,我和麦子边走边聊。我们站在大地上肆意张望,天似穹庐,四野环山,阡陌交通,绿意盎然……那是黔北高原背靠重庆西部的一个村庄,后面是江津四面山,左边是中国丹霞谷,都是AAAA景区。镶嵌在两个景区犄角,正是中石油的挂帮扶贫点——贵州省习水县大坡镇田坝村农田村民组,盛夏的四面山、丹霞谷,游人如织,挤在边角的田坝村,无路通往景区,却只剩下满眼风景。

  麦子带我走进民宿。这里是客厅,楼上是卧室,旁边是厨房,他手指的方向,就是我放眼的地方。一个封闭的小山村,出入仅有一条公路,这样的民宿谁会来?我心生疑惑,问麦子:“客人来这里可以做些什么?”麦子笑了笑,说,田坝就是风景。望了望方圆百亩的田间,全是碧绿的禾苗,偶有几个人影在田埂上晃动。

  我转身坐在门口的秋千上,望向远方,山,葱茏一片,大小高矮的山峦,起伏连绵,与天衔接、与地相连。 “哦,可以发呆。”麦子说,在都市生活久了,高楼大厦挡住了视线,噪音尾气污染了空间,无论走到哪里,都找不到新鲜感,何不约上三五好友,带着家人,向农村进发,寻找心灵深处的诗与远方呢?

  那是一个炎热的午后,我走进田坝,与麦子先生初识。即将建成投用的民房修葺一新,前后左右栽了鲜花、翠竹,以及各种蔓藤、树木,搭建了秋千、沙坑,平整了院坝、路径。远远望去,房屋四周小桥流水、篱笆石磊、稻田菜地、竹木花卉,相映成趣,各具特色,每一栋民宿就是一道风景,青黛瓦顶,朱漆门檐,木板墙身,铝合金窗,传统与后现代完美结合,自然交融。它们独处在群山脚下,傲立于田畴岸边,与绿意交错,尽显古韵。在麦子的带领下,我去了孔雀苑、凤凰苑。转朱楼阁,雕花屋顶,长长的走廊尽头,或是绿色藤蔓,或是别有洞天,转角的木板被烟火熏得微黄、发黑,疑似从历史深处走来。踩着咯吱咯吱发响的楼梯,又是一帧美景,绿竹长在一二楼的空间处,伸出长长的枝条,指引着我的脚步。再上新台阶,穿过长廊,拐角进屋,洗漱间、客厅、卧室,每一个房间的装饰各异,灯具、吊台、各式挂件成了焦点,吸引着我的眼球,就连电路开关、插座,都充满文艺范儿。

  住在这样的民宿,坐在院落里,摆上一壶茶,一边品茶,一边仰视蓝天、眺望山峦、俯瞰田畴,双眼堆满绿意。累了,可以坐在秋千上发呆,独享山里的阳光、空气,任由思绪飘飞。夜里,微闭双眼,听取蛙声一片,让风把天籁送进耳朵,若有三五好友,听风赏月、把酒言欢、畅叙人生、捭阖天下,无比的惬意。麦子说,每一栋民宿都有一个独立的服务团队,一日三餐科学配置,所有食材就地而取,土生土长,天然、绿色、无公害。如此,真是一个写满乡村烟火味的人间净土!

  蓝天白云下,群山环绕中的田坝,很快有了一个新名字——梧桐山,与田坝的地儿、风景、民宿同样的美,夕照流韵、牧童晚归,一块遗落在天穹下的农田,青山绵延、绿水缱绻,美得令人蚀骨、美得让人窒息。

  我第二次走进田坝,麦子已经离开。当我沐浴着余晖住进梧桐山,哇!田地一片金黄,秋风吹来,稻浪翻涌,窸窸窣窣的声音,如同初秋的音符,掠过耳旁,飘向山的那边。夜幕降临,我沏上一壶茶,闲坐庭前,独享那份静谧时光。远处的灯火若隐若现,偶有摩托车驶来,长长的光晕划破黑夜,忽而射向东南,忽而射向西北,突突突的声音消失殆尽,光束又停靠在下一站。稻田里的蛙声此起彼伏,如歌、如戏,低吟、高亢,宛转悠扬,悦耳动听,一浪接一浪传来,塞满我的双耳。

  夜里,我横卧在酥软的大床上,脑子里闪现着都市风情,偌大的酒店里,望不见山村皎洁的月,听不见乡野歌唱的风,只有霓虹闪烁,人潮汹涌。而在寂静的梧桐山,蛙叫虫鸣、流水淙淙,月色撩人、清风徐徐,掬一捧清凉的山泉,吸一口新鲜的空气,该是多么的惬意啊!

  窗外,如钩银月流出一丝火红。我想,明儿又是一个艳阳天吧!

  (作者系贵州省习水县文联副主席、作协主席)